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琨
(湖南有色金屬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株洲 412000)
由于我國教育界長期受知識傳承為中心的觀念的制約,而往往普遍出現的情況是教師重視傳授理論知識忽視能力培養,最終導致學生只知學習和記憶知識,為了應付考試重視重復和模仿,久而久之造成其在解決實際問題方面的能力缺乏。同時越來越突出的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也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這和學生缺乏工程應用能力不無關系。近些年很多地方的院校在發展中也都在積極的研究轉型,深入改革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模式。在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國家政策和學校方面的支持,還需求教師對教學法體系加強研究,在具體的教學中對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進行合理的調整和探索。
在培養過程中高校可以結合電子產業區域性發展情況提出的所需的應用型人才要求,遵循“集群發展,強化特色,提高質量”的發展思路。根據實際發展轉變培養觀念,在建設電氣工程專業結構能力方面進行強化,從培養應用型人才體系的建設出發,在建設中貫穿應用技術能力和工程素質,保證建立的師資隊伍是一支應用型較強的,素質較高的隊伍,構建起教學實踐平臺,以學生專業發展為準綜合引導體系的建立,對和相關專業集群式的發展引起重視。
產學研用以協同創新和育人為機制,成立“產學研用協同發展委員會”和“電氣工程專業協同發展聯盟”,并在此過程中發揮其橋梁和指引作用,堅持走產教融合的發展道路。合理的改革傳統的對人才進行培養的模式,在專業設置中應使電氣工程行業表現出更加突出的特色,利用產業與專業、行業與企業的充分對接和合作,實現共建專業、共研項目、共享資源、共育人才的目的,堅持在陪養人才的改革過程中站在行業發展的立場,從根本上創新新的培養人才的模式,進而達到對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的。
1.教師應該在學生電氣工程應用能力進行培養和訓練的過程中對相關教材的內容進行合理的運用,對進一步提升學生實際操作能力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2.在對理論知識講解的過程中,還應該指出在實踐中的要點,并闡述這些要點內容,并通過相應的實驗教學和實踐活動的積極開展為學生專業知識的鞏固創造有利條件。在教學過程中把這兩者有效結合起來,不僅強化了學生的理論基礎,學生的電氣工程專業技術也在具體的實踐訓練中更加熟練,而且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對各種問題的發現、分析及解決的能力也得到有效的提升。
1.合理改革教材及課程
(1)設置相關課程的同時優化其對人才培養的方案,對學生應用能力高度重視的情況下,電氣工程專業在對應用型人才培養時還應制定這些措施如教學課程建設、教材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創新等。(2)對集紙質教材、電子教案、教學課件等為一體的教材建設積極推廣,把信息化技術有效融入課堂教學中,并結合學校的實際發展合理的編寫相關電氣工程教材。
2.健全教學管理制度
(1)對課程教學、通過進一步完善教學管理制度,如學生畢業設計、實習等,規定師生教育教學任務,并對教學目標進一步明確的基礎上,在提升電氣工程應用型人才質量上也就有了堅實基礎保障;(2)學校在制定學生畢業設計標準時還應該結合其畢業流向,并通過嚴格的考核方式促進學生對實踐引起重視,實現較大程度提升其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的目的。
3.努力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1)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努力營造活躍的氣氛,在課堂上盡可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和學生的交流和溝通,引導學生通過采取合作學習,逐步建立起以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為主的教學模式;(2)教師還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展示自己的科研項目,使學生的眼界更加開闊;或者讓學生對教材中的重點內容分組進行討論,還可以指導學生把自己討論的結果制作成PPT形式進行講解,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在此過程中獲得提升。
3.電氣工程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
(1)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每次實驗中試著親自邊學教學計劃和實習大綱,并在技術實踐的過程中對學術知識的掌握情況做到及時反饋,并在學生具體情況為基礎制定實驗計劃,并通過明確規定實驗教學流程和任務,按照具體的實驗項目制定教學目標和考核標準;(2)在電氣工程具體的實驗中應該傾向于綜合型和實踐性實驗,教師還應在實際考核過程中重視考核學生的實際操作、在實驗中解決問題及分析實驗數據等能力,以此激發起學生的創新思維,為其實際操作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學校在為電氣工程專業培養應用型人才時可以對教學質量加強建設,通過有效的構建教學實踐體系,提升學生理論知識和工程實踐能力,促進工學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向“工程+技術教育”模式的有效轉化。在此基礎上通過校企互動,在培養人才的同時實現“協同孵化”,并高度重視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為社會對這方面人才的需要提供良好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