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娟
(西藏自治區黨委政研室,西藏 850000)
講好新時代的中國故事,傳播好新時代中國聲音,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媒體人的殷切期待,也是新時代賦予黨刊的光榮職責。“講好故事,事半功倍?!绷暯娇倳洖辄h刊如何創造性地落實好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任務、講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全國的生動實踐故事,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發揮好黨刊的輿論主陣地作用指明了方向。
堅持黨性原則,鑄牢故事之魂。黨刊作為黨的意識形態工作的最前沿,是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凝聚力和引領力的思想理論陣地,在舉什么旗、走什么路,如何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方面起著重大的引領作用。黨性原則是其工作的根本原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黨的十九大提出了新目標新任務,需要各行各業真抓實干、狠抓落實。同時,走進新時代,更需要凝聚起最廣泛的共識,調動起最深層的力量,形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奮斗的磅礴合力,這也是正是新時代黨媒使命所在。以其特有的優勢講好故事、創造性地詮釋好黨是十九大精神、詮釋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詮釋好新時代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 運用藝術的手法使故事既“上接天線”又“下接地氣”,鑄起故事的靈魂,賦予故事傳播的時代價值,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落地生根,激勵指導13億多人民群眾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砥礪奮進,體現中國道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的深刻內涵。
堅持內容為王,講好故事之本。融媒時代,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其產品會呈現出多種形態,但其核心還是內容。內容為王,是一個媒體是否具有競爭力的關鍵,是其立身之本。
立意要新,要充分體現時代性。要設置豐富議題,精心策劃,以充分反映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為社會主要矛盾的新時代特征為故事時代背景,謳歌人們以“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為新目標、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為新發展理念,對美好生活的新追求;宣傳13億多人民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奮力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新故事;贊美中國人民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新格局下,筑夢逐夢的新故事;講好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人類命運共同體等新故事。
故事要有趣,要寓價值追求于情節。故事有趣是眼與心的共鳴,在感動與悅讀中受感染、有啟發。作為黨媒,其鮮明的政治屬性是其最大的優勢,要發揮好這一優勢、講好故事、引領群眾,具體而言,就是要用群眾的語言說事、用真實的案例說理,用真誠的態度交心、用鮮活的故事弘德傳道。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脈絡,融會貫通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思想實際、具體問題,以回應新的格局下的新問題、新矛盾,為群眾解疑釋惑、排憂解難,讓人民群眾心里更敞亮,讓小康路上的腳步更扎實,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心。作為黨媒本身,要把故事講的妙趣橫生,一是要進一步領會新時代黨刊工作的重要職責使命,提高黨刊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深刻把握新時代新特征新思想新內涵;二是要增強“四力”, 更加自覺地踐行“走轉改”。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
堅持規律性, 把好故事之度。講好新時代的中國故事需要講究規律、尊重受眾,講求方法、尊重實際,把握好新時代故事講述的“時度效”。“時”就是要圍繞時代主題,緊抓工作中心重心,增強報道的時代感、新鮮感、貼近感,應時而動。故事要反映時代特點、時代精神、主流思想,讓宣傳更具貼近性和導向性;“度”就是要視“真實”為準則,拿捏好“火候”、把控好“分寸”,順勢而為。將創新理念與正確的輿論導向結合起來,將尊重新聞規律和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結合起來,客觀公正,有理有節,局部與大勢并舉,微觀與宏觀齊飛,使文章更具親和力和引領力;“效”就是以“四個有利于”為尺度,衡量故事是否有價值、是否有效管用,使其走進受眾,引起共鳴,以贏得群眾、凝聚共識。
堅持創新性,插播故事之翼。傳播力決定影響力。再精彩的故事,如果傳播的速度不快,傳播的范圍不廣,覆蓋的受眾不多,就難以產生廣泛的影響力,其美麗意蘊、深刻的思想也難以呈現,更不要說融入生活深入實踐。故而,要運用互聯網思維,以分眾化、個性化、精準化傳播為原則,堅持傳播手段創新,實現高覆蓋;融媒生態下,受眾多元化需求就決定了作為傳統主流媒體的黨刊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必須推進媒體融合發展,要以內容+技術的方式,既立意又立體,多形式、多渠道推送,實現故事傳播的及時性、準確性,從而增強傳播力,提升影響力和引導力。
走進新時代,新機遇新挑戰并存。我們必須要增強講故事的意識和本領。尤其是以黨報黨刊為主的黨媒陣營,必須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堅持團結穩定鼓勁,堅持全面客觀,在展示發展進步主流的同時,也不回避發展中的挑戰和問題;不僅講發展改革的故事,也要展示小人物的喜怒哀樂;不僅講現代化建設的美好前景故事,也要講自身難題的故事,為實現“兩個一百年” 奮斗目標,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贏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