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飛
(云南廣播電視臺,云南 昆明 650000)
電視紀錄片的成功與其創作及拍攝的技巧是分不開的,優秀的電視紀錄片再帶給觀眾美的同時,還會提升觀眾的知識水平。因此,在進行紀錄片創作時,要加強其創作技巧、拍攝技巧,從而提升電視紀錄片的整體質量。
在紀錄片創作過程中,首先要根據拍攝題材的選擇確定拍攝內容。這些拍攝內容將成為相應的素材,通過編輯和處理圍繞紀錄片的主題呈現。由于拍攝過程的復雜性和拍攝內容的無序性,導演有必要明確拍攝內容和拍攝順序。導演是整個紀錄片創作團隊的核心,對紀錄片創作意圖的最全面理解也是最全面的。通過控制拍攝場景的拍攝內容,可以保留最重要的素材核心。
在紀錄片創作過程中,在資金和制作人要求的限制下,創意團隊必須控制拍攝進度,盡量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拍攝,并為后期制作留出足夠的處理時間。導演對紀錄片創作現場進行控制,可以實現電影人的合理安排,科學安排拍攝任務,及時解決拍攝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通過導演的整體規劃,拍攝過程可以有序進行,從而提高紀錄片創作的效率,實現對拍攝進度的控制。
《人生七年》整個紀錄片具有很強的真實感。在扮演“上帝之眼”客觀敘事的同時,艾普特十分注重細節的把握。同樣的,在《零零后》中也存在著很多細節,當錫坤還在讀幼兒園的時候,他生活的點點滴滴都被記錄了下來,他的調皮和惡作劇的細節,這些細節的記錄向我們展示了為什么他長大后那么喜歡探究“物”的空間,包括他的媽媽在他進考場以后臉上的每一個神情,都做了細節的記錄,把中國式家長對孩子的愛刻畫得淋漓盡致。引發觀眾思考當代中國的教育問題。
電視紀錄片中的旁白能夠將觀眾帶入節目中,精美的畫面會給觀眾帶來極大的視覺沖擊力,二者若是能夠完美結合,會使人們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所以在進行文稿創作階段時,創作人要增加紀錄片旁白的語言美感,充分展現出語言藝術的魅力;在進行畫面制作階段時,提高畫面的流暢度,要注意鏡頭的運用,增加其沖擊力;在文稿與畫面全部完成后,將旁白與畫面準確的融合,從而提高人們的視聽效果。此外要根據立意進行拍攝,在拍攝結束后再進行文稿的創作,這樣有利于提升文稿與畫面二者之間的契合度。
要想提升紀錄片創作編導的現場控制和管理效率,就要重視對現場工作人員的管理。首先,編導要根據紀錄片創作的實際需求,精簡紀錄片團隊人員,實現對人員數量的控制。其次,編導要明確對工作人員的職責劃分,建立拍攝現場責任制度,使拍攝現場的每一個環節都有專人負責,最大限度地保障創作現場有條不紊的運轉。最后,對于需要分組拍攝的內容,編導要選擇有能力的分組導演領導拍攝,必要時給予一定的現場指導。
編導在進行紀錄片創作現場控制的過程中,還要注意對拍攝技術的運用。首先,編導要與制作方進行協商,爭取引進比較先進的技術設備用于紀錄片拍攝,提升拍攝內容的精細程度。其次,編導要安排好現場器材管理工作,由于先進的拍攝器材價格比較昂貴,一定要做好現場器材保護工作,安排專人進行器材管理。最后,編導要注意將優秀的拍攝人才引入到紀錄片創作團隊中,通過專業人員在拍攝現場運用一定的拍攝技術,可以使拍攝內容更加符合編導的創作意圖,還能夠減少拍攝素材的浪費,提升紀錄片創作的內在價值。
后期制作是完成一部電視紀錄片的重中之重。在進行后期制作時,選取一個好的片頭是極其重要的,好的片頭能夠增加代入感,使人們在觀看時能夠準確找到整部紀錄片的立意,提高人們對其的興趣度。在進行正片剪輯時,要進行合理的剪輯、拼接,因為電視紀錄片的畫面會給觀眾帶來最直觀的感受,若是在剪輯中有瑕疵,會對觀眾的觀影感產生極大的影響。因此在進行剪輯時,首先,要將旁白與畫面進行合理的銜接,切勿產生分離;其次,旁白與字幕要準確對應,在字幕中禁止出現錯別字;最后,要根據電視紀錄片的內容進行完美的配樂,但是切勿在記錄片中只使用一首曲子或對整部紀錄片不斷的配樂,因為此種行為不但不能夠起到烘托氣氛的作用,還會因為雜亂的音樂影響觀眾觀看節目的心情。因此在進行后期制作時,要把握好個工作的尺度,從而提高電視紀錄片的收視率。
紀錄片的創作過程是需要一定時間和耐心的,時代的發展也給紀錄片的拍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紀錄片創作者必須精心選擇拍攝題材,提高拍攝技術,創新藝術呈現方式,提升紀錄片的內在價值。編導作為紀錄片創作團隊的核心,必須重視現場控制工作,指導拍攝內容控制拍攝進度,為紀錄片的順利制作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