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艷華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平果縣太平鎮中心小學,廣西 平果 533000)
引言:縱觀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體系,寫作教學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一大難點,由于寫作的枯燥性和無趣性,不符合小學生的興趣特點,因此,學生對于寫作普遍缺少興趣和熱情,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學生很難積極主動地去研究寫作技巧,提高寫作興趣,這就導致大多數小學生的寫作能力都不高,完成的作文都缺少質量,寫作內容缺乏新意,寫作技巧應用不當,導致小學寫作教學效率很難提升。在這樣的小學語文教學背景下,教師必須要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手段,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興趣的指引下提高寫作的熱情和積極性,逐漸培養小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水平。
很多教師在經過了多年的教學經歷后,已經養成了自己習慣的教學方式,并且把這種教學方式作為一種“舒適圈”,不愿意走出這個“舒適圈”,這就導致了很多教師在教學方式上并不進行創新,也不樂于去接受新鮮事物、研究新的教學方式,但是這種傳統的,一成不變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用于當代學生的教育,學生們會覺得課堂枯燥,老師古板,久而久之,學校不再是學習知識的海洋,而是一個煎熬的囚牢。這也導致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課堂活力越來越低下,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一步步減少,學生長期陷于特定的教學和固定的寫作周期,長此以往,就像做任務一樣累并且有壓力。學生在這樣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無法激發自己的語文思維和語言技巧,導致學生逐漸失去語文寫作的興趣。
很多學生都會私下吐槽,每天這么辛辛苦苦地學習,犧牲睡眠時間和玩耍時間的學習,究竟是為什么?學生們找不到寫作的意義,不知道寫作對生活來說有什么幫助。造成這種現象很重要的一點原因就是當代對學生教育的“應試化”較為嚴重,學生學習仿佛只是為了分數,感受不到語文寫作與生活中具體的聯系,自然也就不會對語文作文寫作產生興趣。教科書的內容通常大部分都是眾所周知的作品,學生覺得課本上的內容離自己特別遠,無法感同身受,長時間下來導致寫作課堂教學枯草乏味,學生容易產生抵觸情緒,不愿意積極主動地去研究語文寫作。與此同時,學生很難掌握語文寫作的技巧,不知道如何進行語文寫作,寫作出來的文章多半是缺乏實際內容,缺少閱讀美感的“流水賬式”作文。
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想要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就必須要讓學生從內心認識到語文寫作的魅力,感受到語文寫作的樂趣。只有學生本身對語文寫作產生興趣,才能夠對寫作進行研究和探索。教師對于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要切實教導學生寫作的思路,讓學生在面對作文寫作時,能夠通過自主地思考和研究捋順寫作大綱,對寫作內容有一個整體的規劃。教師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多引導學生主動發現生活中的寫作素材,讓學生擁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并且引導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對生活中的事物有所發現和感悟的時候,記錄在自己隨身攜帶的本子上,從生活隨筆逐漸轉變成語文寫作的興趣。除此之外,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對寫作技巧進行生動且詳細的講解,讓學生在掌握寫作素材的前提下,能夠潤色自己的文章色彩。當學生開始欣賞自己的作文時,就會自然而然地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在全新的教學形勢下,教師要發揮其正確的引導作用,為了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要定期組織寫作類的教學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體會作文寫作的樂趣和魅力,從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寫作練習。同時教師組織的教學活動一定要將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位置,根據學生的認知程度和理解能力組織適合小學生的活動,在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從旁引導,鼓勵小學生自主交流和學習。例如:教師可以讓優秀的作文進行課堂展示,并給予優秀作文寫作的學生一些獎勵,這樣可以鼓勵該學生繼續努力,在作文寫作方面增強自信感和成就感,同時也可以利用小學生的好勝心理,在學生之間展開一場寫作比拼,促進學生之間你追我趕、共同進步的良性學習氛圍。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想要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是一個有效的途徑。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通過各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內心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學生產生天馬行空的作文想象力,這樣可以給學生的寫作中添加一些文藝色彩,將語文寫作中注入一些趣味性和新鮮的活力。例如:想要讓學生寫一篇關于賽馬的作文,教師就可以在學生寫作之前給學生欣賞一段賽馬的恢弘音樂,讓學生閉上眼睛在腦海中想象一幅賽馬的情境,之后讓學生對腦海中的情境進行口頭上的描述,將學生們的想法結合在一起,有效激發學生多重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促進學生共同提升寫作興趣、共同提高寫作水平。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中對于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至關重要,由于寫作教學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和無趣性,因此想要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就需要教師不斷的堅持和努力,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尋求教學手段,切實保障學生的寫作興趣得到培養和提升,這也是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肩負的責任和義務。小學語文教師只有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寫作水平,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成長提供一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