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夢溪
(河南省交通運輸廳高速公路洛陽管理處,河南 洛陽 471000)
“微時代”來臨,不僅人們生活的各方面被悄然滲透,傳統工作方式也受到了影響。思想政治工作領域理當審時度勢,積極應對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本文將從“微時代”的具體內涵和特征入手,深入探討微時代對思想政治工作帶來的影響,并對如何增強“微時代”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進行探討,以期為思想政治工作者能深入挖掘豐富的精神文化特質,提出建設性意見及建議。
本文認為,“微時代”是一個蘊涵著許多復雜語義的時代命題,重點體現在“微”字上面。在無“微”不至的潛移默化下,人們傳統的信息表達方式、社會行動方式無不受其影響。許多新概念應運而生,包括“微公益”、“微課堂”等等,構成了微時代的新景觀?!拔r代”的定義可總結為以信息數字化技術為基礎,運用文字、圖像、音頻、視頻等多種形式,通過移動便捷顯示終端,以短小精煉為運行特征,以微媒體為平臺,實時、互動、高效開展傳播活動的時代。
(一)傳播方式的網絡化
“互聯網一代”是目前大多數企業的主體。通過調研報告可以得知,在大多數的企業中,年輕一代的員工占據企業員工總數的60%,絕大多數是以90后為主,他們作為“互聯網一代”,對實時信息的高度敏感性和新鮮性都決定了他們更樂于將更多的信息整合進移動端。因而,思想政治工作的傳播也從傳統的“面對面”轉化為“鍵對鍵”的宣傳。
(二)推動企業創新形式的發展在“微時代”下,運用多種網絡技術將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企業創新。通過對網絡受眾群體特征的研究可以得知,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運用微媒體,勢必要對新媒體思維模式進行詳細的了解,對傳統價值鏈進行重新定位和審視,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原有的傳統方式,讓思想政治文化的傳播漸漸走向互聯網化,運用互聯網思維的技術來構建思想政治文化傳播平臺,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不斷開創思想政治文化傳播管理的新局面。
(一)“微時代”的開放性給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預見性帶來挑戰由于在“微時代”下,應用軟件和信息技術的使用沒有使用限制,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發布者和散布者,在傳播的內容層面上,“把關人”的作用被削弱,導致一些在網上尋求信息的用戶對這些信息難辨真假,與此同時,由于傳播媒介層面上的“設置功能”出現轉變,思想政治工作者難以在一定時間內制造出符合時宜的話題,引起關注。
(二)“微時代”下綜合性和發散性給思想政治工作的單一性帶來挑戰在“微時代”下,人人都是信息傳播的主體,傳統的“你說我聽”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受到一定的沖擊。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內容很單一,難以解決實際問題,因此,運用“微媒體”與廣大網絡受眾進行隱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促進思想政治工作傳播和發展的最好方式。
在“微時代”下,新媒體的運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為思想政治教育帶來優勢條件,但是也存在著些許弊端。
(一)新形勢下的最佳選擇由于“微媒體”這種形式與大多數網絡受眾的興趣相吻合,新媒體的使用人數數量越來越多,平臺與青年人的訴求特點相結合,隨時、隨地、簡單、直接的傳播方式已經是大多數人所需要的。新媒體的使用與大多數網絡受眾的心態也相契合,溝通方式的平等是各類方式得到接受的前提條件。
(二)具備一定的效果第一,由于在新媒體的運用上,溝通方式已經得到了改善,匿名的方式讓不少網絡受眾減少了思想顧慮;第二,參與的主動性和廣泛性,讓更多的人參與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來;第三,傳播方式簡單快捷,不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傳播效率高,具備多種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可以隨時隨地查看信息與動態。
(三)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難度增大首先,在“微時代”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具備一定的要求,需要有高學識、交流技巧與應對危機的能力;第二是管理的難度大,網絡是把雙刃劍,對網上的信息不能進行及時的控制而導致網絡風險是必然存在的;再者,需要網絡技術不斷更新發展,以適應不同階段的網絡受眾的需求;最后線上線下難以進行統一的管理,在線上落實的問題難以在實際工作中實現。
(一)建設基于思想政治文化工作與微平臺相結合的教育隊伍在“微時代”下,信息的來源方式和信息資源都很豐富,因此要想在網絡時代更好地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傳播,增加上線人數數量,吸引自身的“粉絲”,建立強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集團軍”,首先要對干部和黨員加強平臺技術的培訓,教導其在網絡上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傳播要有一顆包容心,約束自身的言行,為微平臺樹立良好的微形象,構建和諧的網絡教育環境,以便更好地服務網絡受眾。
(二)從單向灌輸轉變為雙向傳輸,提高參與度,擴大覆蓋面
在進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善于從網絡受眾的思維角度考慮問題,從共同的興趣愛好切入話題。面對網絡受眾,要進行“心貼心”的交流。對于那些有一定懷疑的網絡受眾,要及時進行疏導,關心其心中的疑惑,為其排憂解難,從而拉近與受眾之間的距離,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
“微”,以小博大,以少聚多。在互聯網技術發展如此迅速的時代,微平臺的發展是一種趨勢和潮流。在“微時代”下,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了時代的發展。面對“微時代”的沖擊,只有主動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傳播中植入“微元素”,利用“微平臺”,有效地融入“微時代”,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時代性,才能更好地將思想政治工作進行傳播,并確保其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