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鵬
(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吉林 長春 130117)
吉林東北虎隊是吉林省唯一一支參與中國最高水平籃球聯賽——中國男子職業籃球聯賽(下稱“CBA”)的球隊,作為吉林省職業籃球最高水平的代表,吉林東北虎隊在1998年升入當時名稱還是“中國男子籃球甲級聯賽”的最高職業籃球水平隊伍以來,曾創造了連續八年殺入季后賽,四次進入季后賽四強的成績。然而輝煌的歷史卻無法掩蓋當前吉林東北虎面臨的窘境——連續六年沒有敲開季后賽的大門。
CBA傳統強隊的沒落有著多重因素,比如八一隊限于沒有外援而從老牌冠軍淪落為季后賽邊緣球隊,吉林東北虎隊的沒落究其根本原因是人才的缺失,吉林省歷來不缺少籃球人才,從叱咤一時的“虎王”孫軍,到無所不能的美國外援羅德,然而就連初入籃球門的人都知道,吉林東北虎籃球隊留不住人才,從八一隊的絕對主力莫科到廣東宏遠隊的主打控球后衛劉曉宇,從新疆廣匯隊的徐國翀到浙江廣廈隊的王博都是被其他俱樂部從東北虎挖走的。在后備人才梯隊斷檔的問題上,俱樂部的財力是一方面原因,在某種程度上是影響運動員進行選擇的關鍵因素,但是球隊在后備人才培養上的工作是否到位、球隊管理是否到位也是影響球隊發展的重要問題。
拓寬吉林省東北虎隊后備人才渠道是中國籃球職業化對俱樂部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給籃球俱樂部發展提供的新的機遇。然而相比于美國男子籃球職業聯盟(NBA),CBA的選秀制度、自由轉會制度等還處于空白或者不健全的階段,需要在走向職業化的路上進一步建立完善。
在這一背景下,各俱樂部建立自己的人才梯隊是當前各支球隊開展后備人才培養工作最現實也最好的選擇,通過培養自己的梯隊人才,不僅可以供自己的成年隊使用,同時還可以租借、轉會給其他俱樂部增加收入。在培養自身人才梯隊建設上做得最好的無疑是CBA的常勝粵軍廣東宏遠隊,出自宏遠青訓體系的“王7、朱8、易9”三位在國家隊也占據絕對主力的王仕鵬、朱芳雨、易建聯為廣東宏遠男籃建立了一個屬于他們自己的王朝,成為培養自己青訓體系成功的典型。除了廣東隊,山東隊、北京隊也嘗到了青訓的甜頭,山東隊的丁彥雨航在2013-2014賽季被球迷票選成了全明星北方隊首發控衛,李敬宇、睢冉、陶漢林、吳軻也在2012-2013賽季憑借著“一黑到底”的黑馬表現成為了CBA炙手可熱的青年才俊。
除了俱樂部培養自己的后備人才體系外,培養后備人才的途徑還有各級學校系統的籃球特長生、省市各級運動隊籃球運動員、社會培養的優秀籃球運動員、其他途徑等。
發展以“體教結合”為主的籃球后備人才培養機制是吉林省東北虎籃球后備人才培養的關鍵所在。隨著我國籃球運動的普及和人們對中國籃球關注度的不斷提高,中國籃球整體水平卻不爭地處于下滑的趨勢中。2012年中國男籃在倫敦奧運會上五戰皆墨讓人們認識到了中國男籃青黃不接的尷尬現狀,2013年中國男籃亞錦賽敗給中華臺北,止步四強讓人們再一次意識到中國男籃可能已經不具備亞洲霸主的實力。在這一背景下,籃球圈內專家、媒體甚至普通球迷都更加關注了中國籃球后備人才培養的問題。
“體教結合”是中國籃球后備人才領域專家提出的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走“體教結合”的道路是因為中國的孩子從小就在學校度過,學校教育是孩子成長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因此培養中國籃球的后備人才必須要格外重視學校教育的作用,將學校教育與籃球訓練緊密結合起來,最終實現中國籃球整體后備人才水平提升的目的。
加強場館建設、優化訓練條件是職業籃球順利開展的保障。吉林省東北虎隊在培養后備人才時加強場館建設、優化訓練條件能夠有效為球隊建設和日常訓練提供堅實保障。相比于南方強隊,吉林東北虎在基礎建設和俱樂部經濟條件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劣勢,但是職業籃球本身就具備商業性,只有順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職業籃球才能真正與時代發展相融合。簡單來說,資金是一個俱樂部運行的基礎,缺少足夠的資金作保障,俱樂部的職業化發展必然受到重要影響。
吉林東北虎隊當前的主場球館是東北師范大學籃球館,這在CBA聯賽中并不多見,反映出吉林隊在場館建設方面的缺失。相比于廣東宏遠、北京金隅等強隊的專業化能夠承載動輒上萬人的球館,吉林東北虎的球館的確略顯寒酸。在開展未來的球隊后備人才培養工作中,必須要加強對球隊球館建設的步伐,通過加大投入,建立完善更加專業更加現代化的籃球館以滿足吉林東北虎隊長遠發展的需要。
2013-2014賽季29輪戰罷,吉林東北虎隊10勝19負名列14,基本是去了本賽季季后賽的資格。作為一支正處于重建階段的球隊,立足于后備人才培養,踏踏實實做好人才梯隊建設的工作無可厚非,但是作為吉林省職業籃球最高水平的代表,吉林東北虎隊的表現明顯不能滿足球迷的希望,因此,深入探究吉林東北虎隊沒落的原因及如何更好地開展后備人才培養工作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