向群
(中共懷化市委黨校,湖北 懷化 418000)
前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追求的目標是中國經濟質量和效益得到持續的提升。國有企業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的主要依靠力量和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在新時代擔負著光榮的使命和艱巨的責任,同時面臨著一系列嶄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為此,作為實體經濟主要代表的國有企業,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強經濟管理創新,提高經濟管理質量,控制和防范來自企業內部和外部市場的風險,實現做大、做強、做實、做優的企業戰略目標,在新動能的驅動下,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勝利。
企業經濟管理是優化企業發展和整合企業資源的有效手段,可以說企業經濟管理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企業生產力的提高。在當今這個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時代,不同的企業尤其不一樣的管理體系和競爭環境,但是影響它們的因素是一樣的。在我國加入WTO以后,所有的企業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經濟全球化、新經濟發展體系以及互聯網技術的影響。所有企業都將受到國外企業進駐中國的影響,這給它們帶來了巨大的競爭壓力,但換一個角度來說,這對我國企業在新時代發展的影響下,既是強有力的挑戰,也是一種發展的機遇。企業如果想要在這樣的背景下繼續生存,就必須對企業的經濟管理進行創新,這樣才能使其不斷進步、不斷發展、不斷增加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企業經濟管理理念是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創新的前提條件,但是目前我國的許多企業在實際經營管理中缺乏對經濟管理的創新意識,沒有認識到創新理念對企業管理的重要作用。當前我國的企業中,大多數的企業只是重視眼前的經濟利益,對企業的業務拓展、企業規模過分的重視,盲目對它們實施擴張,希望能得到更多的經濟利益,這就使的企業只擴張而沒法對擴張的部分進行系統的管理,根本就不重視企業的經濟管理,導致企業領導們依然使用以前傳統的經濟管理理念對新的項目實施管理,同時,目前的經濟發展變化快,而有些企業根本就不重視經濟管理,對于國際和國內的經濟形式也根本沒有具體的概念以及深入的了解,導致企業在進行實際的經濟管理時,因管理理念的落后導致企業的各種經濟活動無法得到科學系統的指導,這就不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健全的經濟管理制度有利于推動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在現在的企業建設中,大多數企業都缺乏健全的經濟管理制度,有標準的制度對企業的經營活動、工作標準、人員規范做出系統的規范,這就直接影響了企業的正常運行,長此以往就使得企業的發展出現問題,如企業員工積極性降低、責任感缺失等等問題,進一步影響了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而影響了企業的生產效率以及經濟效益。現在企業在經濟管理制度上主要存在這幾方面的問題:1.企業的經濟管理制度缺乏實際的執行力度,有的企業只是建立了經濟管理制度,但是根本就沒有對它進行實際的執行,使整個經濟管理制度沒有發揮作用;2.企業在僅僅有相對比較完善的經濟管理制度,但是對它的實施沒有進行有效的監督活動,導致企業的經濟管理制度缺乏必要的約束,使它無法進一步促進企業的經營管理;3.企業雖然制定了經濟管理制度,但是無法使它與企業自身的經濟發展狀況相結合,它指導的企業管理不符合企業的實際發展狀況,更加妨礙了企業的正常經營。
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指導行為。新時代的企業營銷不僅僅是銷售產品,還包括市場調研、客戶需求預測、新產品和新客戶開發、定價決策等多方面的內容。企業要以創造客戶價值最大化為目標,以此為營銷思路,整合企業內外資源,主動求變,建立持續盈利的經營模式,改變過去“等客上門”的營銷理念,主動走出去尋找和創造市場機遇。通過建立產、研、選、銷一體化的企業營銷體系,企業能夠更好地把握市場方向,抓住客戶需求,調營銷策略,拓寬銷售渠道,豐富營銷手段。借助電子商務平臺開展網絡營銷,利用網絡優勢提高企業的知名度,樹立企業品牌形象和尋找更多的合作機會。采取訂單銷售的方式,深挖客戶潛在需求,強化企業銷售與市場的有效對接,通過做好產品細分和提高產品質量來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從而實現企業由“賣粗糧向賣細糧”的轉變,提高企業在市場和定價方面的話語權。通過品牌營銷、聯盟營銷、期貨交易等方式提高營銷成功率。
持續推進企業經濟管理的精益化,以內部基礎組織結構創新促進經濟管理的創新,較好地實現內部市場化經營機制和企業的社會專業化協作,加強內部成本管控,強化資源能源集約管理和優化配置,提高企業機構改革的效率。建立虛擬化和柔性化的組織機構,企業可以利用創新組織結構以及網絡技術調整,在架構新的組織結構時,注重突出知識、人力資源和信息的重要地位,建立一個無形的學習型組織。柔性的臨時性組織可以擺脫原有的管理組織對經濟管理行為的巨大束縛,使企業的組織結構更加靈活多樣,加強了對供應鏈的有效管理,對外部經濟環境的適應能力也會增強。
結論:綜上所述,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原動力,在當今的新時代背景下,只有不斷地對企業的經濟管理進行創新,才能保持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才能促進企業快速穩定地發展,才能從本質上提升企業的總體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才能促進企業長期、有效、可持續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