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
對于我國而言,農業的發展速度屬于我們國家基礎經濟建設發展的前提條件之一,我國農業在發展過程中顯現出來的能力可以作為我國糧食以及經濟發展的基礎,因此現階段我國農業在種植時使用的技術,屬于我國農產品與農副產品的銷量以及質量。在我國現階段的市場對農產品以及農副產品的品質要求開始逐漸提升,因此在這一階段出現的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得到了廣泛的認可以及相關的推廣。
1、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含義
綠色農業主要是指種植人員在開展種植時,為了可以對生態環境起到保護,開展的種植模式,這種種植方法符合現階段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需求。隨著時代的變遷與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國國民開始逐步的重視起綠色農業,因此使用綠色農業種植技術進行生產以及管控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好對生態環境進行保護。采用最適合的綠色田間管理方法,能夠提高現階段的經濟收益以及農作物的質量與產量。而對于綠色種植技術而言,主要是指為了能夠使種植出來的農作物可人們食用或者使用過程中,保證食用或者使用者身體健康使用的一種農業種植技術,這頂技術具有高收益以及低耗能的效果,并且還應該符合食用和使用的安全性要求。
2、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及有關措施推廣的重要性
(1)水稻綠色種植技術
第一,在播種前15~30 d,使用充分腐熟的培養肥對土壤補充養分,用肥量為6~10kg/m2,再施入硫酸鉀4.5g/m2、過硫酸鈣0.2kg/m2。將上述肥料均勻混入育秧苗床土壤中,混入深度為1.0~1.5m。育秧苗床可宜選用高廂式或茶盤式結構,采用高廂式結構時,要確保苗床床土平整,廂寬在1.5m左右,廂長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控制。
第二,播種前,要做好曬種及拌種工作,應選擇溫度較高、天氣晴朗的天氣進行曬種,曬種時應及時篩除干癟、瘦小、破損的劣質個體,晾曬1~3d;晾曬后,應使用稻種用沼液對水稻種子進行浸泡,浸泡時間為8~12h,浸泡后將水分濾干,1kg稻種中拌入0.5kg旱育保姆,拌種后即可進行播種。
第三,水稻的水肥管理,在進行水稻旱育秧作業時,還需要加強水肥管理。由于水稻旱育秧的秧苗植株具有矮狀的特點,其分蘗數量較多,因此移栽時應首先確保移栽區域土壤松軟、田地平整、地下水位較淺。移栽深度應以2~3cm為宜,植株密度為19萬~20萬窩/hm2。移栽區域應提前布置好底肥,底肥中施圈肥用量為1.8萬~2.0萬kg/hm2,尿素用量為220~250kg/hm2,氯化鉀用量為120~150kg/hm2,過磷酸鈣用量為800~900kg/hm2。
(2)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的重要性
首先,對綠色農業種植技術進行推廣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提升農業資源利用率,為了治理我國農業種植對生態環境的污染程度,我國不僅開始研發綠色生態技術,而且將其運用在種植過程中,綠色種植技術在我國農業中的應用對于現階段的環境污染起到了一定的緩解與改善的作用,并且還能夠提升土壤與肥料以及水資源等的利用程度,對綠色農業種植技術進行有效的推廣可以合理的促進我國農業種植人員的經濟收益使農業經濟得到使加快速的發展。
其次,在我國經濟基礎得到不斷發展的同時,農產品以及農副產生的質量安全已經成為我國現階段受到廣大人民的關注。綠色種植技術的使用與我國廣大人民群眾息息相關,根據不同農作物的生長習性合理的制定種植措施,降低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同時不斷的促使農作物的生產質量,提升我國農業種植人員的經濟收益使農業經濟得到使加快速的發展。
3、綠色種植技術的推廣措施
在2019年,四川省南充市在綠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及應用的支撐和驅動下,各級各地高度重視糧食生產,糧食價值整體回歸,投入增加、措施增強,確保玉米生產有序開展、高質高效。預計全年玉米產量達到85.1萬噸、增加0.4萬噸。
結構調整趨于穩定。農業結構性改革實施以來,青貯飼用玉米已經得到長足發展,基本達到“以種定養、以養促種”適宜比例,籽粒玉米面臨進一步調整的壓力減輕,明顯有利于玉米產量形成和增長。預計全市玉米種植面積達到223.6萬畝、青貯飼用玉米32.6萬畝,均與上年基本持平。接下來對其推廣及應用進行簡要分析。
(1)我國政府頒布綠色種植技術的推廣扶持政策
現如今我國四川南充相關的政府職能部門相繼頒布了對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在研發以及推廣階段的扶持政策,為綠色種植技術能在四川南充土地上更廣泛的被使用奠定優良的基礎。綠色種植技術被推廣時,受到了相關的技術與投入的資金以及市場需求等各個方面因素的影響,致使大多數農業種植人員對綠色種植技術的不信任。為此,四川南充相關的職能部門相繼頒布了對應的扶持政策,鼓勵當地的農業種植人員運用綠色的種植技術開展環保、節能、高產的種植;除此之外,四川南充還能夠為種植人員提供大量資源方面的支持,比如:在種植人員購買種子與肥料或者是農機設施的過程中,會給予其一定的優惠政策,或者是對其進行減免以及補貼,用來減緩種植人員經濟方面的壓力。
(2)增強宣傳培訓力度
在開展綠色種植技術時,會受到很多的因素對其產生阻礙,而很多種植人員都不能運用科學的方法掌握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并且大多數的種植人員在生產以及經營的過程中無法做到誠信,為了使自己的經濟收益可以得到最為有效的提高沒有將不合格的農產品以及農副產品進行及時的淘汰,因此必須要讓農業產品的生產以及經營人員了解并且認可綠色農業的必要性。因此,四川南充的宣傳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必須要重視科技下鄉與綠色技術的培訓和試驗示范的重要性以及針對園區建設等各個方面的推廣和宣傳,使種植人員的綠色種植意識不斷加強,使綠色種植技術可以得到更好的推廣與使用。
(3)優化綠色種植技術推廣機制
我國屬于一個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大國,因此農業生產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前提條件之一,將綠色的種植技術推廣于我國農業種植之中,可以有效的提升綠色農產品以及綠色農副產品的生產水平,還要以此為前提對綠色種植技術展開科學的完善,并且對其推廣機制的不斷優化,現如今優化相關制度已經成為技術推廣的基礎工作之一。四川南充政府的相關職能部門已經開始綠色種植技術進行不斷的強化,還應該選擇適當的項目制定相應的推廣機制,與南充農業優勢進行科學的融合,而且還應該把這一相關優勢進行有效的傳遞,使南充的相關職能部門與鄉鎮以及種植園區,在南充開展最適合的綠色種植技術在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過程中,還要提升南充的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培養農業種植人員使用此項技術的能力、對綠色種植的規模進行不斷的擴大并且還要朝向集約化的生產與經營方面進行發展。
現階段我國四川南充地區在不斷的進行大踏步的發展時,綠色農業的出現迎合了現代化的發展趨勢,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出現與推廣關系到我國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因此推廣與應用綠色農業種植技術任重而道遠,目前已經成為我國農業從業人員的關鍵任務之一,可是在對其開展有效推廣過程中還是會受到各種因素的阻礙,無法使這項技術得到廣泛的推廣,因此要加大對其進行推廣的力度。
(作者單位:637261四川省南充市西充縣扶君鄉農業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