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田
我國的養兔行業在發展中經常經歷大起大落的情況,這種情況盡管很大程度上會收到國外養兔市場的價格影響,但在養兔過程中的疫病問題則能夠給養兔行業帶來毀滅性的打擊,由此可以看出,在養兔過程中,不僅要結合市場環境分析養兔的風險,還需要充分考慮和掌握養兔過程中的兔病問題。現代社會中的集約化和規模化的養兔行業逐漸興起,一旦產生疫病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隨著兔病種類的日趨復雜和多樣,在養殖過程中需要充分預防兔病的發生,同時還需要全面掌握對兔病的治療和管理措施,以此來降低養兔行業的風險。
1、選擇合適場地,合理規劃布局
養兔作為一門畜禽養殖行業需要在建設初期結合養殖特點選取適當的養殖場地,并在確定的場地選址中合理地設計和規劃兔舍,以此來保障兔群在養殖和管理過程中形成良好的發展過程,避免由于地區和環境的限制導致兔病的頻發來降低風險成本,同時,還能夠便于養兔行業的設備和成本管理。一方面,在兔舍的場地選址中,應當堅持以下幾個原則:遠離化工廠,遠離工礦企業等污染區,遠離居民區和重要交通干線,地勢應當盡量平坦,保證水源充足,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日常養殖和管理過程中形成系統的養殖體系,保障食物和飲用水來源的正常供應;另一方面,在兔舍的規劃和布局過程中,應當盡可能的做到有效的區域劃分,生產區/隔離區以及管理區需要用圍溝或者墻體隔開,有明顯的界限才能夠保證一些日常的生產設備和生產過程做到無菌化和無害化處理,還能夠保障兔舍的安全通風以及合理管理,同時,在兔舍的輸水管道的設計與安排上,應當采取分離法來防止疫病的傳播,減小污染的范圍。
2、建立健康兔群,飼喂營養飼料
養兔過程中最容易出現感染和疾病傳播等現象,從而造成大規模的損失,而這些致病細菌大多數是通過引進的兔只帶入的,因此,為防止兔病的傳播和擴散,在引進種兔時應當檢查兔群的健康,進行科學合理的檢查,同時,還需要對引進的兔群進行隔離喂養1個月之后確認無攜帶致病菌以后才能夠展開混群飼養,如果發現患有兔病,應當對兔群進行及時的處理來防止兔病的傳播。在飼料的頭尾方面,也應當通過科學合理的控制措施來實現,對兔群喂養的飼料營養價值不僅能夠關系到兔群的健康生長,營養飼料的獲取還能夠有效增強兔群的抵抗能力。在現代集約化養兔的發展環境下,受飼料配比等影響,部分營養成分可能會被氧化,導致一些營養缺失,長此以往會導致某些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不僅如此,飼料的霉變還會引發兔群的集體中毒,這種霉菌中毒的現象已經成為近些年來影響和危害兔群發展的主要疾病。
3、保持清潔環境,科學防疫控制
清潔生產和飼養環境能夠有效保障兔群的疾病生成和傳播,因此,應當在廠區的入口和生產環境區域的入口設置消毒池、消毒室和消毒設備,在兔舍的入口和出口還應當以消毒墊來防止細菌的帶入,不僅如此還需要對進入兔舍的車輛和人員進行嚴格消毒,兔舍衛生環境的良好保持能夠有效保障兔群的健康,對糞便和污水應當及時清理徹底消毒,甚至在出現病兔和死兔的時候要進行兔舍整體范圍內的徹底消毒,這樣不僅有利于兔群的健康生長和防控疫病十分重要,對于維護公共環境衛生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引發兔病的原因有很多種,常見的有兔瘟、巴氏桿菌以及大腸桿菌等具有加強感染性的疾病,養殖過程中應當秉承預防為主,防重于治的管理原則,做到科學防疫,還應當在兔病發生時展開科學有效的處理措施來避免兔病進一步傳播。
4、正確對待兔病,避免群體傳染
及時迅速的了解和發現病兔十分重要,這就需要飼養者在平時的管理過程中仔細觀察兔群,查看飲食狀況和呼吸狀況等一系列表現,當發現有病態的表現時,應當及時通過獸醫進行合理的治療和隔離,做到早發現、早治療。一旦懷疑患有傳染性疾病是,應當堅持盡早、快速的對兔群進行仔細逐只檢查,進一步將兔群分為健康兔群、可疑感染兔群以及假定健康兔群這三類,并結合接下來的兔群表現特征采取不同的措施,通過緊急的免疫接種以及及時治療的同時,要及時對兔群進行更為嚴格的消毒管理,涉及到兔舍范圍內的方方面面,從而保證將傳染源散播在兔舍環境內的病原體進行徹底消滅,從而有效阻斷傳播途徑,來防止兔病的進一步蔓延。
5、及時更新兔病培訓知識,保持先進管理理念
在兔群養殖過程中會經常出現一系列的養殖疾病,在管理和飼喂過程中要求管理者能夠及時準確的發現這些病狀并進行合理的防控,因此,增強和提升這方面的基礎知識對于保障兔群的合理喂養十分重要,需要飼喂者及時加強和提升兔病的培訓知識,在飼喂過程中保持先進的管理理念,對于兔群的飼喂以及兔群疾病的傳播具有有效的防范和控制措施。
(作者單位:620010四川省眉山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