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艷紅
(孝義市教育局幼教科,山西 孝義 032300)
隨著我國逐漸開始摒棄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支配,并漸漸向素質教育理念靠攏,使得我國教育方式與教育理念出現了新的轉變與契機。而國學啟蒙教育理念的誕生便是促進幼兒教育事業更健康發展的必然產物,畢竟素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便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傳統思想的傳播。隨著西方文化的不斷侵蝕與滲透,我國國學地位已經被趕下神壇,但是隨著近些年我國對于國學傳統文化的宣傳,以及海外許多國家重視國學教育,使得我國教育行業又重新喚醒了國學傳統文化的傳播,并逐漸重視國學教育所帶來的益處。
人類社會生活包含了人們日常生活與生產活動的結合體,其通過人與人相互活動的關系構建社會環境。而在人類社會中包含了極其重要的幾個要素,其中包括地理環境、人口因素與社會文化等基本三大要素。而幼兒對于社會基本概況的認知也來源于這三大基本要素,并通過了解三大要素,去掌握并理解社會發展基本概況,從而在幼兒年紀逐漸增長的情況下,對于社會基本概況認知加深,以此培養自身社會生活行為習慣。而幼兒對于社會基本概況的認知過程是從自身、家庭、學校到社會、國家,這一系列認知過程促使幼兒從幼兒時期到成人時期的思想與行為轉變。而國學啟蒙教育便能夠很好的引領幼兒走向這樣一條正確的認知道路,讓幼兒不會在認知過程中產生偏差,從而影響自身發展道路。比如,在幼兒教育活動中滲透國學經典《三字經》,在其中包含了我國各種歷史、人文、地理、傳統思想等文化內容,幼兒從小開始培養學習《三字經》,便能夠初步掌握社會基本概況,并對社會生活形成自己的判斷。
幼兒時期社會認知主要是包含幼兒對于社會倫理道德、社會發展、社會行為等一系列社會生產生活的所產生的社會事件形成正確認識,并讓幼兒懂得在社會事件中所透露出的行為對錯,并明白什么事情需要去做對,而什么事情不需要去做,以此避免幼兒產生錯誤決定影響客觀發展規律。而在幼兒時期能否形成正確科學地社會認知,便是國學啟蒙教育所承擔的主要內容,畢竟國學啟蒙教育可在思想上為幼兒指明正確道路,并引導幼兒站在正確角度上思考問題與觀看問題,杜絕自私私立的行為影響到幼兒身心發展。比如,在國學《弟子規》章節中,其中明確說明了社會行為規范的對錯與否,如果教師能夠引導幼兒進行定期閱讀,可讓幼兒在發展時期形成健康的社會行為規范,并懂得社會人際交往的合理性,從而對幼兒社會認知產生啟蒙作用。
幼兒在幼兒園的學習與行為規范,需要家長進行教育配合,并形成良好的家園共育,家庭教育應與幼兒園教育形成強烈一致性,從而在課內課外都能幫助孩子達到教學目標。比如,在進行《三字經》國學教育滲透過程中,教師可與幼兒一起進行相關內容筆畫制作,讓孩子在幼兒園日常活動與學習的地方進行國學教育內容繪畫,從而在日常活動中無時無刻不去影響幼兒思維模式,以此達到環境熏陶效果,這也需要家庭教育積極配合,多與幼兒進行交流與溝通,為教師反饋幼兒學習情況。
而幼兒對于國學教育的學習方式主要還是依靠朗讀與背誦,這需要幼兒進行長時間的反復記憶,以期能夠在生活中得以所用。而在日常幼兒活動中教師可與幼兒一同進行國學背誦與朗讀,并對運用集體幼兒活動強化幼兒記憶,從而為孩子營造一個國學氛圍,以此來時刻影響幼兒國學思維。
在幼兒日常活動中滲透國學教育理念,教師應時刻準備為孩子講解國學教育中的典故,為課堂營造愉快歡樂的氛圍。比如,在國學經典《三字經》教育過程中,可采用“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段機杼。”這則典故為幼兒孩子進行介紹,其中主要講解了孟母為孩子上學選擇三遷住所的故事,其中很多幼兒在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或多或少會產生一些自己的想法,教師便可積極引導孩子進行意見發表,并讓幼兒熱愛上這樣的教學方式,以此來推動國學啟蒙教育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滲透,并豐富孩子精神上的需求,從而實現日常教育與國學教育兩者平衡的目標。
總之,幼兒教育想要適應素質教育發展需求,便需要在幼兒教育過程中重點考慮幼兒需求與客觀發展,從而為幼兒選擇更為科學與合理的教育理念與方法,當國學啟蒙教育理念到來時,那邊是幼兒教育重新煥發新生機的重要時刻,需要幼兒園進行科學規劃與整理,并有效應用到幼兒教育活動之中,提升幼兒國學思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