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禮
(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惠州惠城供電局汝湖供電所,廣東 惠州 516000)
隨著迅速發展的科學技術,竊電手段出現了各種方式,也逐漸朝著科技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供電企業的反竊電工作無法僅僅依賴反竊電手段與傳統的反竊電設施,應當隨著不斷變化的工作對象積極更新,迅速提高反竊電水平。通過本文的研究,具體利用大數據模式解決反竊電工作難題,期望能夠改善供電企業反竊電現狀,提高反竊電工作效率。
電力作為虛擬商品,與常規實質商品不同,實質商品可以通過統計、監控進行有效數據管理,但虛擬商品的無形導致其管理難度較難,只能由用電量的統計使用記錄代表,再加上常規的基礎監測設備已經不能將竊電數量準確體現出來,這就為竊電違法人員創造了條件。他們為了減少電表上的使用量數值,開始利用各種技術進行竊電,損害了供電企業的利益,當用戶使用電量與供電企業提供的電量差異值過大時,供電企業會將線路老化或過度使用導致其損壞為首要差異值過大原因,但供電企業無法判斷線路損壞的電量值,導致竊電違法人員的猖獗。
在眾多供電企業中,大量的反竊電檢查人員都存在經驗不足的現象。在實際的用電檢查過程中,很多工作人員都缺乏反竊電意識,所以面對竊電行為時,尤其是一些臨時性的,無法及時采用反竊電措施。除此之外,即便工作人員發現了竊電行為,由于其缺乏收集相關竊電現象證據的經驗,所以無法真正對竊電人員進行嚴厲打擊。
稽查人員作為電力企業的員工,只能行使維護供電、用電安全的管理權和檢查權,對竊電行為進行檢查和制止,并不具備行政處罰權,所以在開展稽查的過程中,即便發現了竊電行為,也不能在第一時間依法處理。其次供電企業檢查人員必須要持有《營銷稽查證》才能夠入戶檢查,但是客戶往往會通過各種各樣的理由來拒絕檢查人員入戶檢查,這樣就會延誤檢查時效性,從而錯失良機。
在供電企業的實際管理工作中,想要增加反竊電檢察的管理效率,就必須要以電力營銷大數據為參考數據,以線路的特征、電量消耗的特點及電量使用大小為基礎對電量進行分類。這項分類工作開展的過程中,管理人員先要掌握用電線路的具體特征,雖然用戶在同一線路中使用電量,但各位置的干擾因素不同,所以電流負載出現的現象也不同。當這種情況發生時,管理人員可以根據用戶系統使用量數據與現階段使用電量進行對比,出現差值較大的用戶具有較大的竊電嫌疑,再進行具體分析觀察,就可以準確找出竊電違法人員。利用這種方法可以有效排除其他造成用電大的非人為原因,遵循實際情況,合理劃分用電負載層次,還可以改善客觀因素。居民生活用電量就是居民負載電量,公司企業的用電量就是商業負載電量,城市建設中的其他用電量就是其他負載電量,這種科學的劃分,可以幫助供電企業更加明細化電流負載量,增加供電企業的供電安全。所以,供電企業要實時關注用戶的電量使用程度,對于居民用電量較大的用戶可以為其建立“專線”,提高其基礎電量供給率;對于居民供電量平均的用戶也可以為其增加“專線”,但需要注意的是,專線供電標準要以平均用電量的35%-200%作為基礎,還可以為用電量較小的用戶建立一條“專線”。
在已有數據的基礎上,還要進一步加強對用電量數據的分析與統計。通過科學合理的分析后,就可以找到數據中存在的問題。首先要對數據進行歸一化處理,便于對電量數據進行分析和統計。歸一化處理是一種科學合理的方式,包括min-max 和Z-score,可采用第一種標準化法,使電量數據的分析與統計更加準確。min-max 的公式是X=(x-min)/(max-min)。其中,X 表示歸一化后的數值,x 表示為某一時間段的實際數值,min 表示數據中的最小負荷數值,max 表示數據中的最大負荷數值。根據該公式就可以對數據進行計算和統計,得出數據的變化率,再進一步確定用戶的平均用電量。采用該種算法可以排除多余的干擾,使數據統計更加精確。此外,還要對概率進行計算。先將計算出的總體用戶平均用電量與標準差確定后,再通過正態分布表達出正負荷的變化規律,計算出平均用電量和標準差中所有的概率,這樣就可以將所得出的函數用于分析用戶的用電行為。函數可以展現用電量的變化,如果某一用戶的變化較大,就要鎖定目標,對其進行進一步分析。分析時,可采用橫向分析與縱向分析,注意搜集證據,從而獲得準確的結論。
在反竊電工作中,注重有效的偵查,營銷稽查系統在這一背景下應運而生。應用越來越廣泛。營銷稽查系統的工作原理是:對用戶進行復核預算和用電的分析,對用電用戶所有的業務進行稽查,依靠現代通信技術和現代化的信息手段,對用電用戶實施24 小時的實時監控,能夠隨時發現竊電行為。
隨著電力資源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人們對電力的需求也越來越多,電力系統的重要性也逐漸凸顯。但是在電力營銷過程中卻存在著很多不好的現象,例如竊電現象,就對社會造成了極壞的影響。隨著電力部門整治力度的加大,營銷稽查監控系統的廣泛使用,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竊電行為,減少了一部分國家資源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