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超
(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衡陽 421005)
回首六年前,隨著衡陽市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出現很多資源短缺以及環境污染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破壞,常寧松柏鎮憑借優越的地理條件和自然礦物資源,其化工冶煉企業達到100余家,有很多重金屬隨著水流滲入到湘江,人類與自然界的矛盾逐漸增加,這與可持續發展思想相悖,對當地居民的和諧生活構成威脅。規劃德陽市生態與環境是城市發展的首要議題,衡陽市的生態城市規劃起步較晚,我國對生態環境藝術設計的理論體系仍在不斷完善,指導實踐的理論方法需要不斷探索,對于德陽市傳統的環境藝術設計大多集中在室內的環境設計方面,在室外的空間環境設計方面仍然需要不斷發展,室內環境藝術設計與室外環境藝術設計存在一定的相通性,都是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質,所以室內外的藝術環境設計要講究全面性。隨著近些年國家大力倡導生態城市建設,衡陽市的生態城鎮、生態園區應運而生,不斷促進德陽市人民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讓當地居民在和諧的生態環境下生活和工作。回首過去六年的時間,衡陽憑借堅決的決心和勇氣,對湘江進行保護治理,呈現一張滿意的答卷。
理解環境藝術設計的內涵有助于充分理解環境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的內涵包含三個方面,分別是環境、環境藝術以及環境藝術設計等,這三個部分有一定的聯系性,所以理解環境藝術設計的內涵要將這三個部分視為一個整體,發揮環境藝術設計的整體功能。環境藝術的美感和價值非常獨特,環境藝術以人和自然作為基礎,融合藝術、審美以及智慧和科學,環境藝術設計是在特定的環境當中對特定對象進行設計和開發,藝術設計包含的范圍非常廣泛,有園林、雕塑、建筑等,在規劃環境藝術設計的過程中要將生態環境的理念融入其中。
城市的發展要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促進人與自然之間能夠和諧相處、共同發展,利用現代科技技術對生態環境進行模擬設計,提出各種人與自然環境和諧發展的手段,為了引導人們與城市的生態和諧發展,我們要將生態環境作為生態城市規劃考慮的首要因素,并對人與自然的關系進行調節,在生態城市規劃當中還需要對人口、環境質量、土地利用以及生態景觀進行規劃。環境藝術設計是通過多種藝術手段將藝術與環境有機融合,增強人民生活美的體驗,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生活環境的美感逐漸提出了更高且更具體的要求,人們對審美的追求不同,所以在環境藝術設計方面要滿足多數人的審美需求。環境藝術設計設計到的范圍有城市建設、街道街景以及家居室內裝潢等,環境藝術設計是在人們對生活需求的基礎上將藝術與技術有機結合的設計。環境規劃設計主要分為三類,分別是親綠化、親地、親水的空間設計,為了讓居民有休閑娛樂和健身的場所,設計者為城市設計合理的綠化場地,為了給居民提供更多的居住和休閑的機會,設計者為人們提供高層樓棟和休閑場地,親水空間設計給人們提供舒適的近水空間。
空間設計是生態環境藝術設計的基礎內容,環境藝術設計的作用有三點,分別是建造城市內容、作為城市的空間內容以及構造城市空間,空間設計要按照以人為本的理念來完善空間的構建,為人們提供適合居住的生態環境。在湖南衡陽市,城鄉規劃局就對公共立體停車庫進行規劃建設,經選址定在老城的核心商業區,能夠存放更多的車輛和機械設備,充分利用了地上與地下的空間,不斷改善衡陽停車環境問題。設計師要周全地考慮人與自然的位置關系,以及建筑對地區環境產生的影響,因為城市的建設不能違背自然規律,不能破壞當地的環境,衡陽市需要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型空間,為人們設計促進身心健康發展的生活空間,所以要不斷完善環境藝術設計方案,為人們創造自然的生態環境。衡陽市幸福河改造工程是衡陽市的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不僅能夠進一步完善城市的基礎建設,還能夠改善是居民的居住環境,提升德陽市的城市品位。
綠化設計是生態環境規劃的核心部分,2022年湖南省對村莊綠化覆蓋率的目標值為32,對村莊規劃管理覆蓋率的目標值為100,衡陽市要建設生態宜居城市,大力開展村莊清潔行動,推進農村垃圾的治理,并開展五邊造林,建設一批森林縣城、森林鄉鎮、深林村莊,保證森林的覆蓋率超過48.4%。衡陽市分布著大大小小的公園、旅游景點,有石鼓公園、珠暉公園、珠暉塔以及東洲島公園等,在這里人們能夠近距離地接觸大自然,從繁忙的生活當中解放出來,湘江風光帶充分挖掘了衡陽的歷史文化,塑造了特色的旅游景點,使得湘江成為衡陽市一條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得益彰的旅游風光帶。德陽市的幸福河改造工程將中國傳統的五福概念進行建造,自西向東設計長壽、富貴、好德、康寧、幸福五個特色公園,園內兼有步行的棧道、清水平臺以及健身設施等,在河道的兩側綠帶里都設有三米寬的綠道,將五個特色公園串聯起來,形成串珠式的景觀布局形態。綠化設計不僅能夠讓人們進行休閑娛樂,還能夠為城市提供良好的空氣質量。
生物的生存與發展離不開水資源,城市的發展密切關系著水資源的分布和利用,水環境決定著城市的溫度、濕度以及景觀的綠化、衛生質量,設計者要利用水流動的特性,將水融入到環境藝術設計當中,既能夠為人們提供更美的環境,還能夠增強人們對水的體驗。衡陽市近些年積極地從多角度進行水生態的修復工作,嚴格水資源的保護管控,截至今年,衡陽市全市累計退耕還林還濕3162畝,濕地保護率達到74%,經過三年的修復工作,湘江干流的衡陽段以及主要支流水質年均值全面達到Ⅱ類標準,對河道的保潔實現常態化管理,使湘江河道成為了一條生態線、風景線。
總而言之,可持續發展道路有助于對現代化城市的建設,設計師要合理規劃城市格局,設計多元化的建設方案,讓環境藝術設計支撐城市生態環境的建設,衡陽市城市規劃設計者要結合當地的地理環境、人文氣息對一些不足的地方進行補充和完善,為人們創造有利于身心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