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蕓
(松桃苗族自治縣特殊教育學校,貴州 松桃 554100)
漢語拼音是智力障礙兒童學習普通話、識字以及正音的工具。智力障礙兒童掌握了漢語拼音,對于提高他們的語文水平有著十分明顯的作用。其一、學生學會了漢語拼音,才能借住這一工具,自己去拼讀音節,才有可能提高他們的識字能力。其二、智力障礙兒童的語言一般都出現得較遲,三、四歲才學說話,發展也很慢,咬字不準、字音不清、詞匯貧乏、句子不連貫、不完整現象很普遍,通過漢語拼音教學,從發聲到學聲,對矯正他們的語言障礙,發展他們的語言能力也會有明顯的作用。其三、掌握了漢語拼音,智力障礙兒童就可能較好地形成和運用他們的語言能力,有利于提高他們閱讀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這對智力障礙兒童日后的生活和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智力障礙兒童他們的感知覺都存在著明顯的障礙,在學習上的困難比正常兒童大得多,學習同樣的東西要多花幾倍的時間去教去學,而且由于他們精神發育的特點,他們對形象的知識還能掌握,但抽象的知識就難以接受了,所以拼音字母教學在普通小學,大約四十課時就授完了,而在特殊教育學校漢語拼音學習大約需要一個學期。其存在的問題主要為:1、弱智兒童存在言語障礙,口齒不清,發音器官缺少鍛煉,肌肉緊張、靈活性不夠。他們表達能力很差,平時使用的詞匯貧乏,語法簡單。而且在表達過程中,往往發音不準,吐字不清,說話語流不暢或帶有口吃。2、正常兒童的年齡和智齡基本是同步發展的,但智力障礙兒童的智齡跟年齡脫節,注意缺陷明顯。智力障礙兒童的生理年齡雖然到了學齡期,但他們的智力發展水平(智齡)仍保持在學前期的基礎上,被動的按照教師的要求行動,他們對教學內容不感興趣,甚至反感,注意力往往不能集中到教師的要求上。3、智力障礙兒童對周圍世界的感知能力弱,對直觀的材料缺乏豐富的思考,對事物之間的區別和差異不易察覺,容易出現泛化。如把西瓜、香蕉、籃球、排球、桌子、凳子三類不同的物體放在一起讓他們區分,他們就很有可能把西瓜跟籃球等分到一起去。因為他們只能看到外形上都是相同的,所以在學習p、q;b、d都可能因為某個相似點而分化不清。這種直覺分化上的弱點,給拼音學習帶來了很大的不便。4、智力障礙兒童在記憶上也與正常兒童有明顯的不同,由于他們的注意、感知覺方面存在著缺陷,所以往往在學習拼音的過程中,識記慢、遺忘快,再現困難,新鮮的信息很難輸入他們的頭腦中去,經常出現學了一個多學期的漢語拼音學得不錯了,但過了一個假期,忘得一干二凈。
智力障礙兒童他們的感知覺都存在著明顯的障礙,在學習上的困難比正常兒童大得多,學習同樣的東西要多花幾倍的時間去教去學,而且由于他們精神發育的特點,他們對形象的知識還能掌握,但抽象的知識就難以接受了,所以拼音字母教學在普通小學,大約四十課時就授完了,而在特殊教育學校漢語拼音學習大約需要一個學期。智力障礙兒童在記憶上也與正常兒童有明顯的不同,由于他們的注意、感知覺方面存在著缺陷,所以往往在學習拼音的過程中,識記慢、遺忘快,再現困難,新鮮的信息很難輸入他們的頭腦中去,經常出現學了一個多學期的漢語拼音學得不錯了,但過了一個假期,忘得一干二凈。
弱智兒童聽覺系統有障礙,這主要原因有聽覺器官損傷、生活內容單調等,這使他們無法正確辨別所聽到的聲音、語音。聽覺不靈敏,使他們在學習漢語拼音過程中,不能獲得老師正確的發音信息,從而學不會正確發音。因此,在學習漢語拼音教學前,必須進行聽辨音的學習,進行感知和辨別聲音的訓練。訓練發音時以六個單韻母為基礎,可以安排若干近似音做練習,比較各種器官不同的位置,從而進一步改善他們言語運動器官的準確性和靈活性,訓練時盡量把示范動作作得夸張些,可以發給每人一面小鏡子,讓學生自己對著鏡子檢查是否做得對。辨聽聲音時可以從學生感興趣的動物的叫聲開始,逐步增加辨聽自然聲音、人類發出的各種聲音、語音等。另外,弱智兒童大腦發育受損,發音器官缺陷,如舌頭肌肉麻痹、僵硬,舌頭短小、聲帶損壞、唇裂、口腔的其他畸形等造成構音困難,難以發出準確的語音。
為讓智障學生主動輕松地學習,在教學中可以嘗試性地對學生進行缺陷補償,利用學生的眼、耳、手、口等感官結合多種游戲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教學聲母“b、p”時,講解發音要領前可以設計一個吹泡泡的游戲、師生共同吹。這樣一是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把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教學中來,再加上“泡泡”的發音有助于聲母“p”的發音。在講解發音要領時,設計讓學生把紙放在嘴前,觀察發兩個音時、紙的變化。即發“b”音的時候紙不動,發“p”音的時候紙動了。在教學生認識聲母“b、p”形狀時,設計一個游戲環節,即讓學生把豎條和半圓擺一擺,由老師發出哪個音,就讓學生擺哪一個,看誰聽得準擺得快。在復習鞏固環節時,先準備小頭飾,并告知學生動手把想貼的字母貼到頭飾上,由教師發出指令。如當老師發“p”音時,頭飾上貼有“p”的同學就來和老師手拉手地跳圓圈舞,發“b”音時,頭飾上貼有“b”音的同學就來和老師跳圓圈舞。這樣通過游戲來調動學生的感官,進一步加強對“b、p”外形及讀音的掌握,又可以輕松地解決智力落后兒童難以主動參與學習的難點。
總之,作為智障兒童低年級教師,我們都知道拼音教學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其具體的教學方法也應根據智障學生的心理特點及實際情況來設計。只要教師肯動心智,富有一顆童稚的心,就能使拼音教學事半功倍,學生學得輕松、學得快樂、記得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