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洪輝



地處貴州南部的獨山2019年生豬生產與全國一樣。筆者根據多年來的監測,結合當前仔豬、肥豬、豬肉價格大幅上升,生豬生產及豬肉產品價格將處于一段時間的高價位運行的形勢,并影響到民生。現依據獨山近十年及對當前生豬生產及豬肉食品價格形勢分析,淺談生豬生產的對策。
一、2019年生豬生產與價格
1、2019年生豬生產。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9月生豬存欄4.7149萬頭(其中母豬存欄1.1882萬頭,同比下降56.04%),與去年同比下降74.32%。生豬養殖規模萬頭豬場1個,百頭豬場2個,50-99頭的豬場2個,與2018生豬養殖規模萬頭豬場1個,千頭豬場1個,100-999頭百頭豬場41個,50-99頭的豬場11個對比,整體同比下降90.74%。
2、2019年生豬價格。2019年獨山縣生豬價格呈“V”態勢,價格波動幅度很大,特別是今年6月份以來,仔豬、肥豬、豬肉月平均價格的環比、同比均大幅上漲,豬價同比上升三位數以上。
2019年第44周,仔豬市場實施區域防控,群眾私下的交易價為43元/公斤,規模場仔豬價為130-250元/公斤;活豬、豬肉價格分別為40.3元/公斤、55.6元/公斤(分別高出全國平均價格3.39元、0.65元),仔豬、活豬、豬肉價格環比分別上升10.26%、9.51%、22.96%;仔豬、活豬、肉豬價格同比分別上升321.57%、156.69%、139.66%。詳見2019年1-44周仔豬、肥豬、豬肉價格走勢圖。
3、獨山2009-2019年生豬價格的走勢變化。據十年來生豬市場價格數據顯示豬價格呈“過山車”式,價格波動幅度較大,仔豬價格以2016年6月最高:51.06元/公斤,肥豬、豬肉2019年44周的價格36.8元/公斤、54元/公斤,為有生豬價格記錄以來的最高值,走勢運行還將上漲趨勢。
(1)2009年-2019年仔豬、肥豬、豬肉價格曲線圖
二、豬價上漲的原因
1、動物疾病的發生,造成生豬損失慘重,主要表現在母豬存欄下降,仔豬生產減少和肥豬出欄不足,導致生豬價格上漲的重要因素。
2、養豬業的減弱,農村勞力分流務工,傳統養殖的生產模式消失,“養豬不找錢,只為塊一田”已不存在,廣大散養戶退出養豬業。
3、資金與技術的不足,農村現有中小型規模生豬養場由于欠缺發展資金和養豬技術,抗風險能力弱,發展后勁不足。
4、區域性龍頭企業或生豬專業養殖合作社的帶動能力不足,生豬生產尚未形成集團化發展,現有養豬殖場仍是“單干”式生產,抗動物疫病、市場價格等風險的能力差。
5、非洲豬瘟疫情影響,生豬調入流通環節制度嚴格,本地生豬供給不足而出現供小于求,所以豬價自然上漲。
三、對策
1、 建議國家加大對標準化規模養豬場建設和養豬業的投入,健全生豬良種繁殖基地,保障良種豬的供給,縣市建立適度規模的生豬養豬場(特別是母豬基地),讓生豬生產實現良種良法可持續發展。
2、 切實抓好生豬保險、能繁母豬直補等惠農政策的落實。提高養殖戶的積極性,穩定生豬生產,保障豬肉產品的市場供應。
3、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在保險、資金、技術上支持大中型養殖企業,同時扶持小型和散養戶度過難關,促進生豬生產健康發展。
4、未來的生豬生產將以大中型規模場為主導,小規模及散戶補充并存的態勢,結合本地區建立一定數量的規模養豬場,應對各種生豬生產風險的發生。
5、一手抓生態環境保護一手抓好生豬生產的建設,生豬生產向生態化、規模化、標準化方向發展,推進生豬養殖業轉型提升,通過走高端化、品牌化的養豬之路,實現生豬養殖增收增效。
6、啟動聯動機制,保護廣大群眾的利益。獨山不是糧食主產區,飼料成本相對較高,加上養殖技術存本的上升等造成養豬的費用高,所以適當允許生豬生產價格合理性上升,建議各地區根據飼養成本制定政策措施,保護好生豬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合理利益,并向低收入群體實施臨時價格補貼。
綜上所述,通過1-2年的時間調整和完善良好的生豬生產可持續性發展,確保民生,穩定市場需求。
(作者單位:558200 貴州省獨山縣農村農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