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培雄 茶麗美
文章介紹了鎮雄縣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現狀,總結了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1、發展現狀
八十年代以來,鎮雄縣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普遍是農戶單獨分散防治,農藥超量使用和防治效果差,于是植保部門開始推廣統防統治。到2018年,全縣共有2個專業化統防統治組織,分別是鎮雄縣富欣生態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鎮雄縣潤森太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已在縣農業主管部門備案,但是無固定工人和機防手,無一人獲得從業資格認證。作業設備擁有中型車用噴霧機8臺,電動噴霧器200多臺。服務能力和范圍有限,特別是缺乏大型的農藥噴霧設備,防治玉米等高稈作物的能力薄弱,遠遠不能滿足全縣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的需要。
2、取得的成效
二十一世紀初,鎮雄縣開始在小麥、馬鈴薯上探索實施病蟲害統防統治,防治面積逐年擴大。到2018年,已發展到103km2,面積達到全縣種植面積的15%。平均防治效果超過90%。防治對象也不斷增加,從初期的小麥銹病和馬鈴薯晚疫病到后來的小麥銹病、紅蜘蛛、粘蟲、馬鈴薯晚疫病、稻瘟病、稻飛虱等重大病蟲害,由于草地貪夜蛾的入侵,今年開始在玉米上統防統治草地貪夜蛾,全縣防統治工作取得了較好效果。
(1)經濟效益
2016年至2018年,通過實施統防統治,挽回糧食作物總產量2.7萬t,折合金額4074萬元。實施統防統治,每年可減少2~3次使用農藥,節約農藥投入成本400~613萬元。
(2)社會效益
通過實施統防統治,為部分農村剩余勞動力創造了就業崗位,促進了馬鈴薯等優勢產業的發展。
(3)生態效益
由于實行統一用藥,全年減少2~3次農藥的使用,實現農藥減量增效,減少農藥污染,促進了農田生態環境的改善,實現了農作物“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3、存在問題
(1)勞動力文化和科技素質低
老、弱、婦女是農業生產的主力軍,年齡偏大,對統防統治的新方法的優越性認識不足,部分人對此持懷疑態度,不愿接受,統防統治的模式大面推廣難度較大。
(2)防治成本高
鎮雄縣90%以上的耕地是丘陵、山地,農作物種植分散,多種農作物交叉種植,大面積防治某一農作物病蟲害難度大,提高了防治成本。
(3)經濟收入低,專業隊伍不穩定
目前,專業化統防統治面臨的問題主要是種植業比較效益低,且季節性強,造成服務隊伍不穩,工人流動快,制約了統防統治組織的成長。一方面,勞動力正在老化。機防手的年齡多集中在50歲以上。教育水平低,難以接受新技術,安全科學應用水平不高,服務風險增大。另一方面,由于收入低、風險高、勞動強度大,許多人不愿從事這項工作。
(4)防治組織實力弱小
由于現有統防統治機構的經濟實力較小,無大型、先進的自動化防治設備,無法高效開展高稈作物如玉米病蟲害防治工作。
(5)缺權威仲裁,糾紛說不清
由于農業生產的復雜性,農作物產量受到許多自然因素的影響,如病蟲害種類及其嚴重程度、天氣、施肥、播種時間、農藥種類等,均與產量密切相關。因此,當農民與統防統治機構之間發生糾紛時,仲裁就比較復雜。目前,仲裁機構一般只有地方農業部門,往往難以協調糾紛。
4、對策
(1)建議政府加大對基層植保體系的扶持,出臺扶持發展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組織相關政策,重點在資金、設備上傾斜。
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發展新型農村服務業的號召。支持農業服務公司、農民合作社等開展統防統治服務。按照“政府支持、市場運作、農民自愿、循序漸進”的原則,制定政策措施,支持專業化統防統治組織的發展,大力推進統防統治。
(2)積極培育壯大統防統治組織
整合現有資源,引導、鼓勵、支持具有一定實力的農業合作社實施專業化統防統治。結合實際情況,積極探索建立各種形式的專業化統防統治組織,如專業合作社、協會、企業、集體經濟組織等。并鼓勵防治組織開展單項承包、分期承包、全程承包等專業化防治服務。
(3)強化服務和監督工作
植保機構加強對專業化統防統治機構的指導和監督,為其提供病蟲害預警與防治等必要的信息服務,幫助其開展技術培訓,指導其進行科學防治。提高專業化統防統治機構準入門檻,嚴格執行相關管理規定。
(4)引入農業保險
由于農業是弱質產業,有必要盡快提高農業保險水平。政府重視,給予保險公司一定統防統治專項補貼,鼓勵保險公司擔任仲裁人和賠償人,給予保險公司一定統防統治專項補貼,專業統防統治模式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5)加大示范力度
大力宣傳專業化統防統治的優越性,積極開展試點示范,給廣大種植戶帶來實實在在的的益處,帶動他們主動加入到統防統治當中來。
(6)外出學習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工作開展得較好地區的先進經驗,并引進推廣。
(作者單位:657200云南省鎮雄縣植保植檢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