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悅悅
(吉林廣播電視臺,吉林 長春 130000)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信息的傳播速度加快,用戶隨時隨地、每時每刻都能夠接收到來自各地的信息。傳統的報刊、廣播還有電視已經無法滿足用戶對于信息的需求,傳統媒體的受眾在不斷的下降,收視率堪憂。因此,傳統媒體不得不做出調整和改變,以適應時代的發展。傳統媒體編輯記者也應該做出改變,正確的看待和運用新媒體技術,借助新媒體技術促進行業的發展和自我的提升。
新媒體指的是不同于傳統新聞傳播媒介的一種新興信息傳播渠道,傳統的新聞傳播媒介主要有報紙、廣播、電視等,這些傳播媒介都能夠向人們來傳播信息,但是,新媒體的出現,在傳統媒體的基礎上,提高了信息的傳播速度和傳播效率,用戶的參與性也得到提升,成為當下比較流行的傳播媒介[1]。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將信息傳遞給觀眾,且觀眾能夠及時的參與到事件當中,并且及時的做出評論。另外,信息的傳遞也打破了時間和地域的限制,用戶可以隨時隨地、每時每刻運用手機、電腦等來瀏覽信息,獲取資訊。這是新媒體同傳統媒體的根本區別,同樣也是新媒體的優勢。
新媒體對于現代社會的影響體現在各個方面,首先,轉變了人們傳統的觀念,人們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都運用新媒體來學習和了解了自己需要和感興趣的內容;其次,企業也通過新媒體進行企業的宣傳,其影響力也通過新媒體在逐漸的擴大;國家和政府也通過新媒體來進行政策和思想的宣傳,拉近了同人們之間的距離……對于社會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傳統媒體編輯記者應該辯證的看待新媒體傳播,應該意識到新媒體給時代帶來的便利,但是同時也帶來了很多的問題。由于新媒體時代,人人都能夠參與到信息和新聞的制作和發布環節,因此就給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機,虛假的信息圍繞著我們的生活。這是目前我們所面臨的一個嚴重的問題,這樣難以保證信息的準確性。所以,傳統媒體編輯記者應該做的是面對新媒體時代各項視為的發展,保持清醒的頭腦,運用正確的眼光來看待問題,思考如何能夠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和對信息的辨別能力還有編輯能力,意識到新媒體時代信息發展的必然性,來辯證的看待新媒體傳播[2]。
其次,傳統媒體編輯記者在這一時代背景下,應該居安思危,意識到新媒體時代的發展變化,傳統媒體所面臨的競爭壓力正在逐漸的提升,若是傳統媒體編輯記者還是不做出相應的職業調整,那么就會被時代所淘汰。所以需要傳統媒體編輯記者具有憂患意識,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自身節目的吸引力。另外,對于新媒體的缺點還有安全隱患等,應該用正確的眼光來看待,有優點也必然有隱患,這是新媒體發展的必然趨勢。傳統媒體編輯記者在這里應該做的是尋求積極有效的解決方式,提升自身的素質。
首先,應該充分的借助新媒體這一平臺,來發掘新聞信息。由于傳統的媒體在進行節目的播放時,都是定時定點,同新媒體相比,不具有時間上的優勢,尤其是對于一些新聞類的節目來說,更缺乏競爭的優勢。所以,這就需要發揮傳統媒體編輯記者的作用,另辟蹊徑,提前的來接一些重要新聞的真實可靠性,還有觀眾對其的關注程度,在海量的新聞中選取比較有意義的新聞,并且將它們串聯起來,通過后期的加工,產生更加優秀的新聞。另外,也可以運用新媒體來推送自身所掌握的一些新聞,一些沒有時間觀看傳統媒體的用戶就可以通過新媒體來進行新聞的瀏覽,提升了傳統媒體編輯記者的職業競爭力。像傳統的報紙媒體《人民日報》,其在發展的過程中,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在網絡平臺上開放了電子版報紙,并且還擁有微信公眾號和微博平臺,用戶可以利用新媒體來進行信息的接收。另外還能夠通過新媒體進行信息的點評,其各項創新的做法使其擁有了更為深厚的用戶基礎[3]。
其次,需要傳統媒體編輯記者在新媒體時代,堅守職業操守還有職業道德。由于新媒體時代,虛假信息層出不窮,這就需要傳統媒體編輯記者提升自身對于信息的基本辨別能力,堅守職業道德,辨別虛假信息。在進行信息的編輯工作時,不夸大其詞,為博人眼球添油加醋,使得信息的真實性得不到保障,這些行為都是不應該有的。傳統媒體編輯記者承擔著傳播正確資訊的責任和義務,在進行信息的編輯過程中,應該注重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正確的反應客觀現實。
綜上所述,新媒體的傳播速度和方式都在發生著改變,這也成為新媒體時代的一個必然發展趨勢,在這一背景下,傳統媒體編輯記者應該辯證的對待新媒體技術,并且正確的運用新媒體傳播,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適應社會和時代的發展腳步,為觀眾帶來更多真實可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