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明 唐健
(成都市廣播電視臺,四川 成都 610041)
時下互聯網熱潮不斷,互聯網企業像一顆璀璨的明珠引人奪目。在新近發布的胡潤中國富豪排行榜前十位中有一半來自互聯網企業,互聯網與我們息息相關,它沖擊著眾多行業。那么互聯網到底是什么?從技術的角度來說就是通過有線或無線的連接,實現信號傳輸的互通,從而讓人們能夠彼此溝通、完成信息傳遞;從應用的角度來說互聯網就是一個大的平臺,它為人們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臺。互聯網要實現效益的最大化靠的是什么?是產品!事實上脫離了實體經濟的互聯網可以說它什么都不是,因為沒有內容的舞臺人們是不會關注它的,因此把互聯網的作用無限夸大是不正確的。如果實體經濟都建立了自己有影響力的網店,互聯網企業的日子就不會那么好過,目前一些大的企業已經在開始著手這方面的工作了。
在這里我不是要否定互聯網、否定互聯網企業,而是我們要清醒的認識到互聯網的功能到底是什么?與我們關系是什么?我們該如何利用好它?我們該扮演何種角色?如果一味簡單的去追逐互聯網,以為互聯網就是靈丹妙藥,是我們取勝的不二法則,那就會本末倒置,我們一定要明確我們的定位。
只要有錢,建立一個網站不難,搭建一個APP也不難,難的是什么?是關注度和盈利能力!如何才能讓人關注?如何才能盈利?必須要有好的產品和內容,這才是我們做大做強的保證。
目前全國許多電視臺面臨經濟下滑的壓力,網絡帶給我們的沖擊最大。網絡以它互動、及時、便捷、內容豐富、信息量大而倍受人們喜愛,人們對電視的關注度下降,電視似乎已成夕陽產業。但是不是所有的電視臺都如此呢?我們欣喜的看到湖南衛視、浙江衛視卻逆勢上漲,其核心就在于它們具有拳頭產品,《爸爸去哪兒》、《我是歌手》、《中國好聲音》、《跑男》等節目廣受人們喜愛,大大拉升它們的人氣,提高了品牌影響力。不僅如此,它們還進行了產業延伸,提高產品附加值,產品內涵得以拓展。《爸爸去哪兒》除了在播出上廣告賺得盆滿缽滿外,內置廣告、旅游開發也收獲頗豐,電影《爸爸去哪兒》也獲得7億元的票房,游戲開發順利鋪開,同時與《快樂大本營》、《記錄》互動,帶動此二欄目發展,提升微博、微信、客戶端的影響力,廣告得以延伸,同時“湖南衛視”這一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事實上電視臺僅是一播出平臺,以前這一平臺還是一種稀缺資源,隨著互聯網的興起,這一平臺已經不稀缺,而互聯網這一平臺的優勢遠遠強于電視這一平臺,這個時候優質內容才成為唯一稀缺資源。如何才能獲得這一資源呢?第一是原創,第二盡可能購買獨家版權。電視臺經過近幾十年發展,積累了一批人才和經驗,這也是電視臺核心競爭力所在,如何激發大家積極性,這才是解決我們發展的關鍵。
毋庸諱言,城市電視臺因受覆蓋面限制發展也受到限制,但不是說沒有發展空間。事實上一些中心城市為城市電視臺發展提供了空間,因為在這一方土地上集聚了一大批具有消費能力、充滿活力人群,只要我們的產品能契合他們,我們就能發展,從而占領這塊市場,拉動相關產業發展,真正成為城市公共服務平臺。
要成為有影響力的城市公共服務平臺,必須要有好的產品作支撐,這個產品就是我們的內容。我們必須通過打造拳頭產品來實現我們品牌價值提升,留住我們的客戶群,帶動我們產業鏈發展。我們不可能像湖南衛視那樣請大牌明星來為我們的節目服務,但我們可以通過接地氣來彌補一些先天不足。我們這個城市的人們喜歡什么樣的內容?他們對什么樣的事情感興趣?需要什么樣服務?主流消費群體集中在哪個年齡段?這些問題的回答只有通過市場調研才能做出,而不是我們的主觀判斷。我們獲得這些信息并研究后開始投入研發,創造性推出我們的產品。當我們的產品獲得市場關注后,我們產品附加值就會出來,產業鏈就會延伸,品牌影響力就會提升。以產品作支撐,以平臺作推廣,以拳頭產品為引領,塑造我們的理念,帶動我們的發展,從而更好的服務于我們的消費者,實現我們的價值,從而完成相關產業附加值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