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宏音
(河北省蠡縣南莊鎮洪善堡村小學,河北 蠡縣 071400)
作業的批改,不僅僅是對學生的了解、評價學習的結果,更重要的是要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在長期的教學中,我在批改數學作業方面,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做法。在這里作一介紹,供同仁商榷。
批改作業是教師對學生這一實踐活動的評價過程,但我們或許更應該把它看成是師生交流信息的一扇窗。通過這扇窗,我們能夠及時了解孩子們掌握知識的情況,促進他們進一步鞏固基礎知識,培養孩子們的智能,矯正他們學習過程中的失誤,彌補知識的缺陷,激發孩子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等。
如何全面而真實地進行作業的反饋?做好作業批改記錄不失為一個良策。
1、全對人數;過關人數;未過關人數;
2、哪些題無人做錯;哪些題有錯,分別錯幾人;
3、哪些題屬筆誤錯;哪些題屬遺漏錯;哪些題屬審題錯;哪些題屬計算錯;并一一列舉。
整理完后再對所做記錄進行分析和反思,調整自己的教學,對癥下藥,因材施教。這才是作業批改的真正意義!
(一)隨意抽改
對于一堂新授課的作業,在課堂上先及時隨意的抽改幾本,發現問題當堂即時的解決,然后再采用全批全改的方法。這樣可以了解每個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掌握和運用情況,檢查本節課的教學效果,調整下堂課的教學內容,對普遍存在的問題,除了在全班進行講解,還要在當天的家庭作業中適當布置一些相應的習題進行練習,舉一反三,加以鞏固。對于個別的問題,可以通過學生的書面修正、或找其他學生上黑板板演或教師課后進行輔導等方法得以解決。
(二)學生自己獨立批改
這種批改方法適用于一些如常規性的一般性的口算練習或卡片練習。我一般采用這種方法時,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后,我就安排一個學生口報正確答案,其他學生對照答案自己批改。批改后,由各小組組長統計作業情況,對做得好的學生加以表揚,課后老師不再批改,但必須作定期檢查。再比如對于一些簡單的知識,如計算題,課堂作業應在當堂完成,我就公布正確答案,學生自己批改,錯題在旁邊用紅筆做記號,課后自行訂正,訂正后再讓教師批改,這種方法有利于教師了解個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三)學生之間相互批改
課堂上有些作業可以采用讓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互相批改的方法,這種作業批改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學生自身責任感和自身的評價能力,學生在批改別人的作業時,往往都特別認真,不放過一點細小錯誤,甚至于比老師改得還認真,這樣可以提高他們的識別判斷能力,從別人作業中接受教訓,從別人作業中吸取優點,指導自己作業。但是我比較反對同桌互批,因為試過幾次這樣的效果并不是很好,每個學生都有好勝心,非常關注自己的作業情況,老師在校對時,他時不時的看自己的本子,生怕同桌同學把他改錯了,因而而忽略了自己改別人作業的過程。
(四)典型錯誤共同評講
教師在批改完學生作業后,應及時總結大多數學生出現的典型的錯誤,把這些典型錯誤及時的記錄并進行總結后,在下一堂課開始時候或其他的時間把典型的錯誤寫在黑板上,教師做一些適當提示,讓全班學生共同訂正批改,通過這樣的共評,可以達到學生之間互相啟發,互相爭論,真正弄懂錯誤的原因及糾正的方法。通過實踐,我發現這種方法深受學生的歡迎。學生興趣非常高。
(五)采用多次批改
學生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知識遷移的一個運用過程。許多學生難以一次性的使作業達到準確較高的水平,得到自己滿意的等級。我們可以采取多次批改,逐次提高作業等級的批改策略。當作業發給學生以后,讓他們把自己錯誤的部分再重新做一遍,如果他們能夠糾正錯誤,彌補不足,或者正確的和不正確的能補充更好的解題方法,就可以視情況給以提高原有的評判等級。這種方法特別是適合于用簡便方法計算的類型,也可適用于一些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
(六)適時緩批或待定
我們在平時的數學作業批改中不能全部采取相同的方法批改,學生的知識基礎,智力水平和學習態度是不平衡的,即使是優生也有可能有失誤的時候。當學生的作業錯誤過多,為避免學生作業等級太低,心理壓力太大,打擊學生自信心,以及產生知識上的脫節和惡性循環等等,可以采取暫不評判等級的批改策略,這種方法即待定的方法。等學生弄清了錯誤原因,補充了所欠缺的知識,將作業重做之后,再進行評判,給與等級。
(七)及時發現問題的作業的批改
教師在學生作業批改過程中,要善于發現一些問題作業,比如批改成績特別好的學生,突然發現他錯誤特別多,是不是這位學生有什么困難或有什么其他情況;又如,有的學生作業的解題步驟特別簡單,答案正確,是不是有什么新的方法還是抄襲別人答案的;再比如,平時成績特別差的學生,這次突然作業做的很好,是不是這位學生學時成績提高了還是抄襲別人作業的等等,遇到這些情況都要及時總結,不清楚的要和學生交談及時了解詳細情況。然后再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具體解決。
(一)鼓勵創新,享受成就感。對作業中巧解、妙解的,在題旁邊加“你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你的想象力豐富,真棒!”等簡明的評語。
(二)留有余地,引導查找錯誤。對學生作業的錯誤或疑問處,不直接打“×”,而是寫上“請再讀讀題目要求”“你能用文中句子回答嗎”“對于教師自己一時吃不準或不了解的內容更不能輕易下判斷,用探討性的語句評議使師生雙方都有余地,比如:“是這個字嗎?再查查看”“你是從那兒了解到的,能提供資料嗎?”
(三)鼓勵多思,點撥思路。“期待你能結合自己談一談”“寫得不錯,試試加個比喻句會更活潑”“從人物的內心去考慮看看”這樣的評語會促使學生自愿的再去動一動腦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