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敏
(濟南市濟陽區孫耿街道辦事處中心小學,山東 濟南 250000)
美術教學是公認的能夠有效培養小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基礎學科,然而部分地區的美術教育過于注重美術的技能訓練,這偏離了當代素質教育的目標。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逐漸深入,以往的應試教育模式已經滿足不了學生對美術教育的需求,現代美術教育注重培養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尤其是美術的創新能力。而所謂的創新思維是指思維的獨創性,要求思維活動本身具有創新精神。美術的創新思維包括思維靈活性,思維敏捷性,思維流暢性以及思維的新穎性。因此,美術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該善于引導,采用多媒體等新興教學手段著重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小學生年紀小,活潑好動,難以集中注意力,處于孩童時期思維最為活躍的階段,不以成年人約定俗成的方式思考問題是小學生的突出特點,每個學生擁有自己獨特的思維邏輯,對于生硬刻板的教學方式難以接受。小學生具有豐富的內心世界,因此,在該時期通過美術教育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針對我國的青少年,尤其從小學生教育策略分析,我國在創新性教學方面的研究還不夠細致和全面,同時,過去的應試教育,使得教師的授課方式過于生硬和強制,美術創新意識的培養更是并沒有被真正的普及。在過去美術教育中,部分美術教師一味追求成績,往往令學生以死記硬背的方式學習知識,孩子的想象力被抹殺,這對于美術創新教育來講是嚴重的傷害,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美術創新思維逐漸被重視,但普及力度仍然不夠全面。因此為改善這一問題,有效的策略的實施顯得至關重要。
小學美術創新思維的培養,對于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質至關重要。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首先要鍛煉小學生的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培養他們質疑問題,自主探索的習慣。美術繪畫,創新思維是塑造優良作品的基礎,因而學生只有自己觀察,思考,創作,讓學生本身成為創造的主體,才能正確的樹立小學生的美術創新思維。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產品帶來的便利條件深入我們的學習和生活,而新媒體教學逐漸成為了目前教學的主流?,F代化的美術教學手段可以豐富美術教學的課堂內容,啟發小學生獲得充沛的創作靈感。多媒體技術可以使學生通過多媒體觀看豐富多彩的美術作品,認識并了解不同風格,不同領域的美術作品,學生在課堂上通過所見的美術作品,互相討論,從而活躍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學生通過欣賞美術作品中獲得創作靈感,防止被固有模式所束縛。通過新媒體的輔助,將傳統美術教學模式立體化,豐富化,更加有利于小學生對于美術的接受和學習。
小學生年紀小,他們的生活閱歷不夠豐富。對于小學學生來講,他們對認識了解知識的途徑主要來源于大自然和豐富多彩的社會活動,尚且停留在感性階段。所以,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通過創造多變的外部環境激發小學生的美術創新意識。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小學生集體郊游,讓他們有機會與大自然親密接觸,感受自然環境的多姿多彩;可以讓小學生細心觀察花鳥魚蟲,簡單勾勒他們認識的自然環境;再通過召開主題為自然美術討論的班會,與學生集體探討所見的美好事物,讓學生相互討論,積極發言,展現出各自的美術作品,教師再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鼓勵小學生創新創作。從而激發小學生的美術想象力,為培養小學生的美術創新思維打下扎實的基礎。
小學美術創新能力的培養應該以小學生為主體,要根據學生本身的性格特點,因材施教。小學好奇心強,活潑好動,游戲是他們較為喜歡的活動。采用游戲化教學方法,寓學于樂。比如,在課堂上,利用“轉轉盤”的方式,讓學生抽取美術藝術品進行評價分析。這種教學方式既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總之,小學階段是美術教育中創新思維能力的重要階段,在培養過程中要注重小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就需要教師們根據所教學生的性格特點,因材施教,鍛煉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學生獨立自主的發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同時,教師要不斷的學習新科技教學,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技巧,首先使自己擁有創新思維的能力,繼而言傳身教的影響學生。激發小學生美術創新的主觀能動性,鍛煉他們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