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書娟
(云南省會澤縣縣委黨校,云南 會澤 654200)
引言:在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中明確提出了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方針,其內容以貫徹基層依法治理為主要出發點,對依法治國方針在基層的具體實施情況進行了分析。法治是將法律法規作為治國的標準,體現出了法律的唯一性。從社會角度的方面來說,法治化是從傳統的治理社會演變成法治社會的現象。依法治國方針要落實到基層,從而體現出了貫徹依法治國方針的重要性,對我國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
法治是我國建設的主要目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期提出的有效治理方針。法治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軟工程,是將法治國家與法治社會相結合。所以,基層治理法治化應當以建設法治中國為目標。加強對社會整體的法治意識,對其進行合理的治理,保證社會主義能夠有效統一。
行政權力的實施應當以基本原則為中心,法定職責要以法律沒有授權不可進行為關鍵。所以,在貫徹基層法治治理的過程中,基層各階層的組織部門應當依照法治的基本原則進行依法管理、依法監督,要做到依據法律程序,落實依法治理的方針。對于基層規范性的文件,應當建立有效的監督管理體系,推進基層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從而使基層人民的生活能夠得到保障。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中明確提出了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方針,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法律制度的建立是建設基層法治化的核心。對制度建設進行加強,能夠使權力受到有效的約束,從而依法治國的方針能夠高效的落實到基層社會當中。在貫徹基層治理法治化建設的過程中,其體系主要包括幾個方面,一是,建立完善的基層治理法治化體系,依照治理的水平,加強法律體系建設,要使法律體系更加完善,使執行權力更具有有效性。二是,建立黨內法規體系,在推進基層治理法治化建設的過程中,其鄉鎮級管理機構有著重要的作用,對基層管理機構的權利進行有效的監督,保障執行權利的合法性,能夠更加有效的促進法律法規貫徹。三是,建立對基層規范性文件的審查體系。規范性文件是基層黨委機構執行權力的主要依據,但是由于規范性文件的審查制度不夠完善,造成了基層權力濫用的情況發生,從而使得基層發展的依法治理受到嚴重的約束。為了能夠使基層的權利受到合理的約束,應當建立完善的規范性審查制度,保障基層政府的合理性[1]。
要堅持以黨的依法治國方針為依據,以民主集中制為中心,以憲法和法律為依照,不斷促進基層地方依法治國方針的法律體系建設。一是建立完善的民主制度,加強調研,使各區域的法律法規符合依法治國方針,保證人民的生活。二是要依照各個地區的不同情況,堅持以依法治國為主要根本,建立健全法律法規體系。現階段,應當集合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綜合全面依法治國,在根本上推進黨的制度、在各個方面貫徹依法治國方針。
基層治理的主要關鍵是其依法治理的行為能否符合行為法律規范,其與基層治理法治化工作的開展有著密切的聯系。為了能夠使基層治理法治化具有規范性,首先應當對黨委組織進行規范,其在貫徹基層治理法治化建設中有著重要的作用。遵紀守法的方針,是將法律與紀律相結合,在提高鄉鎮級黨委規范的同時,還能夠使基層組織的執行權力受到一定的約束。另外,對基層政府的行為進行規范,應當以不斷推動簡政放權為根本,不斷推動各個階級實現合作,對基層組織部門的權力進行明確,使基層治理真正實現放權。基層部門應當對自身的工作進行明確的規范,從而更好的消除繁瑣治理。對于基層司法的合理性進行有效的提高,司法案件應當交由相關的法律法規部門進行處理,并且要做到公平、公正、公開,不斷加強基層檢察院等政府組織的交流,從而提高法律的執行作用[2]。
組織部門是我國重要的執行部門,必須要堅持以依法治國為治國理念,不斷推進法治理念,加強相關人員的法律意識。一方面,加強法律法規的宣傳,營造自主學習,認真貫徹法律理念的優良氛圍。二是,將法治理念貫徹到工作制度建設中,在建設制度時,要體現出法律的精神,依法辦事。三是,堅持以依法治國的理念進行組織工作,按照程序進行實物處理,各個組織人員應當樹立完善的法律意識,不斷提高法治素養,加強對法律法規的學習。
結束語:總而言之,基層治理法治化是貫徹依法治國方針的主要關鍵,對深化改革,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有著重要的作用。文章通過對基層治理法治化建設的標準進行了深入分析,從行為規范以及制度構建等方面貫徹基層治理法治化措施。推進我國依法治國法律體系的構建,不斷促進我國社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