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樹萍
馬鈴薯是我國居民餐桌上常見的一種食物,也是目前我國農民種植范圍較廣的農作物之一。現如今,由于環境破環嚴重,耕地不斷減少,農業受到一定影響,所以我們一定要從提升馬鈴薯的種植技術入手,提升馬鈴薯的產量,來滿足人民和市場對馬鈴薯的需求。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飲食已經不局限于味道的要求,更要求“吃的放心”,現在都是現代化種植,商業化種植,在蔬菜種植的過程中大量的使用農藥,催熟劑等化學藥劑,導致蔬菜沒有原來的營養性和安全性。馬鈴薯是我國人民需求量最大的蔬菜之一,它的產量和質量直接影響著我國居民的飲食安全。筆者本文就是對無公害馬鈴薯技術的一些總結,希望能對馬鈴薯的種植工作增加技術指導,讓人民食用到更安全,更美味的馬鈴薯。
1、馬鈴薯種植的插前準備工作
(1)土壤條件的要求
在馬鈴薯的種植過程中,馬鈴薯是一種莖類的果實,所以馬鈴薯對于土壤的條件沒有過高的要求,但是馬鈴薯對于土壤的孔隙程度有著嚴格的要求,馬鈴薯在種植過程中,選擇比較疏松的土質土壤,這樣的土壤孔隙較大有利于在馬鈴薯的生長發育過程中對養分和二氧化碳的吸取。選擇疏松的土壤第二大好處,就是在馬鈴薯根系發育的過程中能提供充足的氧氣資源,這是馬鈴薯生長的基本條件,但是想要馬鈴薯達到更高的產量,就要做到更全面的土壤準備。這里要優先選擇地勢平坦開闊,土壤耕層深厚,便于排泄,土壤土質物質含量合理的田地。
(2)整理土地和施肥
馬鈴薯的種植最好選擇沙質的土壤,馬鈴薯比較喜歡在這樣的土壤條件下生長,在整理土地的過程中也較為方便。在土地整理過程中,要使用深翻曬土起壟的方式,這種方式能極大提高結著層的通風條件,從而加大土壤的晝夜溫度差別,使莖塊中淀粉積累的速度加快,有利于馬鈴薯根和莖的快速形成和發育。
馬鈴薯的施肥過程也很重要,它關系著馬鈴薯的高產和質量,在施肥過程中,要按照八成基肥,兩成追肥的比例來施肥。在施肥過程中,要注意磷肥和鉀肥協調輔助施肥。
(3)選擇馬鈴薯的品種
選擇優良的品種是馬鈴薯高產的關鍵環節,也是馬鈴薯高產的內在因素。在馬鈴薯的選種過程中要選擇無凍傷,無蟲害,表皮光滑柔嫩,色澤光鮮亮麗的品種。要是發現馬鈴薯本品出現病斑,變形畸形和芽眼凸起的癥狀,則應及時剔出,以免引發病變。塊莖的選擇原則是以幼齡和壯齡的莖塊做種,挑選粗壯的塊莖。
2、馬鈴薯種薯的處理工作
種薯在經過精挑細選之后還不能直接培育,要對種薯進行一系列的處理,挑選粗壯的種薯進行縱切。這種方法是為了能夠打破種薯的休眠狀態,節省種薯的用量,在縱切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薯種都能夠有多個芽眼,最好數量是3個。之后為了防止病菌對薯種的侵害,要在薯種的切口處涂上一定比例的藥物,這一藥物是由多菌靈和草木灰配比混合而成,一般比例為1:500。最后是薯種的催芽階段,催芽階段就是要讓薯種在播種前接受陽光催芽,之后再進行避光催芽,在薯種已全部出芽后進行播種。催芽的環節是為了保證馬鈴薯幼苗的茁壯成長作準備。
3、馬鈴薯種植的插種工作
在馬鈴薯的有效催芽后,到了播種的環節。播種環節的第一大要點就是時間,在播種時間的選擇上一定要及時準確,在土壤溫度達到符合標準的時機及時播種,播種要迅速,不能延誤,以免錯過最佳的播種時間。在播種的環節中,要嚴格控制種植密度,馬鈴薯種植的行距和株距都要有嚴格的管控和精準的計算,確保薯苗的整齊。在遇到不同的薯種和不同的田地時,薯種的種植密度要有不同的變化。當種植的薯種是早熟品種且地塊肥力較強時,就要合理的提高薯種的種植密度,每公頃種植6萬或7萬株比較適合。反之,遇到成熟較晚的品種時則要減少種植的密度,每公頃在5萬到6萬株之間最為合理。嚴格管控種植密度,做到合理科學的種植。
4、馬鈴薯的田地管理工作
要想使馬鈴薯的種植達到高產,只是重視其選種,播種的工作是不夠的,妥善科學的馬鈴薯田地管理才是保證馬鈴薯高產的有效方法,在馬鈴薯的田地管理中,日常的清除雜草和深翻整地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最基本的。也要對田地土壤的肥力進行有效補充,這里可以選擇腐熟的基肥。在馬鈴薯的種植過程中,有時會出現各種殘株病體在土地中腐爛生蟲的現象發生,而這時我們就要遵循間種套作的原則,通過經常翻耕的方式,將土壤中殘枝斷莖和害蟲病菌都翻到地面上來進行清除查殺,這樣極大的減少了馬鈴薯的病蟲害問題。任何植物的生長和發育都離不開水,在馬鈴薯的生長種植過程中,一定要馬鈴薯種植的水分和溫度進行科學合理的控制和補充,在天氣干旱的情況下,要及時給馬鈴薯補充水分,反之遇到雨水較充足或者較大的天氣情況下,要做好相應的排水工作,做好馬鈴薯的合理用水。雜草的問題是土地中的一大麻煩問題,而對于馬鈴薯田地的雜草處理,建議不要使用農藥處理,而選擇人工或者機械處理雜草,這樣能夠防止農藥過量傷害到馬鈴薯的苗體。施肥是培養無公害馬鈴薯的一種方法,在田間施肥的過程中,氮,磷,鉀肥一定要按照嚴格的比例進行施肥,施肥劑量也要根據實際的情況而定,在保證馬鈴薯養分的同時保護環境。
5、對于馬鈴薯的病蟲害防治工作
在馬鈴薯的生長過程中,病蟲災害是影響馬鈴薯產量質量的常見問題。所以防治馬鈴薯的病蟲害是提高馬鈴薯產量質量的有效途徑之一。現在常用的防治馬鈴薯病蟲害的方法是化學防治的方法,而化學防治法就是利用藥物來進行對病蟲的除殺,現在的農民為了方便快捷一般會選用這種方法,而市場上防病蟲農藥也是種類繁多,而這種防治的方法也有極大的弊端,就是造成深度的農藥殘留,影響人民的食品健康安全。針對這一重要問題,目前都在鼓勵使用生物防治和農業防治,這兩種方法一是利用病蟲天敵防治,二是利用科學種植管理方法防止,都有很好的效果,也同時大大降低了農藥殘留,保證了馬鈴薯的品質。
馬鈴薯的無公害種植技術,能提高馬鈴薯的產量和品質,希望在我國能慢慢得以推廣并普及,廣大菜農也要提高食品安全意識,在保證個人經濟利益的情況下,保證食品的品質安全性。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多的綠色食品。
(作者單位:731700甘肅省積石山縣種子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