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瑞華
(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403)
踏入二十一世紀后,人才培養被凸顯的愈加重要,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離不開人才的推動,高素質人才也離不開過硬的個人素質,而高職院校素質教育是學生塑造個人價值觀,世界觀的黃金時段。鄧小平曾經說過:一個學校能否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的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于教師。由此不難得出,創新高職思政教育應該從教師層面做起,構建一個高素質水平的師資團隊,才能促進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的創新發展[1]。
自從我國教育事業發展至今,教師在教育體系之中一直發揮著十分重要的影響。高職思想政治教育課堂在我國初中教學體系之中無論是關注度還是影響作用都不盡如人意。固然高職思想政治教育不被重視是存在著多種因素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教師自身因素才是最為本質的影響因素:首先,高職教師自身對于課堂的重視程度也隨著大眾的認知而改變,不重視課堂創新,不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相互結合。一個學生在思想政治上的學習成績或者是受教程度被過多的要求反應于紙面成績之上,教師忽視了對于學生情感的培養。其次,教師過于注重實際效益,忽視理想主義。思想政治教學并不意味著學生的成績越好,教師的教學水平越高。而是學生能夠在今后的生活和學習之中能夠將所學習的知識應用于心理和思想以及生活和工作之中,只有這樣,教師的教學成果才能夠算初見成效。
思想政治課堂相比較于其他課堂較為枯燥,教師所講解的原則、公式,價值觀念等都在實際生活之中難以具體表現,學生難以獲得學習所帶來的成就感。高職思想政治所采用的教材也相對較為深奧,過于抽象,脫離了學生的實際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習慣也相對較為固定,學生不能夠理解和吃透學科的關鍵點,自然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2]。學生沒有課堂反饋,教師自然而然沒有課堂教學欲望和教學動力,這會導致惡性循環。
由于教育體制改革中心的不斷偏移,越來越多的學校將教學重心偏向于語文、數學、英語這些重點科目,對于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等課程并不予以重視。這也是使得思想政治教師在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之中難以收獲滿足感的重要原因。并且,一段時間以來,高職思想政治教師在學校之中的地位可以說是可有可無的,教師缺乏存在容易迷失自我,失去科研興趣和科研精神,長期以往,必然會導致一定的惡性循環。
教育理念是不斷發展和進步的,不斷地革新需要教師能夠持續地更新教育觀念,從以往地單向知識教學擴展為反饋式教學,責任推動式教學。由被迫教學心理逐步轉變為樂于教學心理,將以往只關注學生考試成績地傳統心理格局,轉變為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地真實體驗,德育進步以及做人的進步方面上來。高職思想政治課堂需要教師不斷改變教學方法和教學態度,塑造與時代主流相符合地世界觀,價值觀,注重自身影響力,從各種細節小事做起,引導高職生不斷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
高職思政教育模式的創新變革可以從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學原則這幾個方面入手。教學原則:堅持繼承和創新思想政治教育這門學科特有的教學原則,尊重學生的個體發展和個性發展原則,將授業與傳道進行結合,從學生實際情況入手,給予學生以正確的幫助。教學方法:繼承傳統教學方法的同時,需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思路,在教育實踐活動之中不斷創新,并將新型教育方法實施到班級中。高職思想教學方法有很多,可以相互結合,例如演示法,讀書指導法,洽談法和社會實踐法等,每一節課都可采用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施教。教學模式:教學模式可以定義為在教學思想或者是教學指導下所建立的較為穩定的教學框架,作為教學活動實施的主要載體,教學模式的好壞直接決定了學生受教的優異與否,因此,高職思想政治教師需要不斷實踐,不斷創新,不斷討論和尋求最優教學模式[3]。
針對于部分拜金主義,崇尚個人利益最大化等不端思想的教師,學校要給與嚴厲的打擊和教育。加強對于思想政治教師隊伍的科學化管理,定期對思想政治教師進行專項培訓,無論是教學能力還是個人素質都需要給予重視和支持。學校應當鼓勵教師與學生展開交流,給予教師一定的實踐權利,讓教師能夠充分利用校園資源進行最大化的思想教育。
結論:高職教師不斷提升自我教學綜合素質和教學能力可以為國家培養更多的符合社會需求的高質量人才。教書育人,除了學生的文本知識,理論知識,還需要注重學生的綜合能力,情感等多維素質,在過去被高職思想政治教師所忽視的這些方面需要不斷改進和提升。當下,新課改與時代的要求在不斷的碰撞之中磨合,思想政治教師的教學狀況以及教學選擇將直接關系到學生的社會觀,價值觀以及人生觀能否被科學的引導,因此,創新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