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玉斌
(黑龍江省黑河市孫吳縣文化廣播旅游局,黑龍江 黑河 164299)
國內于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提出了“群眾文化”這一全新概念。從內涵層面來看,群眾文化主要是指人們在自身從事的職業以外,主動參與到自我娛樂、陶冶以及開發的一種社會性文化。群眾文化其主體為群眾,客體為活動;群眾文化內容廣泛,以文化娛樂活動為主要內容,包含群眾文化活動、群眾文化工作、群眾文化事業、群眾文化隊伍。群眾文化事業作為國家公益性社會文化事業,在社會文化發展中具有龍頭、導向和示范作用,對于規范社會文化市場的方向,促進政治、物質、精神等文明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具有重要作用。
1.活動的地點。可以是在群眾自己私人場所中,也可以在公共聚集場所;
2.活動的參與人數。可以是分散的個人活動形式,也可以是群眾集體參與活動的形式;
3.活動的項目。可以是分散的按照自身愛好進行選擇項目,也可以是集相同愛好的人共同參與活動項目。
我國的傳統文化有著極為悠久的歷史,并且文化的種類豐富,尤其是民間文化和少數民族的文化是我國寶貴的財富,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類社會文明的進步,這種傳統文化應該得以傳承,尤其是當今時代的青少年,特別容易受外來文化的感染,而忽略我國傳統文化的藝術美。因此,在新時期對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有利于人們對其進行理解和認識,從而使群眾文化活動受到青睞,得到推廣和繼承發展。
毫無疑問,群眾文化活動屬于非物質層次的活動,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的競爭日趨激烈,人們在物質生活得到滿足的同時,也面臨著精神上的壓力,開展群眾文化活動,能夠使人們的精神壓力得到緩解,通過群眾文化活動能夠陶冶情操,加強與他人之間的溝通,釋放心中存在的生活精神壓力,并使人們的精神生活得到豐富和滿足。
把握好地方特色強調的就是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因浩瀚歷史長河的沉淀,地域特色文化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與群眾有著緊密的聯系。地域特色文化是群眾文化活動的核心內容。常言道“三里不同俗,十里改規矩”,這些風俗和規矩包含著豐富的文化蘊含,且所包含的文化蘊含各不相同,可以說是千差萬別、風情萬種,對此需要不斷進行挖掘。例如,黃梅戲的故鄉為湖北某市,從來就有“一去二三里,村村黃梅戲”的佳話。當地不僅有黃梅戲,還有東路花鼓戲、東腔戲和楚劇等劇種,盡管這些都是當地特色,但無法發揮出特色文化所應有的功能。為了讓這些特色文化發揮出所應有的光彩,在近些年來,當地政府對這些文化再次進行挖掘,對特色進行雕琢,取得較好的效果。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特色文化也一樣,同樣需要進行挖掘和雕琢,因為群眾文化內容和表現形式難免有粗糙甚至低俗的現象,為此,就只有努力對這些特色文化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將其改造成群眾文化活動中的精品,使其變為群眾文化活動中的一道持久閃耀的亮點。
在新的經濟形勢和社會形勢發展之下,群眾對于文化生活和精神娛樂的要求已經越來越高,傳統的群眾文化活動由于其單一和枯燥的內容及形式,不能夠滿足人們對于文化的需求,在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人們的眼界和視野在不斷的拓寬,文體活動的多樣化已經給傳統的宣傳文化帶來了很大的成績,因此,必須要作出與時俱進的改變,開動腦筋創新的精神,改變傳統群眾文化生活、文化教化和死板的模式,希望能夠開辟出一個新的通道,幫助廣大人民群眾,接受喜聞樂見的形式多樣的、有趣的文化活動內容,比如說開展廣場舞蹈、腰鼓表演、少年兒童藝術培訓、少年兒童讀書訓練、老年人戲曲愛好者活動、老年人大學等一系列熱心參與的群眾文化活動,這樣可以充分的調動起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從品牌文化層面來看,打造市場品牌是文化產業品牌化的結果。品牌競爭力如何,能否成為名牌主要取決于品牌所具有的文化內涵如何,而并不是取決于技術物理差異。打造市場品牌,同樣在群眾文化活動上也可以體現出來,例如,央視的“同一首歌”這一節目,是群眾文化活動品牌中的一個典范,然而,要將一個文化活動打造成品牌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總之,打造群眾文化活動的品牌時,既要與本地特色相結合,同時還要進行不斷創新,創造出更多的新活動形式和項目,這樣其才能在社會和市場中占據一定的優勢。
首先,對信息收集的工作應加強,多進行調查研究,對群眾文化活動的經驗和研究成果應及時的進行交流和總結,對發展的動態實時把握,科學的指導分散活動,使分散活動向著更科學的方向發展。其次,發揮示范、典型作用,為分散活動做導向,使其開展的水平更高。
在新媒體時代開展群眾文化工作,離不開新媒體平臺的支撐。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多種新媒體軟件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中,成為人們生活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在群眾文化工作中同樣不例外。基于此,工作者要通過多種信息載體與平臺,實現工作內容的有效傳輸,讓群眾在潛移默化之間接受文化熏陶與教育,這樣既可以提升工作效率,避免占用更多的時間,同時也能減小工作阻力,提高工作效率。在工作實踐中,可以借助網絡推廣信息,同時還要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QQ群等現代即時通訊載體,提升信息傳播速度,滿足多元化的群眾文化工作要求。
在這個新時期下,組織和開展好群眾文化活動是每個群眾文化工作者應到肩負起的歷史責任。群眾文化工作者要清晰地明確群眾文化活動在新時期的定位,通過提升服務質量,利用場地和現有的條件,集中地開展活動,提升活動的水平,各部門也要積極配合支持,使群眾文化活動能更好地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