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小英
(四川省內江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威遠縣分中心,四川 內江 642450)
一項建筑工程,其安全性永遠是第一位的。由于建筑市場亂象叢生,施工技術和管理能力的良莠不齊,“豆腐渣工程”“爛尾工程”屢屢出現,這為建筑工程管理的安全敲響了警鐘。據相關統計,建筑行業人員傷亡的危險程度僅次于礦山,工程事故給施工人員及施工單位帶來了巨大損失,也給承建方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為此,無論是設計單位、建設單位、施工單位還是監理單位,都應加強安全管理意識,牢記安全規程,防患于未然。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從2005年頒發以來,成功構筑了我國建筑工程法律法規體系,但實施十多年來,已逐漸顯露出其缺陷和不足。雖對承包商資質、管理能力與技術水平有要求,但存在“掛證”和層層轉包現象,使工程安全存在風險。我國建筑市場雖規模龐大,但仍處于摸索發展階段,相關的法規及管理體制也不健全,還存在著招投標不規范或行政干預等不良行為。
據統計,我國因設計失誤造成的事故占所有建筑事故的40%,高居榜首。工程設計的目標要求非常高,所以從設計階段就要把控好安全風險,對工程地質勘探數據和周邊環境配套資料做認真分析和研究,要切合實際,保持設計方案的超前性、合理性與先進性,開展多方研討,進行幾種初步設計方案的反復比較,最后選取出最佳工程建設方案。
一些建設單位對建筑行業規章制度不了解不重視,合同不嚴密,不嚴格執行規范要求,致使管理系統不能有效落實,安全責任劃分不明確,從而使工程出現安全問題。由于無法確定各自的職責范圍,工程涉及的多方單位往往出現推諉扯皮,使問題不能及時解決,或補救措施不當,最終影響工程安全。建設單位要協調好各方關系,對工程施工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安全監控,切忌當“甩手掌柜”;要建立健全安全保證體系,強化法規教育和合同管理;要督促施工單位設立安全管理員,做好安全警示和教育,嚴禁施工人員的錯誤行為,把控好隱蔽工程的驗收關。管理人員要勤轉工地,監督好施工工序,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并向施工單位提出書面整改要求,復檢過關后才開始下一道工序。
項目的安全管理,融合在人員管理、材料管理、工序管理、技術管理、財務管理等諸多內容之中。一些承包商或分包商拿到項目后,為謀取私利,有的不按工程技術規范要求采購材料;有的采購人員還收取回扣,檢驗不到位,致使不達標材料進入工地。一些施工單位沒有安全施工方案,為節約成本,追求利潤的最大化,減少管理人員,缺少完善的約束機制和管理機構,購買不合要求的安全防護設施,不注重安全細節管理,缺失安全教育,管理隨意性較大,有麻痹大意和應付現象,致使工程留下安全隱患。有的施工單位不按工序規程和技術規范操作。如鋼筋混凝土工程中對鋼筋不做抗拉、抗壓、抗彎試驗;不按要求對不同型號的水泥及骨料做使用試驗;攪拌過程中不嚴格計量;不按合同要求做水灰比試驗就進行注漿澆筑;施工組織設計及施工方案編制照搬其他工程的方案,針對性不強,施工作業指導書不能緊貼作業面;工程技術指導形式化;施工過程檢驗不規范,項目質檢員不盡職盡責;質量控制點設置不合理,管理粗放化等,這些現象多次出現安全事故。
在委托監理單位時,聽從上級部門或施工單位的建議,建設單位未對監理人員作全面認真考察,未將監理內容具體化,未從設計階段起就介入質量監督,未對監理單位隨意更換監理員和施工緊張階段加派監理員作出明確的合同約定,未賦予監理單位對工程進度撥付款等經濟制約權力,未寫明違約責任,從而影響工程安全的控制效果。
許多建筑工程項目的資金,或靠施工方先墊付后支付,或由建設方分期撥付。轉包層級多,工程款克扣比例大,就難以保證工程高質量完成,而一旦資金鏈斷裂,勢必出現“爛尾工程”。所以施工中建設單位一定要做好資金的安全運作,不隨意預支,杜絕挪用工程款、卷款跑路等違法犯罪現象的發生,要留足工程維修金和安全保證金,以提高工程建設的經濟效益。
工程項目管理要明確各崗位及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要建立群防群治制度、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制度、安全生產檢查制度、傷亡事故處理報告制度、安全責任追究制度。科學合理的法規制度,既能為建筑市場的健康有序保駕護航,明確安全職責,也能督促從業人員進行規范操作,強化責任心。如最近查處的“掛證”現象,就是一種好做法。
建筑行業要落實好安全生產“八查”工作(查思想、查制度、查機械設備、查安全設施、查安全教育培訓、查操作行為、查防護用品、查傷亡事故處理),正確處理好五種關系(安全與危險并存,安全與生產統一,安全與質量同步,安全與速度并促,安全與效益同在),加強安全管理人才的培養,建設優秀的項目管理團隊。
工程項目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沒有詳細的管理工作計劃,難以做到面面俱到。只有科學運用現代化管理手段,實行專業化、智能化、信息化和精細化管理,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管理工作方案,落實安全管理職責,規范有效地開展好安全管理流程,才能圓滿而高效地完成該工程項目。
綜上所述,只有始終秉承安全第一的原則,強化安全意識培訓,確定好工程項目的安全目標,落實好安全第一責任人和具體負責人,保證安全設備設施良好使用,做好監督檢查工作,提高安全管理能力,才能使我國“基建狂魔”的稱號實至名歸,永遠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