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虎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我國養鵝業的發展,現如今我國的養鵝業朝著規模化養殖方向轉變。但是,在取得較大發展的同時,鵝的疾病也呈現著復雜性的特點,這就給養鵝戶帶來較大的損失。而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養鵝戶做好疫病的防控措施。筆者圍繞養鵝場疫病防控措施進行簡要的分析。
一、提高飼養管理水平
疫病的發生與鵝的體質以及品種等有著密切的關系,如果鵝的體質較強,品種優良,而且營養狀況較好,那么它們感染疫病的概率也會更小。而一個良好的飼養管理能夠提高鵝的機體抵抗力,可以有效地預防各類疾病的發生。在養殖過程中,養鵝戶需要對日糧進行合理的配置,以保證鵝的良好生長。而為了預防寄生蟲病,養鵝戶可以在飼料中加入球蟲藥,或者加入多種抗生素,這樣可以預防細菌性腹瀉。
1、采取全進全出的養殖管理模式
在飼養管理中,如果將幾種不同日齡的鵝放在同一個鵝舍內進行飼養,那么患過病的鵝就有可能帶菌,并且會向環境中排病原菌,這樣會對容易感染疫病的小鵝進行傳染。因此,在每一批鵝出欄之后,養鵝戶需要對鵝舍進行清掃以及消毒,要對飼養用具進行沖洗與消毒。然后控制兩個星期左右,再對下一批雛鵝進行引進。經過大量的實踐證明,采用全進全出的飼養管理模式可以提高鵝的成活率,能夠起到預防疫病的效果。
2、重視引種管理
如果要從外地引進鵝時,在引種之前,需要對以下幾種情況進行了解:對該品種鵝的生長特性進行了解;引種鵝場是否根據國家相關的規定進行了免疫接種;所引進的種鵝是否適應當地的環境。在引入新品種的鵝之后,需要對其進行隔離飼養,飼養時間一個月,在確定無異常之后,再將其合群飼養。
3、驅趕養殖場內的野生水禽
野生水禽也有可能帶來某種疫病,如禽流感,而鵝屬于草食性水禽,所以它們喜歡在水中嬉戲。而在其生活水域,若是有其它野生水禽出現,則會使鵝群存在著疫病感染的風險。因此,養殖戶要做好驅趕野生水禽的工作,并重視對水域的消毒管理。
二、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
在養鵝過程中,免疫接種極其的關鍵,指的是將疫苗通過各種途徑(注射、滴鼻)接種到鵝體內,以達到提升鵝的抗病能力。此外,通過免疫接種,可以使雛鵝獲得保護性的母源抗體。
1、確定免疫程序
所謂免疫程序,指的是在鵝生長中,對危害鵝的主要傳染病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免疫接種計劃。而要想實現這一點,需要養鵝戶對養殖場周邊的疫病發生情況進行了解,并需要以動物疫病控制機構的建議為標準,制定相應的免疫措施,要執行防重于治的這個疫病防控原則。在免疫程序的制定中,需要對疫苗的品種、接種的方法以及時間等都需要進行確定,這樣才能夠取得最好的免疫效果。當然,免疫程序的制定需要根據養殖場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制定。
2、定期檢測鵝群的抗體水平
僅做好免疫接種工作是不夠的,還需要做好接種后的抗體水平檢測,以便對鵝群的免疫效果進行了解,然后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
三、做好鵝場消毒清理工作
養鵝場的場地通常較為潮濕,這也導致其非常容易滋生病原菌。因此,養鵝戶需要對鵝場內的糞便、垃圾等進行清理,并對食用用具進行消毒等。
1、做好養殖場內的環境衛生
若鵝場的衛生存在著臟亂差的情況,到處充斥著糞便以及垃圾,那么就會給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創造有利的條件,這樣就會導致鵝感染疫病的概率有所增加。反之,如果養鵝戶重視對鵝場的環境清理,定期做好消毒與衛生清掃工作,就能夠減少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從而降低鵝群的染病概率。在日常管理中,養鵝戶需要對鵝場的衛生進行清理,確保鵝場的衛生清潔,并做好防蟲防鼠工作。
2、做好隔離消毒工作
在養鵝過程中,消毒工作較為重要,所以養鵝戶需要制定一個科學的消毒措施。如,每個星期都需要對鵝場的欄舍以及食用用具進行消毒,可使用0.2~0.5%的過氧乙酸消毒液來進行消毒處理。在沒有疫情之時,也需要每隔3~5天就對鵝進行一次噴霧消毒。如果有疫情,則需要每天都對鵝進行一次噴霧消毒,而且在鵝的飲水之中,加入相應的消毒藥物。對鵝場進行消毒,主要有以下幾種目的,一種是對病原微生物進行殺滅,如我們所知道的病毒以及霉菌等;另一種則是對鵝體內的寄生蟲進行殺滅,以及對鵝體外的寄生蟲進行殺滅。例如,節肢動物、蠕蟲等。需注意,鵝場的消毒效果是否理想,與鵝場的衛生管理效果有著密切聯系。
四、鵝病發生時的控制措施
1、及時發現疫情
在日常管理中,養鵝戶需要對鵝群進行仔細的觀察,如果發現鵝群中出現縮頸、精神萎靡不振、口鼻流液等情況,則需立即將該病鵝隔離觀察,然后邀請專業的獸醫進行診斷,以對疫病進行有效的控制。
2、對發病群體進行隔離
若鵝場出現了疫情時,則需要立即將發病的鵝進行隔離,并對鵝場進行隔離,要按照我國所制定的法律法規進行處置。此外,要嚴禁鵝場的鵝群四處流動,以防止疫情蔓延。而且需要加強對鵝場的消毒以及管理。
3、無害化的處理
當鵝場有疫情時,需要對病死鵝進行無害化的處理,如焚燒以及深埋等,切忌將病死鵝隨意丟棄,這樣會導致疫情的擴散。另外,要對病鵝的鵝舍進行清理,而且對其生活過的環境進行消毒。
綜上,隨著我國鵝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這導致鵝的疫病呈現出多樣性的特點,使養鵝戶面臨著較大的經濟損失。在規模化養鵝場中,要想提高鵝場的經濟效益,提高鵝群的生產效益,就需要重視對疫病的防控管理。養鵝戶需要提高自己的飼養管理水平,要采取全進全出的飼養模式;要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定期做好免疫接種工作,并定期檢測鵝群的抗體水平。此外,養鵝戶應當切實做好鵝場消毒清理工作,定期對鵝舍的衛生進行打掃。最后,需要對病死鵝進行無害化的處理,切忌將病死鵝隨意拋棄在河道,以防止疫情的擴散,給周邊的居民帶來不利的影響。如此,就能夠提高規模化養鵝場的生產效益,防止鵝群受到疫病的感染。
(作者單位:221124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大許畜牧獸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