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永華 候敬修
(河南省萬通阜康建筑有限公司,河南 周口 461300)
經濟的飛速提升加速了城市發展的腳步,而房屋建筑作為反映城市發展變化與人們生活質量最重要的外在表現,一直以來都備受關注。隨著生活條件的提升,人們對于建筑的要求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在房屋質量、房屋功能以及居住舒適度等多個方面都有了更多的需求[1]。為此,施工單位在保證施工進度的前提下,保證施工質量與房屋功能性就成為了當下施工單位應重點關注的問題,以致于施工單位需要結合工程實際情況改變傳統的施工手段、設計方案以及材料運輸等環節,保證使用科學合理的混凝土施工方法是提升房屋質量、滿足人們對建筑需求的重要基礎。
為了滿足居民對于房屋的需求并提升房屋質量,相關技術管理規定也做出了相應改變。以主樓基礎底板為例,應采用60d 的標養強度值,從而有效降低水泥水化熱度避免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地板或墻壁出現裂隙。另外,應尤其注意混凝土的混合配比環節,需要施工單位嚴格按照技術規定配比混凝土并對其進行二次核算,并以相應的驗算結果為依據反映出混凝土的配比符合房屋建筑施工的基本要求,工程收縮應力應大于或等于混凝土本身的抗拉強度[2]。為了實現這一效果,應盡量降低混凝土水化熱溫升值以及入模溫度等,并注意在發現偏差時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質從而提升混凝土的抗拉強度。
首先,施工單位應嚴格按照設計圖紙的要求進行原材料與材料配比控制環節,為了避免出現材料質量問題影響整體施工質量,混凝土選擇時應具有生產能力與銷售資質的供應商。若是僅僅一家供應商并不能在短時間內保證供貨數量與質量,可以考慮選擇多家共同供貨,但在選擇供貨商前應確定外加劑廠家、配合比、混凝土入模溫度以及水泥廠家,從而保證混凝土材料具有一致性的特點。這樣的混凝土材料在使用時由于自身特性能夠最大程度的降低內部溫度差,避免離散性過高影響施工效果。具體的水灰配比應結合工程實際情況確定,一般為0.4 至0.5,并要控制砂率在百分之四十左右;其次是應確定混凝土材料不僅要符合行業標準,施工核驗人員還要進行抽檢,最大程度的保證材料質量;第三是選擇符合技術要求規定的水化熱標準的水泥,降低水泥自身熱量[3];第四是在選擇粗細骨料時要嚴格依據技術要求確定粗細骨料指標,盡量減少含泥量;第五是選擇緩凝型減水劑作為混凝土外摻劑,達到控制混凝土溫升峰值的目的。
混凝土施工方法應結合現場實際情況確定,以澆筑底板為例,應保證其厚度從而確保房屋建筑具有良好的穩定性。為此,應控制混凝土水熱化并將主樓鋼柱埋在底板下,這就要求安裝與連接環節不能出現位置偏差,需要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并在完成后進行測量,避免出現質量問題。在選用澆筑方法時應注意結合施工單位、監理單位以及設計單位三方意見,以最大程度發揮澆筑法的優勢從而提升房屋建設質量。
澆筑前應確保現場人員充足、設備功能正常并保證施工現場的安全。同時,應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方案,避免工作技術的銜接與技術交底工作出現問題影響到后續的澆筑過程[4]。另外,還需要注意氣溫對澆筑效果的影響,包括預埋管線、鋼筋、施工縫隙以及模板等都需要進行二次核驗,確保澆筑環節符合澆筑標準以達到施工效果。
首先是保證混凝土攪拌的均勻性與均勻性,混凝土特性決定了整體的澆筑效果,應在材料到達施工現場后立即進行澆筑并要保證澆筑厚度;其次是在分層澆筑方法下注意澆筑各個環節的協調一致,由部分到整體科學合理的推進,保證混凝土澆筑的連續性避免出現“冷縫”;第三是注意澆筑溫度,應始終高于臨界值但不應超過28 攝氏度,防止建筑出現龜裂。
綜上所述,在房屋建筑施工前,應重點注意混凝土材料配比與澆筑環節,并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制定對應的管理方案,這樣才能發揮出混凝土材料的澆筑優勢。同時,技術人員與管理人員應充分了解房屋建筑的情況,科學合理的對施工方案進行細微調整有助于提升施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