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丹
摘 要:在優質小麥的種植過程中,采取高產栽培技術措施,從而實現糧食高產化的目標。本文針對優質小麥高產栽培技術進行研究,對優質小麥的品種選擇、播種時間、種植管理、施肥土壤和預防病蟲害環節進行分析,希望能為廣大農業工作者提供幫助。
關鍵詞:優質小麥;高產;栽培技術
在優質小麥的種植栽培工作中,想到達到高產的目的,就需要對優質小麥種植的各階段進行全面分析,將各階段的技術要點有效掌握,加上科學合理的種植管理技術,進而實現優質小麥的高產目標。
一、優質小麥的科學選種
種植優質小麥的第一步就是要做好選種工作,種子問題的好壞直接影響小麥的產量問題,所以當地農業技術相關部門應該根據當地氣候和土壤的實際情況,對市場上眾多小麥品種進行科學合理的甄別。如果小麥的種植區域土壤肥沃且營養狀況良好,建議選擇抗倒伏性能好、生長能力佳的小麥品種進行栽培。如果種植區域選擇在稻茬的話,建議選擇具有良好耐濕性和抗旱性能的小麥品種,并且需要要求該小麥品種兼有白粉病和紋枯病等病害的良好抗病能力。
例如河南省夏邑縣的農業技術人員在農戶選擇優質小麥品種時,根據當地氣候、土壤以及光照等因素,建議農戶們種植強筋型小麥,并且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和以往種植效果,該類型小麥包含抗病性好、抗逆性強、株型緊湊等多項優點的優良品種,并且在當地種子市場上也有該品種多種型號供農戶們進行選擇,比如鄭麥9023、新麥18、豫麥47和豫麥18等,并督促農戶在種植時注意,采取單個品種集中連片種植,避免因為進行多個品種穿插種植而造成種植混亂的現象進而影響作物品質。
二、進行適時的播種
由于我國現代化農業發展的原因,目前田間已經實現全機械化作業,與傳統種植方式相比,機械化作業可以有效控制小麥種植密度,進而減少在播種過程中所出現斷苗和斷壟的現象。在播種過程中,要保證土壤墑情較好,如果一旦出現墑情不好的情況,就需要進行造墑工作,還要觀察土壤中水分含量,一般情況下土壤含水量達到75%時適合進行小麥播種作業。在小麥播種時間的問題上,要根據當地氣候條件而定,以河南地區舉例,河南地區一般在10月中旬到11月份初時間段內適合進行小麥的播種工作,由于隨著近幾年的氣候變化,部分農戶將播種時間進行適當調整,在10月初至10月中旬開始播種作業,也正如前文所說播種時間要根據種植地區的實際氣候條件而定。與此同時,在進行完小麥播種后,要對種植區域及時進行保暖措施,防止因為氣候寒冷對小麥的生長造成影響,并且在小麥播種時,要注意當天氣溫情況,通常情況下在15攝氏度左右比較適合進行小麥播種作業,避免因為溫度過低對播種效果造成影響。
三、加強田間管理
考慮到小麥在播種種植期間的出苗率,種植人員應根據種植地區的實際氣候情況和季節特征而確定在各個種植環節中的麥田管理方式,并且要保證好田間的冬季保溫工作和種植季節的灌溉工作。在小麥的出苗期里,種植人員需要注意觀察小麥生長情況,隨時做好小麥查苗和補苗工作,期間還要嚴格完成好相關的田間管理流程,保證小麥健康生長。
在冬季的田間管理中,小麥在冬前能否生長成壯苗是優質小麥實現高產的關鍵技術,栽培過程中既要防止由于肥水過多而造成的小麥越冬過度生長,又要注意小麥脫肥引起的生長衰退。在11月底到12月上旬期間進行中耕,不僅能減少土壤中水分的蒸發,還能使土壤更加疏松,清除雜草,保墑保溫,從而保護小麥安全過冬。
在春季的田間管理中,應該在2月中旬到3月中旬期間,對田間再次進行中耕,將春季新生的雜草及時進行清除,并且達到破除板結和增溫保墑的作用。
四、配方施肥及土壤管理
在小麥的種植期間,及時進行施肥不僅對小麥的生長起到幫助作用,同時也能對土壤進行及時的養分補充,實現優質小麥的高產目標,需要以肥力極高的土壤和科學合理的施肥方法為技術基礎,在所施肥料上建議選用有機肥,進而有效給土壤補充營養,是科學施肥的措施之一。隨著近些年廣大農戶廣泛運用旋耕和耕作市場化,最后導致耕層普遍較淺,造成肥料入土淺和小麥根淺等問題,從而影響到小麥對養分難以充分吸收和小麥根系下扎的情況,在耕作時應當選用大動力、低擋位和慢運行的方式進行旋耕或者是大動力、高檔位和快運行的翻耕方式。
例如河南夏邑縣,當地農業技術人員下基層對廣大農戶進行優質小麥高產種植技術推廣時,技術人員對小麥的施肥和相關耕作方式進行指導,建議農戶種植人員在施肥問題上,盡量選擇使用有機肥,并講解有機肥不但含有一定含量的氮、磷、鉀和中微量元素,而且當中有機含量較高,不僅能改善土壤性狀,而且還能吸附土壤養分,對優質小麥的生長有著重要作用。在耕種問題上,技術人員指導時,建議種植人員在耕地時要注意耕深達到20-25厘米,耕后要及時進行耙磨,確保沉實耕層的土壤。
五、病蟲害的綜合防治
在一般情況下,農戶們在小麥的種植期間,為了有效治理病蟲害會大量使用農藥,長時間使用過后,田間的病蟲害就會出現免疫的現象,這就導致無論農戶如何將農藥如何加量,田間依然還要有病蟲害的情況,嚴重影響小麥質量。針對該問題,農戶們需要做好相應的預防措施,在種植期間要關注好經常在田間出現的病蟲害種類,這樣才能做好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例如河南地區經常出現的小麥病蟲害現象為紋枯病,針對該種疾病,相關技術人員建議在每年三月份中旬以后在麥田使用果利可濕性粉劑來進行預防和治理。在小麥種植期間積極制定有效的病蟲害預防措施,盡可能將病蟲害所造成的損失降至最小化。
六、結語
小麥是我國農業三大作物之一,商業性和食用性為其提供了重要地位,在種植過程中運用科學的種植技術和做好病蟲害治理工作,進而實現優質小麥高產的目標,為我國的現代農業事業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霍克光.綠色優質小麥高產栽培技術探討[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9(08):184-185.
[2]李妍.小麥優質高產栽培技術[J].農家參謀,2019(1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