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新疆焉耆縣第一小學,新疆 焉耆 841100)
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要重視基本的口算訓練,口算既是筆算、估算和簡便運算的基礎,更可以培養學生機智敏捷和記憶的能力,也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訓練學生的口算能力,在數學課預備鈴一響,我就讓口算班長負責組織口算訓練,當即批改,當即評議。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在其間又穿插一些聽算和看算練習。這樣長期有序的訓練,既培養了學生堅強的意志,又提高了學生的計算能力。
在四則運算中,如果學生熟記一些常用數據,則能較好地掌握計算的技能技巧,有助于學生計算能力達到“正確、迅速、合理、靈活”的要求。比如:25、15與1——9相乘的積;在自然數中1——20每個數的平方結果;圓周率近似值3.14與1——9相乘的積;分母是2、4、5、8 、10、16的最簡分數的小數值。因為這些數的結果不管是平時作業,還是現實生活,使用的頻率都很高,熟練掌握、牢記后,就能轉化為能力,在計算時產生高的效率。
數學計算有很多的規律,指導學生認識其中的規律,有助于提高他們計算的速度和準確率,從而提高計算興趣。如:100以內個位上是5的兩位數的平方積的計算就有規律可循:
15×15=(15-5)×(15+5)+25=200+25=225
25×25=(25-5)×(25+5)+25=600+25=625
35×35=(35-5)×(35+5)+25=1200+25=1225
……
我們經常發現這樣的現象:學生抄錯了題中的數字或運算符號,訂正時一遍一遍地在計算過程上查找錯誤原因,浪費了很多的時間,還是找不出。最后只得來找老師,還非常委屈地說:“老師,是不是您批錯了,這題我算了好多遍了,我也驗算過了,真的沒有錯呀!”老師一看,原來是題目抄錯了。因此在教學中,我們必須注意培養學生仔細看清數字和符號,然后再計算的良好習慣。
在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展示計算過程,理解算理。展示計算過程,對于培養學生思維的條理,深入理解算理有重要意義。因此,在教學時要強化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加深對算理的理解。在教學時不能直接給學生現成的法則,應該在學生反復觀察的基礎上,對計算方法進行比較,找出相同點,也就是共性的、本質的東西;在進行比較和抽象概括時,要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和主體性,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交流補充,教師要參與學生的討論,適當指導方法;最后全班交流,統一認識,使方法不斷完善,在學生充分發表意見的基礎上,教師進行概括,形成法則。這樣做有利于學生對法則的理解和掌握。
記得看到過這樣一句話:全心投入工作,會使你的生產力加倍。在學習上我們也有這樣的秘訣,如果你全心投入,你的計算準確率就會大大提高。所以在計算時要讓學生養成全心投入的習慣。做作業時不開小差,不講話,不隨意走動,不與同學交流討論,做到靜下心來,全心投入。另外,還要讓學生養成一種緊迫感,要有“效率”意識,專心地做好一件事,并且用最快的速度完成。如果光有計算的正確率而沒有速度,那也無濟于事,我們需要的是“既快又對”,所以速度與正確率都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驗算能夠有效地保證計算的正確性,即使學生具備了比較強的口算和筆算能力也依然要靠驗算來確保計算正確。驗算的方法有很多。其一,就是“及時回頭看一看”。在教學中我給學生編了一句順口溜:抄題寫數立即查,計算順序隨后查,計算結果及時查,計算完畢整體查。做到每題必檢查,每步必回頭,一步一回頭,才能及時發現錯誤,糾正錯誤,才能保證計算的準確性。其二,進行逆運算。這是驗算中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逆運算就是在算好答案后,再采取與原題目計算方法相反的運算進行計算,從逆運算的答案推斷計算是否正確。這種驗算方法由于采取了逆向思維,所以能夠有效地凸現出在計算過程中出現的疏漏,這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能檢測出計算中的錯誤。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我們要經常提醒學生運用估算知識去驗算我們答案是否正確,這不僅能提高我們計算教學的效果,而且對學生的后繼學習也大有好處。為了能讓估算意識在我們學生的頭腦中根深蒂固,能在估算計算中隨時用起來,我在一段時間內每節課開始前總要出幾道判斷題:如183×25,積應是四位數,你認為對嗎?780÷15,商是2位數,你認為對嗎?1.83×0.25,得數應在0.4與0.5 之間,你認為對嗎?476+75,和的個位數應是1,你認為對嗎?93×0.38×1.8,積的末位應是2,你認為對嗎?我還將搜集整理了學生們的一些計算題,然后讓他們用估算的方法來檢驗答案是否正確。通過這些訓練,估算的種子漸漸在學生的心中種下了,學生在以后的作業中逐漸學會
用估算來驗算了。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學生綜合數學素養的一個重要方面。作為教學工作者,我們在教學中要積極探索、思考與實踐提高計算能力的方法和途經,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讓學生樂于計算、正確計算、快速計算,把計算教學變成一個生動的,活潑的內容。同時讓計算走進學生的生活,并在生活中體驗計算的功效與樂趣,讓計算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里。孩子的知識不是一個個需要填滿的罐子,而是一顆顆需要點燃的火種。計算,就像是數學知識王國里的一顆火種,讓我們和孩子們一起把它點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