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娜
(貴州省六盤水市鐘山區第二十二小學,貴州 六盤水 553000)
《英語課程標準》進一步強調教學應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盡量真實的語言情境,組織具有交際意義的語言實踐活動。在教學中把新理念小組合作學習推向課堂班級層面,從而激發了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釋放了學生的學習潛能。“中國好課堂”課改項目——小組合作學習,于2017年秋季學期進入我校,課改的教育理念鋪滿了整個校園,合作學習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互助學習機會,小組合作學習要求學生能具備良好的傾聽能力于習慣,善于并自覺地傾聽。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聽、說、認讀、寫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聽的能力位于綜合能力之首,學生具備良好的聽能力,其他語言學習能力得到對應的發展,聽的能力在語言學習中占據的重要作用,在語言的學習中,只有語言的輸入,聽、說能力的訓練,才有語言的輸出,讀、寫能力的訓練。
傾聽是一種能力。小學英語課堂節奏歡快,教學互動環節、游戲環節較多,任務型教學模式,加上小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濃厚,天生好動愛模仿、自控能力較差、注意力不集中等兒童的發展特點,他們在課堂上就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專注于互動活動,沒有良好的傾聽習慣。在我的英語課堂上我發現學生沒有傾聽習慣表現在這些方面:1.當一個學生的發言時,才發言一兩句或發言到一半時,旁邊的學生卻一邊高高地舉起了手并站立在自己的座位上,一邊大聲嚷到:“老師,我來,我來……”2.課堂上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同學說過的答案、觀點,第二個同學補充時又與前面的同學一模一樣。3.有的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自己與課堂無動于衷,游離在課堂外,對他進行問題提問,卻連老師說什么問題都不知道。也許我們會簡單的用“沒有專心聽講,注意力不集中”這些語句概括這樣的現象,歸根是學生們不喜歡傾聽,不善于傾聽,不會傾聽。
在學校,教師是學生學習生活的榜樣,教師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的感染著每一位學生,我們能從學生的學習習慣看得出教師的影子,教師作為教書育人的傳遞者,除了將課本知識傳授給學生,更是學生思想靈魂的鑄造師,對學生進行著學習觀、人生觀的熏陶。在教學中教師應身正為范,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學習榜樣,優秀的教師也是一位優秀的傾聽者,學生發言時,教師應率先專心傾聽,無論是優等生還是學困生,不能帶著有色眼鏡進行傾聽,平等對待每一位發言的學生;在學生發言過程中,不論學生發言流利或吞吞吐吐,教師應耐心地傾聽學生的發言,不應中途打斷或學生發言不正確立即制止。有時我們老師會有這樣的表現,在學生發言的時候,可能是出于想給發言者一些鼓勵和勇氣,會不經意間走近他,但這樣的不經意也會造成學生在無形中形成我的發言只是說給老師聽的心理,所以有些時候我們不妨站得遠遠的,用期待的目光,帶著朋友般的熱情和期盼,傾聽孩子們的傾訴,做學生忠實的聽眾,這樣老師與學生的距離比較遠,他自然也就會大聲發言,久而久之發言聲音就更自信了。教師的傾聽不僅能讓教師對學生的認知水平做到心中有數,因材施教,調整自己的教學進度與環節,也是對學生人格的一種尊重,同時樹立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與膽量,讓學生在在發言中鍛煉自己的膽量,此時,教師只需站在學生的一旁,靜靜地聆聽著學生的發言,這也給班級里的其他同學做出了傾聽的模范。
在英語課堂的小組合作中,一開始嘗試讓學生進行合作發言時,可謂是群龍無首,組內成員發言隨意,發言正確性低,組外其他小組成員發言沒有規矩一盤散沙,還將教師的英語教學課堂弄得沒法開展下去,剛開始的小組發言是失敗的,更別提傾聽了,連影子都找不到,出現這樣的課堂狀況,課堂小組合作學習以失敗告一段落。經過反復的琢磨與實驗,教師在自己與學生之間尋找失敗的原因,教師在合作學習中沒有正確的指導和規范發言的行為。
在課堂中要求學生每一分鐘都聚精會神是不科學的,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只能維持15至20分鐘,在不同的情境和環境中學生的注意力保持時長也會發生變化,那么要想讓學生在每節英語課中保持良好的聽課效率,要求教師合理科學地設計教學環節,教學設計環節形式新穎多樣化,教學活動適合學生的身心發展,教師提升教學魅力、吸引學生注意力,更長時間的抓住學生注意力,這需要教師在設計教學時下功夫。
小學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中少不了小組評價,有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正確的評價學生,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方法之一,用時還能克制住學生的不恰當的發言行為,培養了學生自信心、上進心、合作能力、抑制住不規范行為。在評價過程中,教師應做到賞罰分明并公平。在傾聽的過程中正確的評價離不開賞罰分明,對于表現優異的學生給予相應小組的加分,發言正確學生小組加一分,質疑、評價或補充有效的學生小組加上一分,沒有認真傾聽的個人或小組,教師提問與發言者么內容相關的問題,不能正確作答的個人或小組按人數扣除小組相應的分數,一人一次扣一分,通過加分與扣分評價小組傾聽的有效性,積極地鼓勵了學生在課堂任何環節都要管理好自己進行有、有效的傾聽。
有效的傾聽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前提,我們需要將靜悄悄的課堂還給學生,需要將寧靜的課堂改革貫穿每一個教學環節,教師的不斷努力與學生的不斷進取,這場靜悄悄的革命會在教育教學越走越寬、越走越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