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進
(山東科達基建有限公司,山東 東營 257091)
一般來講,建筑工程項目管理成本控制包括:成本預測、成本決策、成本計劃、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建筑工程中建筑安裝工程費用項目組成包括分部分項工程費、措施項目費、其他項目費、稅金等,項目管理應綜合考慮資金成本、管理成本和項目建造成本。
1.有利于提高成本管控能力。建筑工程項目管理期間,成本管理內容尤為關鍵,要想從整體上提高建筑工程項目質量,務必做好各環節成本控制工作,盡可能擴大建筑企業經濟利潤空間,取得建筑工程項目優質、高效、低成本管理目的。
2.有利于增加建筑企業經濟效益。建筑企業發展以盈利為目的,為取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融合的良好效果,務必將成本控制工作落實于過程。在此期間,應優化工程項目管理程序,全面規范施工行為,確保施工任務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促進施工企業經濟效益持續增加。
當前,我國的施工項目經理部有這樣一種現象,就是項目中的人員工作分工異常清晰,技術人員只負責技術和質量、材料人員只負責采購材料和驗收工作、工程人員只負責生產和督促工程進度。分工明確,但是忽略了項目成本管理是需要全員參與的一種控制和管理的方法,整個項目的效益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來得到的。技術人員為了保證工程質量選用可行但是不經濟的施工方案,必然會給企業帶來額外的經濟負擔;材料人員只負責采購高品質材料,即使是材料沒有一點浪費但是卻加大了成本。
質量成本主要是內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質量檢驗成本、質量預防成本。企業在保障高施工質量的同時就會引起成本的變化,但是不能說成本和質量是對立的關系。長時間以來,我國的施工企業普遍缺少質量成本的辯證統一認識,習慣于重視工程質量,對成本的關注就很少,為了片面的提升工程質量而花費不必要的質量成本,導致企業的經濟效益不高,企業不能夠積累足夠的資金。恰恰相反的是,工程項目經理部門只是單純的為保障經濟效益忽視了工程的質量,這樣很有可能增加企業因為沒有達到合同標準而付出的額外質量成本,到頭來賠了夫人又折兵。
結合產品和市場,以造價計算和成本分析為基礎、以目標管理為方法、以技術管理為保障、以產品價值的實現為目標、以標準化合同文本與流程化管理為核心、以工程量清單為計價模式、以項目營銷定位與技術管理為依托、以發掘和創造價值為發展方向,開展全過程成本管理工作。
意識對行為有關鍵性影響,同理,建筑行業成本管理意識對管理行為有引導作用,建筑行業從業者樹立正確的成本管理意識,并提高工作責任感,以此規范成本管理行為,確保建筑行業各環節落實成本管理工作。在此期間,建筑行業應組織系統化培訓,聘請成本管理經驗豐富的教師具體指導,教師通過建筑案例講解的方式,豐富員工成本管理經驗,進而成本管理工作開展時,員工能夠嚴格按照相關制度和規范執行成本管理行為,真正實現成本精細化管控目的。并將成本工作落實到個人身上,這樣才能使成本管理有據可依,起到良好的作用。建筑工程項目管理者和員工成本管理意識強化后,會自然規范成本管理行為,并完善成本管理體制,確保成本管理工作系統化、規范化推進。
施工材料成本控制應當從如下幾方面工作著手:
①根據工程設計圖紙確定材料規格型號、尺寸等,確保材料配置質量符合實際施工要求。同時,嚴格控制材料使用量,避免過度浪費;
②在采購原材料時,優先選擇性價比高且運費低廉的施工材料。此外,根據工程設計標準要求,調整施工材料規格與使用量。結合施工項目的工程概況、設計圖紙、現場踏勘及相關技術規范等制定招標文件,綜合對比分析各個材料供貨單位的報價,兼顧材料質量與施工成本;
首先,建立職權責融合的成本管理體系,秉持民主管理標準,強化成本內部管理。項目經理部作為項目成本管理的核心機構,應該全面擔任成本管理工作,施工人員作為工程項目的執行者,更要注重成本管理在其中發揮的作用,從企業上下,形成良好的成本管理格局,賦予相應權限,全面履行自身職責。其次,完善成本管理體系。要想保證成本管理工作順利開展,就要結合成本管理需求,強化成本管理體系,在成本管理體系的引導下,保證成本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據可依。搭建項目實施過程的動態成本管控體系,建立成本管控預警機制。通過施工圖預算、投標預算、施工預算,及施工圖預算與施工預算對比、投標預算與施工預算對比的方式(即三算兩比)找到成本管控的重點項目,通過動態成本數據分析,監控項目實際成本與目標成本執行情況,推動項目目標成本的編制及執行,參與項目目標成本管理的項目管理、招標管理、物資管理、財務管理、資金管理、行政人事管理等的各項工作。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建筑企業得到了穩定發展,在此過程中,企業在掌握發展機遇的同時,也會面臨嚴峻競爭。企業為了能夠在市場競爭中穩定發展,獲取理想的效益,就要結合實際情況,做好建筑工程項目管理工作,加強成本管理,減少工程成本投放,讓企業取得更高效益,從而促進建筑企業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