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艷
(青縣金牛鎮覺道莊中心小學,河北 青縣 062650)
1.曾在《中國詩詞大會》上一舉奪冠的武亦姝以613分考上清華。詩詞才女當之不愧。這個姑娘有著2000首詩詞的儲備量,這和她從小養成的閱讀習慣息息相關。
“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喜歡讀書的人,會自帶書卷氣,這種氣息是別人模仿不來的。喜歡讀書,把讀書當成一種習慣,從古至今,從國外到國內,通過閱讀學生們可以更全面的了解這個世界。
2.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小學語文素質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
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學生的理解能力、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表達能力的提升。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僅關系到小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而且對他們開闊視野、提高內涵、增加底蘊、放飛心靈有著重要的意義。
3.會閱讀,才會思考,邊閱讀邊思考
世界就像一個大舞臺,上面的萬千景象和不同的風土人情值得觀賞、體驗。可是,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課堂上、教室里,就像關在籠子里的小鳥,雖然他們渴望外面的世界,但是卻不得不受到各種限制。對于學生而言,他們的時間緊張,想要在學習的空隙去接觸自然和社會,時間畢竟是有限的。而閱讀,無疑是最好的一種方法。
通過閱讀,孩子們可以接觸到蕓蕓眾生;通過閱讀,孩子們可以認識到萬千世界;通過閱讀,孩子們可以領略科學和自然的奇妙。閱讀,幫學生打開了認識世界和人生的一扇窗口,促使孩子們對人生產生更多的思考。
1.“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
寫作不要急于求成,記錄點滴,寫下生活的中的小事,記錄生活的感悟,作文的思想、觀點、感情及一切材料都來自現實生活。
在學校里,有多種多樣的活動,如學習、文體、課余興趣等活動;在家里,有生活、家務等各種形式活動;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悟,隨時記錄下來,因為作文教學不光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要培養學生觀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觀察是說話的前提,是思維的基礎,沒有細致的觀察,學生是不能把話說清楚,把文章寫具體的。
因此,老師要有目的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留心觀察生活,接觸社會,接觸自然,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觀察周圍的人、事和景物,用耳朵聽取大眾語言,聽取生活中種種聲響,用心去感受生活脈搏,訓練學生通過多種感官認識世界,從客觀世界中攝取多種營養,不斷充實,豐富知識,陶冶情操。這從根本上說,就是讓學生捕捉素材,開啟學生的寫作源泉。
2.利用網絡資源,豐富寫作素材
隨著信息科技的發展,網絡資源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滲入也變得更為常見,網絡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實施,成為了寫作教學積極響應現代化教育理念的方式。借助網絡教學資源的先進性、多元性和實效性,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也呈現出了更多的可能性、創新性和革新性。
網絡教育資源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優化使用,既可以彌補常規寫作課程教學的呆板、機械,讓寫作教學重煥生機,也可以提高學生的眼界和思維,提高寫作教學的成效。接下來,筆者將從寫作素材、寫作評改、交流平臺,這三個方面對網絡環境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資源的實施進行系統的闡述。
網絡資源豐富多彩,無所不包,同時網絡資源的開放性,給了學生更多接觸外部信息的可能,但是也正是因為網絡資源的多元和開放,也讓學生在選擇網絡資源的時候會陷入一定的誤區。因此相關的教學工作者要嚴格地為學生的寫作網絡教學資源進行把關,給學生以正確的引導,把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與學生生活實際貼近的,能夠引起學生認同的素材與文章作為網絡資源的首選。同時要把相關的網絡資源和教學流程進行有效的結合,讓學生從模仿經典入手,開始寫作能力的訓練,選取有質量的網絡作文提供給學生閱讀、朗讀、仿寫,讓學生的動手能力、閱讀能力、思維能力等得到全面的發展。同時通過先進的網絡科技和多媒體技術,讓學生能夠在圖文并茂的例文講解中加深對文章行文脈絡、用詞遣句的認識,讓學生的寫作水平得到切實的提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讀書寫作才有滋味。想要小學生喜歡寫作,并寫出好的文章作品,需要語文老師把作文教學和平時的生活經驗糅合起來。學生本身缺少生活經驗的話,就較難寫出好的作文。小學生要注重對平時生活的觀察和發現,善于總結平日生活的心得與相關的體驗,養成累積作文素材的優秀學習習慣,要培養小學生有意識地對生活進行觀察。語文老師要引導小學生自主尋找現實生活中的亮點,要養成體會生活、思考生活的前提下不斷地創新寫作思維的發展。這樣,在寫文章的時候,學生才會有能寫作的內容,并有感想而發。
閱讀和寫作的興趣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項長期的過程。教師要改變教學模式和方法,激發小學生對文本的閱讀興趣,對與寫作的熱情,這就需要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切實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