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芬

摘? ?要:黃瓜山當地農戶主要采取在本地或外地打工、經營農家樂或旅游商店、與旅游有關的其他行業工作,或直接在家從事農林業種養植、靠政府補助,或幾種生計方式結合在一起的模式。通過調研發現,農戶參與旅游程度不高,其中代家村、黃瓜山村、桃花島社區農戶參與旅游又各有特點。但當地農戶思想認識到位,一致認為旅游開發有利,支持當地旅游發展。他們都認為旅游帶給他們的是更加多樣性的生活狀態,都是有利的,只不過由于開發程度不一樣,有利影響感知程度不一樣而已。
關鍵詞:黃瓜山;農戶;影響感知
中圖分類號:F592.7;F327?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35-0113-02
一、農戶分類
通過對黃瓜山-衛星湖景區環線桃花島社區、代家店村、黃瓜山村的整體情況和生計概況了解,結合實地情況調研、與村內主要負責人的訪談,對村內生計的主要類型、農戶就業狀況和收入概況以及農戶參與旅游活動的情況等進行了整體的了解。
根據調研情況可知,當地農戶主要采取在本地或外地打工(主要是從事建筑行業、工廠上班或在外地當服務員、美容美發、銷售等)、經營農家樂或旅游商店、與旅游相關的其他行業工作(景區工作、景區農家樂里務工、路邊擺攤等),或直接在家從事農林業種植養殖(多種植梨、獼猴桃、草莓、生姜等經濟作物,多養殖雞、鴨、鴿子等家禽,基本不喂豬、牛)、靠政府補助(主要是退耕還林補助和旅游征地補助)這6種生計策略。也有幾種生計方式結合在一起的,比如,有的農戶家里年輕人在外務工,老人在家農林業種植養殖;有的農戶家里女性在農家樂或景區務工,男性勞動力在外務工,老人在家種植養殖等。本文根據研究區調查實際情況,并且借鑒以往農戶類型劃分成果,將黃瓜山-衛星湖景區環線地區農戶劃分為五種類型,即純旅游農戶、旅游務工型農戶、純務工戶、非旅游混合戶、純農戶。其中,純旅游戶即是家里成年勞動力從事旅游業,并且家庭收入全部來自于旅游收入。旅游務工戶即是家里有勞動力在本社區從事與旅游的工作(農家樂接待、農家樂服務員、景區上班等),家里勞動力可以全部從事旅游業,也可以有一部分人干其他行業,并且家庭收入有一部分是來自旅游。根據國家旅游局對旅游就業的最新規定,如果一個家庭收入有10%來自旅游業,那么對于4個人的家庭而言,就有0.4個旅游從業者。純務工戶即是家里成年勞動力均在外務工,務工職業不涉及旅游,主要是在建筑業、工廠等工作,家里收入全部來源于務工收入。非旅游混合戶即是家里沒有人從事旅游業,其他就業方式可選。純農戶即是家里人全都從事農林業種植養殖,收入也全部來源于此。在這里將純旅游型農戶、旅游務工型農戶劃分為旅游生計型農戶;純務工型農戶和非旅游類混合戶和純農戶定義為非旅游生計型農戶。
通過調研發現,農戶參與旅游程度不高,如表1所示。整個調研景區純旅游農戶占比15.7%,旅游務工戶15.7%。與旅游相關的農戶占比為31.4%,占比不到調研人群50%,其中代家村、黃瓜山村、桃花島社區農戶參與旅游況又各有特點。
代家店村農戶參與旅游度情況大致如下:在調查的代家村20家農戶中,有4家農戶家庭主要勞動力都在外務工,3家農戶經營農家樂,6戶中有人在農家樂中務工,務工時間也都是以天計算,按男性70元/天、女性60元/天(如果是工作一月,就按男性2 000元/月,女性1 700元/月)計算。其中農戶大部分都在外務工,從事旅游行業的農戶較少,務工的有在本區內的,也有在重慶市內的,較多的在外省務工,從事的行業大多是建筑業、電子元件制造業。該村農家樂基本上為外來資金進入,在調查中的四戶本地農戶自建農家樂,其標準化管理水平明顯低于外來資金管理的農家樂。
該村農戶對旅游開發的支持度均分為4.3分,處于比較支持的狀態。之所以沒有達到最支持的狀態,原因在于該村旅游資源較少,旅游開發處于剛起步的階段,經營旅游的大部分為外來資金,他們通過政府發展旅游征地,大量租用當地農戶土地,每年根據市價給農戶一定的糧食補貼,按田地800斤糧食/畝,土地600斤糧食/畝換算成資金補貼到戶。當地農戶土地大部分被征用,缺少土地且本地依靠旅游就業工資又很低,很多就外出務工,所以該地農戶對旅游發展影響感知也較弱。
黃瓜山村農戶參與旅游度情況大致如下:在調查的30家農戶中,其中12戶從事生態農業種植,3戶從事農家樂接待,1戶從事旅游特產超市,2家為普通餐館,主要面向當地人。12戶生態農業種植的農戶主要種植項目為梨樹、獼猴桃、草莓、香菇、生姜,這些種植的類目除了統一渠道對外銷售以外,還針對游客實行有償采摘,12戶中,有5戶通過游客采摘的收入占到了種植收入的20%左右。1戶沒有涉及家庭采摘。7家農戶老年人在家負責管理梨樹,年輕人外出務工。越往黃瓜山頂農戶栽種梨樹越多,每戶可達1 000多株,平均每顆梨樹產梨20—40斤,市價2.5元,每棵樹的管理成本11元,由此可估算,種1 000株梨農戶的收入年均可達39 000~89 000元。10戶農家樂接待規模都不太大,但都有自己特色,且經營收益還算不錯。兩家旅游特產超市也主要是售賣當地的農產品,如菇類、瓜果類,類目比較少。兩家普通餐館僅為當地村民服務,所以規模較小、規范化程度較低。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該村也有很多外來資金進入籌建的農家樂,但這些農家樂的發展對農戶自己經營的農家樂沒有太大的影響,一般外來資金進入的農家樂基本上的目標群體是公司企業或者高消費群體,農戶自建農家樂針對的是普通的散客,他們平分秋色,沒有太大的干擾,但整體來說該區農戶經濟收入較高。
桃花島社區農戶參與旅游度一般。在對桃花島社區的20家農戶調研中,其中5家在桃花島街道開小餐館、擺攤賣水果,主要針對群體為當地人。1戶家庭勞動力在外務工,9戶從事與旅游的工作,他們家庭勞動里主要在農家樂打工,4戶自己家開辦農家樂。還有一家農戶從事特種養殖,主要飼養鴿子。由于受衛星湖水域被確定為國家一級飲用水水域的影響,該社區沿湖200米以內都不能有餐飲相關的企業,所以該景區的餐飲企業數目驟減,原來在此經營的農戶都轉行或者去外地務工了。
二、農戶旅游影響感知
為了了解當地農戶的旅游影響感知,特別設計了農戶旅游影響感知這一類目,根據農戶的回答意見分為很同意、同意、不知道、不同意、很不同意五種,分別賦值為5、4、3、2、1。如果得分越接近5分,就證明該農戶對于旅游開發越支持,5分即是完全支持。通過問卷分析,從整體來看當地農戶對旅游開發的態度大部分都是支持的,除了幾戶由于旅游者為了觀賞照相隨意踩踏了家里種植的蔬菜而態度不太明確。其中代家店村被調查的農戶全部支持旅游開發,支持指數為4.3(支持指數滿分為5)。只不過由于旅游開發處于初級階段,農戶對旅游對他們的影響還沒有那么明顯,給他們帶來最明顯的感知是旅游開發改善了當地的交通等基礎設施,旅游開發征收了土地,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在外務工。黃瓜山村農戶全部支持旅游開發,支持指數為5。他們認為,旅游開發給他們帶來了實惠,無論是在基礎設施建設上還是經濟收入、生活水平提高方面,他們都能切實感受到旅游帶給他們的收益比以前未開發旅游、沒有搞生態農業旅游時要高得多。桃花島社區居民對旅游開發也是持支持態度,支持指數為4分。他們認為,旅游開發整體來說是好事,只不過就現在而言有些居民因為政府保護水源計劃不得不暫停經營,但從長遠而言都是造福百姓,所以他們的旅游開發態度雖然是支持,但沒那么強烈。
三、結論
通過對三個地區農戶對旅游發展的影響感知調查發現,在對本地旅游開發問題上,當地農戶思想認識到位,一致認為旅游開發有利,支持當地旅游發展。當被問及旅游是否加劇了本地居民的貧富分化程度時,農戶一致意見是否定的;當被問到旅游是否干擾他們生活、有無破壞本地風俗文化和生態環境時,當地農戶答案也非常一致,他們認為旅游帶給他們的是更加多樣性的生活狀態。可見,人們的感知都是有利的,只不過由于開發程度不一樣,有利影響感知程度不一樣而已。
雖然黃瓜山景區旅游開發還處于起步階段,但當地農戶對于旅游開發的認知正達到統一,都覺得應該進行旅游開發,而且旅游開發對其有百利而無一害。因此,今后實現怎樣的旅游開發讓當地農戶獲益更大將是未來要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