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勇
(中共吐魯番地區委員會黨校,新疆 維吾爾自治區 838000)
新疆是我們祖國大家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也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戰略地段。在社會轉型中,“新疆民生”作為我國民生的重要組成部分,同其他地區一樣面臨著多方面的問題,比如扶貧差距、醫療、就業、教育、住房等民生問題。但因新疆屬于經濟發展較落后的地區、多民族居住地等特殊復雜的局面滋生出一些獨有的特征,本文將著重分析。
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區,這種多民族相互交流、相互交往、相互交融的地區來說,民生問題不只是折射出了經濟問題,更是折射出了社會性問題、政治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民生問題直接影響到生活在新疆的47個民族的相互團結,直接影響到社會的穩定,帶來一些不可彌補的后果。自從改革開放以來,生活在新疆的各族群眾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吃不好、穿不好走向了吃穿無憂無慮的時代,甚至因吃得太好而患得了糖尿病富貴病。這些變化,鞏固 中國共產黨在邊疆的少數民族居住地的執政基礎,有效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相互團結。但我們要清晰地看到市場化的沖擊之下,各族群眾對權利和利益的觀念逐漸在變化,迫切希望自身生活水平有明顯的改善。但往往是這種美好的理想與當下新疆的現實發展狀況形成了明顯的反差。而這些反差可能會讓一些少數民族群眾在心理上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產生不公平感。如果不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扭轉這一局面,會給少數民族群眾建設發展新疆的信心和積極性大打折扣,甚至會對新疆的民族政策產生懷疑。這些都可能成為影響民族團結的重大安全隱患和引發各民族之間矛盾體的潛在因素。從這一點出發,在這樣一個特殊地區解決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新疆民生問題的涉及面較廣。主要有歷史與現實、民族與宗教以及政治與經濟等眾多方面,這種多方面的因素綜合起來與其他地區相比更有復雜性。尤其是民族問題、宗教問題,這也是歷年來國內外比較普遍的熱點,同時也成了敵對勢力達到目的的手段。敵對勢力就是披著宗教的外皮,針對國內尤其是針對新疆帶來了破壞性的局面。其實,民族本身就是不同人類之間差異性和多樣性的社會存在。而宗教本身是民族作為一種社會性存在的體現。新疆的民生問題往往和民族、宗教等聯系到一起,致使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民生和民族之間的聯系,故意制造一些事端,影響民族和民生的發展。比如“1997年,在和田洛浦縣,一名武裝部漢族干部在買瓜時與維吾爾族商販發生爭執,結果導致2000多名維吾爾族群眾圍攻縣武裝部”。再如,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對當前大力推行和普遍推廣的“國語”學習加以歪曲等,將一些社會中正常和合理化的事情有意曲解,故意制造事端,引起民族間的不和諧。新疆的民生問題,在思想認識上要有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在行動落實上要有高度責任感,堅持發展與穩定、民族與宗教、公平與法治等有效結合,正確處理好彼此間的關系,相互融合、相互促進。
新疆的民生問題是非常敏感的一個問題。敏感性在于除了與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相互緊密聯系之外,還要跟民族意識、感情、心理密切聯系。有時候民族內的個性問題,卻往往引起民族的群體反應。所以說,民生問題具有敏感性。民族感情與民族心理是社會存在的之中反映,具有能動作用。有了和諧健康的民族意識、民族感情,有了積極向上的民族心理,新疆才能持續發展。否則會阻礙社會健康發展,甚至會導致破壞性的負面影響。而民生問題就是直接影響到民族意識、民族感情與民族心理的因素。因為民生問題直接影響到人民的切身利益。除此之外,由于新疆相對來說經濟落后、人的思想相對封閉、因此生活在這里的少數民族群眾的適應能力較差、“抵抗力”較差,對于外部環境的變化在心理上的承受能力較差。少數群眾因個人生活上的挫折與失敗、家庭的貧窮或者對社會的不滿而產生心理上的失衡。心理的不平衡導致怨氣不停,甚至會有偏激的民族心理。而“三股勢力”就利用這些不良的心理,極易利用民族情緒進行煽動、蠱惑等暴亂,以圖制造社會動亂。
2009年烏魯木齊的“7.5”暴恐事件中,有些少數民族成員之所以參與犯罪,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自身文化素質不高、生活困難、對黨和政府存有不滿情緒,結果“三股勢力”振臂一呼,他們就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古語云:前車覆,后車誡。要高度重視民生對民族意識、民族感情、民族心理的重大影響。
民生問題涉及到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視、盡力解決。根據新疆當前的區情、民情敏感而復雜性,民生問題必須要長期建設,不能一蹴而就要有久久為功的思想。新疆雖然擁有豐富的資源但因硬性條件差,因此在資源優勢的轉換上遇到較大的困難。資源優勢不能有效轉化為經濟優勢。新疆的經濟發展與全國水平還是有較大的差距,南北疆發展也不平衡,因此在短時間內解決新疆的民生問題是不可能的。只能通過長期地策劃、籌劃才能一步一步解決好民生問題。解決好民生問題在于該地區的硬實力與軟實力相符合,才能更好更快地達到解決好民生問題的目的。
“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和邊境團場農牧民相對貧困,南疆三地州和邊遠山區、高寒山區生存條件艱苦、生產生活條件惡劣,農牧民生活貧困,缺乏自我積累和自我發展能力特別是南疆三地州發展困難大。”可以說,經濟發展緩慢已是影響新疆民生改善的重要因素。
總之,新疆作為我國對外開放的西大門,能源資源的戰略要地,新疆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問題歷來受到黨中央和國家的高度重視。新疆的民生建設也始終放在黨和國家治理新疆的基礎性、戰略性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