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元棟
(貴州省銅仁市第三中學,貴州 銅仁 554300)
數學新課程倡導要充分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自己勤學好問,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更有效率的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做到這一點呢?其中,可以通過培養學生質疑問難能力做到這一點。鼓勵學生質疑問難,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不僅符合現代教學論的思想,也是培養創新思維、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舉措。那么如何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呢?下面談幾點認識和做法。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其實每個學生都有比較多的問題,每個學生的問題能不能成為“質疑問難”中有質量的問題呢?因為,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是有效的。每個學生遇事總喜歡問“為什么”,這是種好的現象。但是就我國基礎教育的現狀來看,大多數學校采取班級授課制,班級人數多,學生的認知水平與接受能力參差不齊,如果教師對學生的質疑沒有適當的引導,就會出現學生問題提得膚淺,缺乏思維深度;提的問題過于繁雜,不能突出教材的重點難點等現象,影響教學目標的實現。
而且,提問是學生個體獲取知識的心理能動狀態的外部表現,是創造性思維和創造才能的初步呈現,善于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是創造潛力的重要標志。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以研究者和創造者的姿態去獨立思考,積極引導學生大膽質疑,多提問題,提出與眾不同的設想,啟發學生經過自己的思考去排除疑難,解決問題。教師要特別注意保護和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妥善地解決他們心中的疑問,并以學生的質疑為突破口,捕捉學生智慧的火花與靈感,及時給予鼓勵和肯定,推動學生不斷發現新問題,勇于質疑,善于質疑,去探索知識的奧秘,去培養自己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通過質疑問難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提升數學教學質量,同時還要注意教會學生一些質疑問難的方法。比如,在數學教學中我們可以運用聯想、類比、對比、轉化、化歸等策略性思維方法在知識的來龍去脈上質疑,即在知識的生成、發展、運用上質疑;在知識的模糊處質疑;在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的拓展上質疑。
例如正、負數的引入是數域的一次變革性擴充,正、負數的產生過程蘊涵著創新思維和實踐經驗.我抓住這一契機創設如下情境:“我們班做了好事就在名字前加記紅點;做了錯事就在名字前加記黑點,現在我有這樣一個問題請同學幫忙解決:我們知道珠穆朗瑪峰高于海平面8844.43米,吐魯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如果把海平面的高度規定為0米,那么如何在有限的地圖上標記這兩地以及其他地點的高度呢?”在引導與激勵中學生暢所欲言,提出了很多設想.比如:△8844.43,155;↑8844.43,↓155;∧8844.43,∨155;+8844.43,-155等,我給予了不同程度的肯定,然后我組織學生對比討論,在爭辯中形成統一,然后我就此進行擴充和點撥,舉出自然界、日常生活 、生產中大量存在著相反意義的量,引導學生用加記正號和負號的方法體會數的不同類型和意義,進而形成正、負數的概念.學生在好奇、聯想、嘗試中領會了正、負數的產生及意義,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質疑問難也要講究質量,不是所有的問題都可以成為質疑問難的問題,這個第一節我們提到一些,這里再專門列出來重點談談如何提升質疑問難的質量。要保證質疑問難的質量,既要拓寬內容、范圍,又要進行范圍控制,不能漫無邊際,要做些思維方向的引導,讓學生的思考集中在要學的知識點上,這樣才能使學生提出有效的問題,這是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重要措施。有時學生質疑的涉及面廣,顯得“多而雜”。這時老師要組織學生討論,哪些問題問得好,哪些問題不著邊際,不是教材的內容和重點,引導學生逐步由“多而雜”變為“少而精”。只要引導得法,學生就能有所發現,逐漸學會質疑,善疑善問。
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提出一個問題需要對已有知識進行整理分析、歸納等,是對原有知識的提煉與升華,需要創造力和想象力。所以,教師應使學生養成仔細觀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學習習慣,讓他們在分析、思考的基礎上提出對新知學習有意義的問題。
要使學生做到非“疑”不質,是“難”才問。要保證質疑問題的質量,既要拓寬內容、范圍,又要進行范圍控制。要做些思維方向的引導,讓學生的思考集中在要學的知識點上,這樣才能使學生提出有效的問題,這是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重要措施。有時學生質疑涉及面廣,顯得多而雜。這時教師要組織學生討論:哪些問題問得好,哪些問題不著邊,引導學生逐步由多而雜變為少而精。只要引導得法,學生就能有所發現。逐漸學會質疑、善疑、善問。
如在教學“圓錐的體積計算”時,這節課的重難點是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教師圍繞重難點做實驗,先拿出一個用厚紙做的圓錐,再拿出一個和它等底等高的空圓柱,在空圓錐里裝滿沙土,然后倒入空圓柱里,讓學生邊觀察邊數倒幾次正好倒滿。教師問:“看了這個實驗,你想提出哪些問題?”這時學生紛紛舉手回答“圓錐體積與圓柱的體積有什么關系?”“能不能把圓錐的體積轉化成圓柱的體積計算?”等有價值的問題。學生思維如此活躍,對知識理解和掌握也就水到渠成。這樣當學生有了一定的質疑能力時,教師要抓住契機,及時引導學生思考哪些該問,哪些不該問,并進而達到問得巧、問得精、問得有思考價值,還要讓學生明確質疑必須勤學善思、獨具創見、認真觀察、善于比較。
當然,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方法遠不止質疑問難這一種方法。但這是引導學生深入學好數學、培養數學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大家不妨在自己的教學中不斷去實踐總結,以期更好的為學生學好初中數學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