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洋
在生態理念貫徹下,水利工程建設中要加快轉變思路,以生態理念為指導理念,優化規劃設計等環節,力求不斷增強水利工程的生態效益。本文立足于生態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視角,就生態理念的應用原則與路徑進行了深入探討,以期可以為生態水利工程建設提供一些研究。
在水資源日益短缺的今天,大力發展水利事業,建設水利工程,提升水資源的利用率是貫徹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有效舉措。但是水利工程建設的規模一般比較大,會不可避免的會影響周邊的生態環境,如果不加注意,就可能會造成嚴重的生態環境破壞問題,所以必須要在建設水利工程的過程中滲透生態環保理念,力求可以實現生態環境保護與水利工程建設的協同發展。
一、水利工程規劃設計中生態理念的應用原則
1、嚴格遵從生態系統自我恢復的原則
生態系統本身具有一定的自我恢復功能,所以如果遭受輕微的破壞,那么可以在過一段時間后自行恢復,這是實現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基此,在開展水利工程規劃設計期間,要對水利工程現場區域以及周邊環境的各種生態環境與物種的生態進行仔細地調查,確保可以在建設水利工程的同時,不會對當地已經形成的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破壞,如要合理地選擇水利工程建設的材料,確保其環保性的同時,要確保它們不會對當地的生態系統造成破壞。
2、有機結合環境工程與生態學的原則
水利工程規劃設計中融入生態理念的具體內容與方式比較多,并且比較繁雜,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各樣的因素,所以設計人員除了需要具備水利工程規劃設計方面的專業知識、技能與經驗外,還要對環保理念、生態工程設計理念以及生態學等方面的知識有所涉獵。只有在水利工程規劃設計中有效地結合環境工程與生態學,那么才能從根本上提升水利工程建設的生態效益。比如,考慮到水利工程的儲水量會伴隨著季節改變而有所改變,設計人員在開展規劃設計中需要對這一水量變化問題進行仔細考慮,不可按照某一定量指標進行設計,否則會直接影響最終水利工程設計的質量。
3、注重考慮工程經濟性與安全性原則
水利工程本身作為一種工程,需要對質量與安全性進行考慮,所以除了考慮生態理念外,還要有效結合水利工程規劃設計方面的一些原理、知識與技術等,確保最終所設計的規劃設計方案可以保證所建水利工程的耐久性與穩定性,如要經受洪澇、暴雨等災害的侵蝕,尤其是要滿足河流工程建設需求,結合河流的水流變化規律與趨勢等,確保河流工程具有良好的耐久性,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實際的工程建設需求。此外,作為一種工程建設項目,水利工程規劃設計中也要考慮經濟性原則,如果只考慮生態環保價值與安全性而忽視了經濟性因素,那么同樣會對水利工程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二、水利工程規劃設計中生態理念的應用路徑
1、 科學確定生態敏感目標
在將生態理念應用于水利工程規劃設計中時,規劃人員首先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就是水利工程規劃設計中存在哪些對生態比較敏感的目標,或者哪些規劃要素會對水利工程的生態性產生比較大的影響。只有搞清楚這些生態敏感目標后,才能夠從整體上制定符合工程建設需求的水利工程規劃設計方案以及降低這些生態敏感目標影響的應對措施。比如,在規劃設計農田灌溉水利系統期間,涉及到的生態敏感目標主要有溝渠的穩定性與水質情況等,這些目標會對最終農業生產的質量產生比較大的影響,所以在實際的規劃設計環節中要注意綜合考慮這些設計要素,同時還要注意有效地結合生態理念的有關規定與要求等,對農田水利工程中的各種生態敏感性目標進行仔細地考慮。此外,為了可以更好地降低這些生態敏感性目標對水利工程生態效益帶來的不利影響程度,還可以進一步細化相關的生態敏感指標,確保可以將它們充分地融入到水利工程建設項目中,以此才能確保所設計的規劃設計方案更好地滿足生態理念以及設計要求。比如,在對水利工程規劃設計方案的可行性與合理性進行考查期間,可以在確定評估指標或標準期間有效地融入河道穩定性等一些生態敏感性指標,力求可以在后續的規劃設計中將河道穩定性納入到實際的規劃設計方案中,有效地提升規劃設計的質量。
2、 增強規劃設計的科學性
科學性是生態理念有效融入水利工程規劃設計中的一個前提條件,貫穿于水利工程規劃設計以及后續施工建設中的整個環節中。從規劃設計角度來講,水利工程設計的科學性要體現在從宏觀視角或整體視角對整個水利工程項目進行綜合考慮,如要全面地界定水利工程規劃設計的內容以及創新規劃設計的方法等等,這是確保水利工程規劃設計與分析科學性的重要保障。此外,在開展水利工程規劃設計期間,為了進一步增強設計的科學性特性,還要注意立足于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的現場區域特征,如通過現場調查和了解現場的河道穩定性和沖刷深度等有關的工程建設數據,可以以此判斷它們對河流流域之內的環境影響情況,最終可以更好地提升規劃設計方案的質量與科學性。比如,要遵從因地制宜以及人的親水性等科學設計原則,確保整體設計的質量。
3、合理運用生態建設材料
除了上述在水利工程規劃設計中貫徹生態理念的舉措之外,一個最直接的手段就是靈活地運用各種各樣的生態建設材料。比如,可以在水利工程規劃設計中有效地運用網格結構,通過合理地設置網格結構,可以有效增強邊坡的穩定性,同時可以避免出現水土流失問題,如植被加筋技術等都是網格結構建設中常用的技術,可以有效提升水利工程建設的生態價值。又如,可以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靈活地運用蘆葦、蓮花等一些親水性植物,配合生態混凝土磚等環保材料的應用,可以構建多樣化的防護工程結構,這樣不僅可以對水利工程結構進行美化,同樣可以提升了整體工程的生態環保價值。
總之,水利工程規劃設計中貫徹落實生態理念是滲透可持續發展理念的一個創新之舉。在實際的水利工程建設中,可以在遵從生態系統自我恢復原則等基本原則的基礎上,科學確定生態敏感目標,增強規劃設計的科學性,合理運用生態建設材料,力求全面提升水利工程規劃設計的質量與生態價值。
(作者單位:224500江蘇省濱海縣水利勘測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