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宏 孫一康
(河北省交通建設監理咨詢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莊 050000)
城市化建設不斷的向前推進發展,公路,橋梁,隧道工程建設數量也越來越多,問題也就都跟著顯示了出來,質量是一個工程的重中之重,它引起了各界的關注和重視。在工程建設中,公路,橋梁,隧道需要橫穿山水等一些地勢,所以施工會受到這些外部自然環境的影響,假如沒有更好的措施跟方法,我們后邊的施工跟運營也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就公路橋梁隧道工程施工中灌漿法加固技術的應用進行闡述。
一個建筑的某個部位出現了裂縫跟空隙的時候,施工方會用漿液注入其中,填平裂縫,在其過程中要用液壓技術或者氣壓技術等施加一些壓力,在通過電化學原理,對橋梁起到一個加固的目的[1]。
公路橋梁隧道建設在具體施工時,并不是簡單的將水和混凝土等一些材料混合在一起鋪在路上就可以了,還需要一些相關的工作人員來計算和設計,才能正式的開始工程[2]。同理,在用灌漿加固技術之前也要做好前期準備工作,才能讓工程更順利的開展。首先要做的是灌漿加固的方案設計,要做好本項工作,工作人員需要對建筑工程有一個仔細的了解,比如說施工會受到哪些方面的影響,會遇到的問題,哪個部分比較簡單,哪個部分比較復雜,都要事先有個相應的設計方案,并根據實際的施工情況進行應對方案設計,這樣工人在施工過程中才能根據自己所處的環境進行合理有效的灌漿操作。其次在灌漿之前要檢查施工設備是否已經完善,比如說,灌漿時需要用到攪拌機和鉆孔等一些設備,這些都要提前準備好并對其予以詳細的檢查,防止故障的出現。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進行灌漿實驗,假如施工人員做好了上面說的所有準備而沒有對這些進行實驗,那么灌漿效果也就無從而知。再假如施工人員在不知道灌漿之后會出現什么效果的情況下就將灌漿技術進行特別大面積的使用,不僅不能保證它效果是好與否,而且會大大的影響施工質量,得不償失。
第一,在針對工程予以加固時,抗壓能力的相關模擬實驗必不可少,以此保證灌漿壓力能夠滿足相關標準和要求。如果施工過程中出現各類突發情況,還要及時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對現有壓力進行調整。通常來講,在對工程進行加固之前,要先對抗壓能力進行模擬實驗,確定灌漿的壓力是不是達標。假如施工當中遇到特殊情況,應及時對其進行調整。第二,在灌漿技術應用過程中,要對橋梁隧道工程縫隙大小予以確定,這也是確定后續灌漿量多少的重要基礎和前提。在應用灌漿技術中要先確認好工程裂縫的大小,從而確定需要灌漿量的多少。同時,還要確定好漿液的配料是不是充足,配料充足才能讓注入的漿液更牢固的填補縫隙。一般要比工程需要的漿液多出百分之20的量。第三,等灌漿完成以后要對此地段的承載力進行測試達到135kpa才算合格;淤泥地段達到90kpa;復合地基需要大于135kpa。第四,施工過程中根據實際的情況來確定灌漿口的深度和大小,深度在3.5到5.5之間最好,當漿口能吸收的漿料在0.6L/min時候,這也是灌漿工程全部完成的直接體現。
在實施灌漿工作時,工作人員應該提前分析出道路橋梁的工作流程[3]。據了解,主要有以下六個流程:第一,鉆孔工作;第二,漿液加進縫隙然后封口;第三,漿液充分的攪拌均勻;第四,灌入漿液;第五,等到漿液完全的凝固;第六,對灌漿口進行封堵。上述每個環節的質量把控都非常重要,是確保工程有序進行的保障。鉆孔過程中,一般采用90mm的鉆頭,以此預防鉆孔偏移情況的發生,一旦鉆頭遇到粉性的土質,要馬上用導管導入,并注意保護孔壁,使帶有粘性的土層固有的價值得到充分的發揮。漿管的放置以及它的封孔工作,要使用軟的橡皮質地的材質包裹起來,預防受到外力影響導致的漿液外流的現象發生。在實施灌漿時,對漿液材料要進行充分、均勻的攪拌,同時漿液中泥沙和煤灰以及水的混合比例也要予以合理控制。灌漿時要按先后順序來進行操作,一般是先澆灌上方,然后在澆灌下方,慢慢的注入漿液,直到漿液完全可以填充滿漿口就完成了灌漿操作。待到漿液已經凝固以后就可以封住灌漿口,一般漿液在半個小時左右就可以凝固[4]。最后環節是封口,值得一提的是,要保證封口密封措施一定是完好的,封口完成一小時后觀察封口有沒有出現向下沉的現象,如果有下沉現象,應該進行第二次的灌漿,這個時候要先將封孔重新打開在灌入適量的漿液進行補充。
綜上所述,現代生活中,公路是交通出行的最基礎的設施,在對其進行建設施工的時候,施工人員應該意識到灌漿加固技術對一個工程的重要性,它不僅能防止裂縫的擴大,還可以快速的提高工程的質量。所以工程在施工初期,工作人員必須先做好施工準備和建設,確保工程的質量,從而降低施工過程中有可能出現的一些問題,來保證建設出的公路橋梁,可以最大化的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