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園園
(南昌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江西 南昌 330031)
傳統媒體在與數字媒體相互滲透的過程中,其扮演的角色不斷發生變化,以往播出機構的位置被其他媒介所取代,在媒介融合的新形式下,傳統媒介只能從自身尋找優勢即內容生產方面的優勢。傳統媒介在利用傳統生產能量的同時還要根據自身發展特點不斷延長產業鏈,在信息時代的環境下,傳統媒體通過數字媒體、互聯網媒體、戶外終端媒體,構建了一個全新的媒體結構,在拓展新的生存空間的同時提高自身的競爭力。
隨著電子技術的深入發展,報紙作為一種紙質媒介日益走向衰落,但是它的內容與思想觀念將會一直延續,因此,我們應該積極利用報業轉型的大好時機,加快自我建設的步伐。以互聯網文化為切入點,以薄利多銷為經營的策略,發展網絡文化的影響力,強力推進對手機網絡等新媒體的大量投入,加快創新,爭取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大河網成立于1998年9月,是河南唯一一個重點新聞網站,擁有大河新聞、大河論壇、河南手機報、河南日報焦點網談、大河多媒體信息港、大河博客等六大傳播平臺,同時承辦河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設有新聞、國際、校園、旅行等多個頻道,是省內外網民認識河南、了解河南、關心河南的主要窗口,并在北美、澳大利亞、日韓、東南亞等地區擁有廣泛的受眾和影響力,其總訪問量及媒體影響力已居全國省級新聞門戶網站前列,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已成為河南省對外宣傳的新陣地、新窗口,是“河南通向世界的高速公路,世界了解河南的百科全書”。在大河報的頁面上,讀者可以點擊網址進入到河南日報、河南商報、大河報等電子版頁面。及時、方便、快捷是網絡新聞最大的特點,在網民對網絡應用使用率的統計中,網絡新聞的觀看率位居第三,由此可見,中國網民大多傾向于從網絡獲取新聞信息,中國網絡新聞的發展程度不亞于世界上網絡普及率高的一些國家。
手機被稱為第五媒體,是一種便于攜帶的移動終端設備,相對于其他媒介來說,手機在日常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手機用戶的數量遠遠超過全國日報發行量和互聯網使用人數,針對其目前發展狀況而言,前景十分廣闊并且呈現多元化,手機不但可以擁有報紙、廣播、電視的功能,還可以充分展現受眾的個性化需求。手機的便攜性使它可以隨時接收信息,大大縮短了受眾的時間成本。
2006年5月15日,由河南日報報業集團與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河南有限公司聯合推出的《河南手機報》誕生,《河南手機報》是一個以手機為平臺的新聞類信息產品,它主要關注河南要聞和便民資訊等新聞內容,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將編輯好的信息發送給訂閱者,受眾可以快速了解當天的重大新聞事件,《河南手機報》日益成為河南日報報業集團發展自身優勢的強有力支柱。[1]
戶外閱報欄不僅是宣傳精神文明的重要窗口,還是黨進行輿論宣傳的重要陣地,它不僅形成了紙媒新聞的二次傳播,還豐富了大眾的精神世界。隨著新媒體的興起,戶外閱報欄的缺陷日益明顯,并逐漸被淘汰,逐漸取而代之的是集電子報、視頻新聞、信息檢索等多種功能于一身的電子閱報欄。
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在整個省內投放多座黨報閱報欄,閱報欄是一公益載體,在技術上采用了國內先進的滾動式畫面技術,以便利多樣的途徑讓受眾獲取信息,不僅提高了受眾對時政的關注度,還增強了廣告效應,吸引更多的廣告商在戶外閱報欄投放廣告。2007年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創辦新型多媒體信息港,新型多媒體信息港是一個集戶外發布、網頁瀏覽、視頻直播于一體的信息發布平臺,真正意義上實現了電視新聞戶外直播化和戶外廣告動態化,是戶外媒體由單一走向多樣化的過渡。
微博具有社會性、開放性、互動性等特征,日益成為網絡應用的主流形式。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14年,僅在新浪網上開通微博的報刊、雜志、電臺等媒體就有5000多家。
2013年2月28日,作為河南官方報紙的《河南日報》官方微博正式開通,秉承“時代高度,中原向導”的理念,在探索運用微博的同時努力實現對民生體貼入微的關懷,為發揚中原風采積極做貢獻。2013年6月18日,河南日報報業集團騰訊微博正式運行,成為全國首家省級黨報微博發布廳。在進行黨的廉政建設的同時利用微博的互動特點積極與市民進行交流,關注民生,這一做法提高了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更增加了其微博的粉絲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