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成
(丹東日報社,遼寧 丹東 118000)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在,媒體格局、輿論生態、受眾對象、傳播技術都在發生深刻變化,特別是互聯網正在媒體領域催發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讀者在哪里,受眾在哪里,宣傳報道的觸角就要伸向哪里,宣傳思想工作的著力點和落腳點就要放在哪里。”
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既是對傳媒業生態的深刻洞察,也是站在黨和國家的高度,對傳媒業的使命和任務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同時也是對媒體轉型融合的極其重要的啟示。
縱觀全國報業尤其是地市級報業發展現狀,多元化經營成報社發展的“風向標”,吸金能力是主流媒體影響力的“晴雨表”,堅持走“多元發展、融合服務、機制創新、人才引領”的路子,是地市級報社轉型發展的成功經驗。
目前,全國各地很多報社(報業集團)的多元化收入已經占總收入的半壁江山以上,有的正在高速發展,呈現喜人的發展態勢。而相對來說,東北地區地方報業經營發展步伐相對滯后,舉步維艱。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職工收入,決定團隊“心氣兒”。普遍來看,凡是多元化發展得好的報社,往往政治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都好,創收力強,影響力大,其主業的傳播陣地更堅固、傳播觸角更廣泛,廣大職工想事干事的勁頭和信心更足,完成政治要求、突出宣傳效果、營造輿論氛圍、鼓舞干勁士氣的力量更強大。
舉例說明,成都、寧波報業集團的多元收入占比均60%,成都傳媒集團大力發展文化地產、網游、會展、策劃、教育、旅游等多元產業;泰安傳媒集團(泰安日報社)的非報收入占比超過80%;沈陽報業集團積極探索非報經營收入渠道,沈報在小記者培訓方面成績斐然,年發展小記者數萬人,成為報業收入新的增長點和讀報人群的新生力量。
相對于華北、東南沿海地區報社來說,北方一些地級市報社多元化發展滯后,有的連員工工資待遇保障都成了問題,采編隊伍人心浮動。媒體的吸金能力是其影響力的“晴雨表”。這些新聞單位不僅不能更好地完成政治要求和宣傳任務,連保質保量地完成新聞報道任務都成了問題。
由于報業互聯網轉型需要大量的資金,但由于報業主業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大幅度下滑,這就需要報業通過多元產業拓展來為轉型提供大量的資金。
縱觀全國地方黨報發展現狀,普遍來看,各地報社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兩大特點。即活得好的報社“找市場”,活不下去的報社“找市長”。很多改革不徹底的報社,形成了舉步維艱的狀況;很多改革成功的報社,形成了良性發展。
沿海先進地區報社在推進經營管理體制的改革幾年后,各經營性板塊按照集團自主經營暫行辦法,在薪酬分配上擁有自主權,多勞多得,不勞不得,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再一次被激發。持續深化的改革,幫助全社職工轉變了觀念、激活了機制、激勵了員工,也真正融入了市場競爭體系。
近年來,山東泰安傳媒集團始終堅持深度跨界的發展戰略,形成了傳媒業、現代會展、文化地產、體育產業、教育培訓、系統集成、服務外包承接等多元產業集聚發展的生動局面。龐大的產業基礎,為他們留住人才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實現了靠感情留人向靠事業留人的轉變。
近年來,很多地方報社力求順應媒體融合發展趨勢,積極推動媒體改革創新。目前,很多報社按照中央媒體移動優先策略和全媒體發展布局,現已擁有黨報、都市報、新聞網、兩微一端以及直播平臺等多個新媒體端口。地級市中,做得好的報社的新媒體用戶已達上百萬人次。
然而,強大的媒體用戶陣容,并不代表擁有強大的媒體創收能力。當下,地級市媒體融合改革創新實踐中應主要解決三個問題:分與合、轉與改、產與業。
分與合,即專題新聞和時政新聞分開,專題新聞業務合并入經營業務。
轉與改,即完成報社勞務派遣制人員轉崗為傳媒公司人員身份,報社新媒體、廣告、發行、專題新聞部門及三產等一切經營性質業務全部與報社主體剝離,組建報業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徹底實現公司化,與報社管理分灶運營。在編人員可自主選擇進入傳媒公司工作,在崗期間將事業編關系封存起來,按照傳媒公司人員管理(保持原有的基本待遇不變),退休后按事業編人員辦理手續。
產與業,即推進多元產業、突出一個主業。以新思路、新方法、新舉措撬動新時代媒體融合新動能,全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主流媒體,突出做好新聞主業的同時,帶動相關多元化產業發展。
向市委市政府申請成立報業傳媒有限公司(對內即新聞傳媒中心),由市國資委備案,報社主管。整合報社原新媒體、晚報(都市報)、廣告、發行、聯合辦版(含縣域)、電商及非報三產等職能,各崗位人員由全社競崗產生,實行雙向選擇,公司聘用,實現企業化運營,立足主業,多元經營,分灶運行,自負盈虧。
將報社原勞務派遣人員劃入傳媒公司,從體制機制上促進紙媒與新媒體各平臺深度融合,形成新聞、創收的兩只拳頭齊發力,建立起新的管理和獎勵機制。
啟動全新用人機制,最大限度激發年輕采編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鼓勵全社39周歲(即1980年1月1日以后出生)以下人員實行自主競崗、雙向選擇,將勞動人事關系轉入傳媒公司,并自主競聘公司各層級崗位。啟動全新崗位和分配機制,實行平臺和項目組負責制,按績效進行考核獎勵。
傳媒公司為報社全資國有企業,為總經理責任制,總經理兼任社委,參照報社副職或國有企業副縣級待遇進行內部管理,對社黨委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