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俞童
(吉林廣播電視臺,吉林 長春 130000)
新聞,尤其是教育新聞的制作過程中,即使新聞編輯跟記者新聞的工作性質不一樣,但是工作內容卻緊密相關。新聞記者的職務主要以訪問與跟便捷為首,但編輯則是對記者稿件的處理。只有處理好“本領恐慌”問題,才可以進一步促進編輯與記者這兩個不同職務的工作人員在內容的采集、方法總結、平臺運用、整體管制等方面做到完美,從真正意義上掌握現代傳媒新手段[1]。
在新聞的制作過程中,新聞編輯和記者的工作都是不可或缺的,兩者相輔相成,確保了新聞機構的正常運行。而兩者之間的互相協作,更為新聞事業的良好發展提供了巨大的保障。因此,合作與溝通體制逐漸的完備,給兩者創造了一種互相依靠的感覺,這使新聞編輯和記者在新時期的背景下發展更加妥洽,不僅使新聞編輯和記者之間的合作更加緊密,還為新聞事業的良好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可謂是一舉兩得[2]。
在他們的日常工作中,新聞編輯主要負責收集并排版已獲得的新聞消息,將它們進行加工,然后將更準確的新聞內容更好地展示給人們,使人們可以及時的了解到新聞消息。除此之外,新聞編輯還要將已加工好的新聞內容等重點消息傳遞給記者,使他們可以抓住重點然后進行更高水平的專業采訪。所以說,新聞編輯和記者在日常的工作中是緊密聯系的,二者相互依靠,相互聯系,不可分割。而作為一名記者,在日常工作中,要認真采納并吸取編輯的建議。相對于記者的采訪,新聞編輯工作者在新聞編輯方面更具有專業的能力,更能及時的抓住新聞的熱點訊息。因此,新聞編輯要緊跟時代的潮流,抓住當下熱門的新聞內容,然后提供給記者,讓記者抓住重點去進行報道和采訪,兩者協作一起提升新聞工作的質量。
新聞編輯要充分認識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對自己的工作認真負責。要認真對待新聞編輯的每一道程序,不可出錯,因為這關系到之后的每一個環節。除此之外,新聞編輯還要緊隨時代的潮流,根據當下熱門的內容編輯出良好的新聞,然后將自己加工好的新聞消息傳遞給記者。因為新聞編輯在編輯這一方面具有專業的能力,所以可以給記者提出相應的建議或者是針對記者的報道作出相應的指導。二者相輔相成,記者才能寫出更有意義、更有價值的新聞。新聞編輯要及時的編輯好新聞稿件,將重點訊息傳遞給記者,而記者要認真采納新聞編輯給出的建議和指導,兩者一起為新聞工作的發展做出良好的服務[3]。
針對要采編的新聞稿件,新聞編輯不僅要考慮新聞內容的傳播是否具有高效性,還要認可記者的工作,端正態度,認真對待記者的每一份新聞稿件。要互相尊重,不能摻雜自己太多的主觀情緒,否則就會使自己的工作摻雜不主觀性的因素,嚴重的話還會使一些優秀的新聞作品被淘汰。因此,新聞編輯在修改記者給出的新聞稿件時,不能改變記者所要表達的意思,支持原創并且尊重原創,盡量不改變記者想要表達的的意思。對于那些記者改編非常好的新聞稿件,新聞編輯要認真學習他們的改編方式,提高一下自己的工作能力。只有新聞編輯和記者互相尊重,互相學習,新聞工作的質量才會得到質的提高。
因為工作的需要,記者要對新聞的采訪情況進行實時的編輯和匯總。新聞編輯因為工作能力和工作范圍的有限,對記者的一些采訪報道理解和認識不深刻,而記者卻可以深入到新聞事件中,并且清楚認識到事件的發展趨勢。所以,記者要根據自己匯報內容,將一些自己掌握的信息及時的傳遞給新聞編輯,還可以表明自己的觀點。同時,新聞編輯要支持記者的觀點,對于一些意見不同的新聞內容,要及時與記者進行交流與溝通并且提出自己的寶貴意見。除此之外,新聞編輯和記者要互相鼓勵,激勵對方更好的工作,只有這樣,新聞作品的質量才會越來越好。
在新聞的制作過程中,新聞編輯每天要處理很多的新聞稿件,工作比較忙,而記者進行采訪和報道也面臨很大的壓力,所以雙方會有失誤在所難免。有了失誤之后,雙方要做的是互相理解,互相溝通,而不是抱怨對方,要及時合作,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時去彌補。只有雙方默契配合,互相交流,新聞工作才會越做越好。
結束語:在制作教育新聞時,新聞編輯跟記者之間的合作關系的形成需要兩者的互相配合,兩者需要依照行業準則跟職業道德規范,若出現問題應該互相理解并且按時交流溝通,學會替人著想,針對問題提出卓有成效的方法來處理矛盾與問題,不能僅僅考慮自身利益,在真實工作里,養成良好的奉獻意識,一起為新聞教育的良好發展做出自己最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