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令萬
(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天心鎮中心小學,江西 贛州 342100)
在小學數學階段,教學主要是由教師傳授學生數學的基礎運算規律以及固定問題的解答;高中數學階段則主要是由學生通過自身對知識的積累、理解和掌握,自主的去解決問題。初中數學作為小學數學和高中數學之間的橋梁,其教學重點便是幫助學生學會對知識進行鞏固思考,做到融會貫通。在這一階段,學生接收知識的情況至關重要,然而在學生接受知識的過程中,傾聽便是決定學生接收情況的一大因素。由此可見,如何提高初中生的傾聽能力是廣大初中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故本文將從以下三個方面針對如何提高中學生的傾聽水平進行分析,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傾聽能力,從而進行有效學習,茁壯成長。
首先,為了有效促進學生傾聽能力的發展,教師必須讓學生意識到傾聽的重要性,從而自發地去感受傾聽。初中生是一群剛剛經歷了小學階段的群體,其世界觀和道德觀尚未明確,他們并不懂得什么叫做傾聽,也不了解傾聽對于他們來說有多么重要。因此,初中教師應該時刻向學生傳達傾聽的重要性,教會學生如何傾聽。但是,傳達傾聽的重要性,不能只靠口頭進行教導,不能只是讓學生觀看一些具有傾聽教育作用的視頻,初中生涉世未深,并不能完全理解視頻所傳達的信息。因此,教師應該向學生舉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能夠更加清楚地知道何為傾聽,為何傾聽。
例如,在教師上課途中,同學B為了表現自己,不顧同學A言論,過分積極搶答問題。這時教師可以讓同學B先表達觀點,讓同學A安靜的傾聽,在傾聽后結合同學B的言論進行回答?;蛘呤且龑瑢WB進行換位思考,如果是自己的言論被其他同學打斷,會作何感想。通過教學中出現的這一實際情況,學生可以意識到傾聽在尊重了他人的同時,也可以使自己學到新的知識【1】。此外,就好比教師在進行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講述關于解方程的要點,之后再隨機進行提問,讓學生復述教師說過的話,這樣在之后的學習中,學生便會更加專注地傾聽教師講述的內容,意識到傾聽的重要性。
初中生還沒有完全從小學生的心境中脫離出來,大都浮躁好動,學習自覺性不強。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如果只是進行口頭教導是遠遠不夠的,教師應該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制定符合學生現狀的規則。比如在他人回答問題的時候,其他學生應該做到認真傾聽,不能打斷他人講話,等他人回答完畢后才能舉手回答。
例如,在教學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第四章《相交線與平行線》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以下圖形中具有幾對相交線和平行線。學生為了能夠回答正確,就一定會認真傾聽教師所說的話。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及時糾正學生的搶答習慣,鼓勵學生認真傾聽他人言論。
通過教師長期的進行鋪墊式提問,學生會在不知不覺中養成認真傾聽的好習慣,認真傾聽課堂內容,認真傾聽他人講話。久而久之,學生不論是在數學學習方面還是在人際交往方面都會受益匪淺。
為了使初中生能夠具備強大的數學知識儲備,初中數學的教學內容十分繁重,其內容也十分枯燥,讓學生提不起興趣。雖然學科知識是固定的,無法改變,但教師確是可以變通的。試想,學習內容本就枯燥難懂了,教師如果再采取生硬的,機械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學生會有多頭疼。因此,在遇到枯燥難懂的數學知識時,教師應采取有趣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傾聽的興趣,從而達到有效學習的目的。
例如,在教學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第一章《勾股定理》時,教師可以通過幻燈片展示的方式,展示三角形之間的勾股關系,用通俗易懂,幽默風趣的教學語言,吸引學生傾聽,再結合生活實例,讓學生產生共鳴,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此外,在教學與幾何有關的數學內容時,教師可以運用數形結合的思想,用生動的圖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圖形與教學內容相結合,使枯燥的課堂充滿活力,使教學結果事半功倍【2】。
傾聽除了聽之外還涵括了思考,兩者既是初中生在進行課程學習時不可或缺的部分,又是初中生在進行人際交往時的敲門磚。通過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學生的學習效率和道德品質都會得到很大改善,最重要的是,學生能在傾聽中學會成長。讓學生意識到傾聽的重要性是培養學生傾聽習慣的先決條件,傾聽習慣是學生做到認真傾聽,高效學習的基礎。因此,為了促使學生高效學習,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注重學生傾聽能力的培養,從而促進學生數學思維和身心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