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厚分
對羊的養殖一直都是我國畜牧業發展中的重要內容,從我國當前對羊的養殖現狀來看,對羊的養殖在畜牧生產中占據的份額越來越大。而傳染性疾病的發生,也會對我國羊的養殖產生重要影響,關系到養殖戶的經濟利益。但是近幾年我國發生的羊傳染性口瘡病越來越多,對我國養殖行業以及畜牧業整體的發展,都造成了一定的沖擊。本文在此基礎上,對我國當前羊傳染性口瘡病的發生情況進行研究,同時提出具體的羊傳染性口瘡病的防范措施,希望能夠促進我國養羊行業的發展。
一、羊傳染性口瘡病的臨床癥狀
羊口瘡病具有較強的抗干擾性,主要通過羊只受損的皮膚或者黏膜,進入到羊的身體中。一般來說羊口瘡病的發病時間較短,通常在感染后3天就能發病。其主要癥狀是,在羊的口部以及唇部,會發生結痂或者感染。在發病周圍的皮膚上,會出現小紅斑,并且會演化成為丘疹、結節。如果不及時治療,將會演化成為水皰或者膿皰,嚴重時會蔓延到整個臉部。通過對病羊的觀察能夠得知,一旦羊只感染上了傳染性口瘡病,其會表現為精神不振,食欲降低的癥狀。如果不進行及時的治療,將會使得病羊由于饑餓而不斷消瘦。如果這時病羊感染上了群體疾病,非常容易導致死亡。據報道,羊口瘡病的病程僅為2周左右。
二、羊傳染性口瘡病的診斷
在對羊傳染性口瘡病的診斷過程中,我們可以依據發病狀況、流行病學等,對羊只的情況進行觀察。一旦羊羔的唇部、口腔或者臉頰出現了膿皰、潰瘍等癥狀,我們可以初步判讀其為羊口瘡病。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我們可以與當地的動物檢驗檢疫部門取得聯系,進行更加科學有效的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對羊口瘡病的檢驗,需要與口蹄疫或者羊痘相區別。對羊傳染性口瘡病的正確診斷,是進行治療的前提。
三、羊傳染性口瘡病的治療
1、首先我們需要做好相應的輔助措施,比如可以通過對羊進行圈養,將可能發生傳染性口瘡病的羊只進行隔離。同時需要對羊群或者羊圈附近的環境,進行及時的清理和消毒。對進出羊圈的人進行相應的消毒。并且如果羊只出現了病癥,不僅需要采取隔離治療的方法,我們還需要喂養更好的飼料,以保證羊只具有充分的營養,為羊群提供充分的飲用水。
2、其次如果羊只在口腔或者嘴唇上,出現了膿皰或者水皰的話,需要用鑷子、鐵片等工具進行清理。同時需要使用5%的生理鹽水清洗傷口,最后將青黛散(青黛15g、白礬5g、大5g、磺胺50g、呋喃西林5g、蘇打15g、冰片15g、薄荷30g)混合研磨成粉,與適量蜂蜜攪拌均勻,置于病羊口中,每日2次或數次,3天即可見效。
3、維生素C0.5mL、維生素B120.02mL,混合肌肉注射,每天2次,4天1個療程,連用2個療程。
四、羊傳染性口瘡病的預防措施
為了提高我國羊養殖的質量,減少養殖戶的損失,促進我國養殖業的發展,我們需要從我國畜牧養殖業當前的實際情況出發,對羊傳染性口瘡病發生的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對其進行預防。
1、保護羔羊的皮膚和粘膜
首先從羊傳染性口瘡病的發病機理上來看,主要是通過羊只受損的皮膚,或者黏膜進入到羊的身體中的,也就是說皮膚以及黏膜是羊傳染性口瘡病感染的主要途徑,因此我們在羊只飼養過程中,需要加強對羔羊皮膚以及黏膜的保護。并且在羊只的飼料中,加入少許的鹽,保證羊只不會因為缺鹽,而出現啃土或者啃墻的現象。并且在放牧的草地上,我們也需要選擇相對柔軟、有助于羊羔消化的草地,避免羔羊的口腔或者嘴唇被劃破。
2、保障清潔、消毒環節的實施
其次我們還需要做好衛生消毒工作,尤其在病羊感染或者發生口瘡病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對其飲水以及飼料等進行消毒。加強對周邊草地的打掃,如果發現有羊只感染了口瘡病,需要及時進行有效隔離,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治療。在羊圈的選址方面,我們需要選擇陽光充足、空氣流暢的地方,并且需要與人的居住保持一定的距離。定期的消毒也是必不可少的,對于羊的排泄物需要及時進行清理。
3、積極開展免疫接種工作
最后在羊口瘡病高發地區,我們還需要加強對羊只進行相應的免疫接種工作,在病情發生之初,提前對羊群進行疫苗的接種。接種工作需要在當地獸醫站的幫助下,進行科學有效的接種。從我國當前對羊的養殖現狀能夠看出,養殖戶們對接種工作,已經非常重視。能夠根據當地經常爆發的口瘡病癥狀,進行及時有效的接種。同時也需要加強對山羊的引進,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從已經發生過病情的區域引進山羊。如果要從其他地區購入,應將新購入的羊羔單獨圈養起來,隔離觀察一段時間,直至確認無病后再與原有羊群進行混合飼養。
綜上所述,在羊只的養殖過程中,加強對疫病的防控,一方面能夠避免養殖戶出現較大的經濟損失,同時也有利于我國畜牧業的健康發展。從我國當前對羊的養殖過程能夠看出,羊口瘡病是影響羊生長的重要疾病之一,因此我們需要加強對羊口瘡病的防治,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進行治療。
(作者單位:816099青海省格爾木市畜牧獸醫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