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逢振
聊城市東昌府區位于山東西部,冀、魯、豫三省交界處。區內有京杭大運河、徒駭河、馬頰河等河流及多個中、小型水庫,淡水養殖資源十分豐富,是聊城市乃至山東省重要的淡水商品魚基地,水產養殖已成為該區人民群眾發展致富的主要途徑。到2018年底,東昌府區水產利用面積達24240畝,其中養殖面積13620畝;水產品產量7605噸,漁業總產值可達3.51億。草魚具有生長較快、個體大,肉質鮮美、細嫩,出肉率高,養殖成本低的優點,是東昌府區淡水池塘養殖主要品種之一。但由于近年來草魚病害多,成活率低,嚴重制約了草魚養殖的產量和經濟效益。本技術推廣草魚高產高效養殖技術,改善養殖水體生態環境,減少魚病的發生,生產出高品質的草魚。現將養殖技術介紹如下:
1、魚池條件
(1)場地選擇。要求向陽、背風,周圍環境安靜,池塘不漏水,周圍沒有工業“三廢”及生活、醫療垃圾等污染源。交通方便,電力充足。
(2)水源水質。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質清新,進排水口分開設置,水質符合國家漁業用水標準。
(3)池塘條件。養殖面積10畝左右為好。一般以東西長、南北窄的長方形,這樣便于操作,通風好,可以促進池水的流動。塘埂堅固,池塘深度2米以上,無淤泥或有少量淤泥,池內無雜草、雜物,四周不宜栽種高大樹木。每3~5畝池塘配備3千瓦的增氧機1臺。
2、放養準備
(1)清整池塘。清整宜在秋冬季進行。首先排干池水、曝曬池底,清除底部的雜物和過多淤泥,主養草魚的池塘淤泥不超過20厘米為宜,可潑灑底改對塘底進行改良。然后采用干塘的方式進行消毒,生石灰用量為75~100千克/畝,溶化后立即全池潑灑,以殺滅潛藏在淤泥中的病原菌和有害昆蟲等。
(2)注水施肥。清塘消毒7~10天后,用密網過濾注水至1米左右。待水色變濃后,再逐漸加注新水。放魚前3~5天施入250千克/畝發酵后的有機肥,瘦水塘和新建池塘多施些,均勻地施入池底,以培育天然餌料。
3、魚種放養
(1)魚種質量。魚種放養時,選擇的魚種應體形正常,規格整齊,鰭條、游動活潑,鱗片完整無缺,無病害,經過檢疫合格。
(2)品種搭配。草魚投放量為總投放量的50%,放養規格為草魚150~250克/尾,鳙魚、白鰱200~300克/尾、鯽魚150~250克/尾,鯉魚50~150克/尾。每畝放草魚300~550尾,搭配鳙魚100尾、白鰱150尾,鯉魚90尾、鯽魚110尾。
(3)魚種消毒。魚種放養前使用濃度為3~5%的食鹽水或者20毫克/升高錳酸鉀進行消毒,時間為5~15分鐘,以有效地防治各種細菌性、真菌性疾病的發生。
(4)放養時間。一般為3月中下旬。應選擇在晴天進行,雨雪、大風或者冰凍天氣不宜放養。
4、養殖管理
“水、種、餌、混、密、輪、防、管”的八字精養法貫穿養殖全過程。
(1)飼料投喂。草魚的投喂以優質顆粒飼料為主,顆粒料要用粗蛋白含量26~30%的草魚專用料。另外根據需要適當搭配青飼料,滿足草魚對維生素、粗纖維等營養的需求。在整個養殖過程中,草魚的投喂量需根據生長情況適時進行調整。魚苗投放后,先投喂粗蛋白含量高的優質飼料,促進魚的快速生長。當水溫達到12℃以上時,需要每天投喂;水溫在12℃~22℃時,每天投喂1~2次;水溫在23℃以上時,每天投喂2~4次。堅持“四定”、“四看”的投餌原則,以草魚攝食六七成飽為好,同時根據天氣變化、魚的攝食情況、水質情況靈活掌握。適當投喂青飼料,提高魚的免疫力。
(2)水質調控。草魚養殖池塘水質調節主要采取物理、化學和生物制劑調整相結合的措施。池水以黃綠色、茶褐色為好,透明度保持在20厘米~30厘米,溶解氧在4毫克/升以上,水體氨態氮含量在0.1毫克/升以下,亞硝酸鹽含量在0.02毫克/升以下,PH值保持在7~8之間。每隔10天添加一次新水,以增加水體的活力,刺激草魚的生長。增氧機的使用要堅持“三開兩不開”的原則,保持水質清新,溶氧充足。同時每月潑灑一次生石灰,用量為10~20千克/畝,以改良水質。定期潑灑光合細菌、乳酸菌、復合菌等微生態制劑,分解水中的有機質,降低池塘中有害物質的含量,提高水中溶氧。還可使用化學底改劑,改善池塘水質和池底環境,保持水質良好。
(3)日常管理。堅持每天早、中、晚各巡塘一次,認真觀察池塘的水質變化、魚類攝食情況等,同時做好養殖生產記錄,檢查各種養殖機械是否正常運轉,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5、魚病防治
(1)防重于治。在魚病防治中,應遵循“防重于治、防治結合”的方針,以預防為主。在主要生長季節(6~9月),應定期進行水體消毒。及時投喂蛋白質較低、維生素足量的優質飼料,適量投喂青草,投餌量為魚體重的1~5%;在飼料中適量添加VC、多維、保肝等抗菌藥物;在高溫期及發病期適當減小投餌量;在中午多開增氧機、夜間早開增氧機,以便減小飼料對草魚腸道的壓力,提高草魚對飼料的消化利用率,減少殘餌糞便對水環境的污染。同時要及時調節水質,定期凈化水體和改良底質,使水體的氨氮、亞硝酸鹽都保持在正常范圍內。最后,要減少病源微生物對水體、魚體的侵害,在草魚吃料好、長勢旺的時候,及時內服保肝利膽的藥餌3~5天,再根據顯微鏡檢查結果選擇性地使用殺除車輪蟲與指環蟲等,隔天須用消毒藥物消毒,以消除致病菌對水體和魚體的危害。
(2)改良體質。在治療魚病時,一定要認真分析魚類的發病原因,綜合考慮治療方案。切不可為了省錢而用刺激性大的甚至是違禁的藥物,使不堪一擊的亞健康草魚也開始暴發死亡。在使用外用藥消毒前,一定要適當內服保肝利膽類、維生素藥餌,以增強魚體對外界的應激和抵抗能力;使用外用藥物進行消毒時,可用刺激性小的藥物如戊二醛苯扎溴銨、聚維酮碘、溴氯海因、復合碘等消毒;使用外用藥3天后,潑灑解毒劑、VC以提高魚的體質,鞏固療效。
6、養殖效益
東昌府區堂邑鎮路西村養殖戶路正強采取以上措施進行養殖。2018年池塘面積30畝,共產成魚19290千克,畝產643千克。平均售價10元/千克,產值23.48萬元。生產成本為17.38萬元,其中池塘租金0.5萬元,苗種費5.34萬元,飼料費10.52萬元,人員工資0.95萬元,水電費1.1萬元,漁藥0.35元,其它0.4萬元。利潤6.1萬元,平均畝效益2033元。
(作者單位:252000? 山東省東昌府區漁業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