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曉漫
隨著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助推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登上了新臺階,農業機械化在保有量、應用率等方面也有了較大的進步。我國出臺的一系列的惠農政策,使得農業機械化水平逐年提高,但總體來看,農業機械化的水平還有一定的上升空間,還需要農機推廣工作者付出更多的努力。本文針對如何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進行了探討,以期更進一步推進農業機械化,早日實現我國的農業現代化。
在當前我國的農業生產作業中,由于農業機械的應用,使得農業生產力與生產效率有了大幅提高,改變了過去更多需要人工勞作的生產方式,使農民比較輕松地從事農業生產,而且由于農業機械的應用,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技術水平和作業質量,促進了農作物的高產量和高品質,為農業現代化打下堅實基礎。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農產品在生產過程中造成的浪費,提高規?;?、集約化生產的水平,可以保證農產品的運輸效率、加工及存儲質量。因此,各地應不斷完善農業服務體系建設,切實落實好國家的農機設備購置補貼政策,使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
1、在農業機械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農業生產的規模化和集約化水平有待提高
眾所周知,農業機械,尤其是大型機械,適用于規?;a,作業面積越大,越能體現農業機械的優勢與工作效率,如果大型農業機械在小規模的地塊中作業,既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浪費,又阻礙了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因此,應擴大農業規模化生產面積,采取集約化的生產管理方式,為農業機械提供更能施展其先進性的作業平臺。
(2)對農業機械的認識不足
盡管國家出臺了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提高了農民和農場職工購買農機的積極性,但由于缺少專業人員有針對性的指導,農民和農場職工缺乏對農業機械的了解,購機時較為盲目。而且在購機后,對農機的應用、維護與保養等知識不是很清楚,使用中遇到問題也不知道如何解決。因而影響了農機的正常使用,增加了維修費用和安全事故風險,不利于農業機械化的發展。
(3)購機補貼資金的分配仍需改善
購機補貼是國家支持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有力舉措,為解決農民購機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一些地方在補貼資金分配問題上存在不公平的問題,影響了農業機械化的正常發展。由于購置農業機械動輒需要大筆資金,在巨大的開支面前,農民需要公平的資金補貼才能下決心購買農機,但由于補貼資金有限,再加上分配不公,影響了農民購機的積極性,因而限制了農業機械化的發展。
2、提高農業機械化發展水平的措施
(1)用先進的農業機械進行示范化的生產
農機管理部門應積極組織農機戶開展以農業機械為主要手段的農業生產作業,展示先進農機給農業生產帶來的巨大變化,實實在在地提高農業生產作業效率,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增加種植戶的經濟收入,為種植戶做良好的示范,以農業生產的實踐帶動種植戶購買農業機械的積極性。同時指導種植戶選購價格合理、性能先進適用的農機,積極講解農機的使用、維護和保養知識,同時積極拓展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生產,使農業機械更有用武之地,為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升創造條件。
(2)政府給予優惠補貼與有效引導與規劃
墾區當地農機管理部門應積極制定切實可行的優惠補貼政策,完善現有的財政優惠以及貸款辦理機制,讓農戶買得起農業機械并逐步運用、形成規?;a。管理部門不僅要統籌兼顧進行有效的引導與規劃,在進一步全面、充分了解本地農業生產環境、地域地形以及市場變化的基礎上,輔助種植戶制定科學有效的農業生產與發展規劃,不斷提升農業機械化的水平。其次可通過加大對農業配套設施的建設力度,確保農產品能順利的流通,從而推動農業機械化水平的快速發展。
(3)加強農業機械的推廣和應用
現在很多種植戶對農業機械很感興趣,有購買的欲望,但苦于對農業機械缺乏了解,在買與不買的猶豫之中。因此,農機管理與推廣部門應積極做好宣傳與推廣,強有力的宣傳與推廣工作將會為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起到重要作用。同時,專業技術人員應積極做好指導和服務,深入農機戶家中,積極講解農機的性能和應用技巧,手把手教農機手如何排除農機的故障,指導農機手降低油料消耗,減少使用成本,提高農機的應有效率。不斷完善農業機械化服務標準,讓種植戶感受到農業機械化為農業生產帶來的高效率,提高購機的積極性。
(4)加強對農機推廣人才的培訓
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推廣人才的培養十分重要,農機管理部門應加大對農機推廣專業化人才的培養力度,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強化他們的工作能力與職業道德,為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創造良好的條件。同時要著重加強農機新技術的研發,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降低能源能耗,減少農機應用成本,不斷增加種植戶的經濟收入,推動農業機械化水平更上一個新臺階。
總而言之,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必由之路,農業機械化可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保證農業作業質量,增加農作物產量,提高種植戶的收入,并且將種植戶從繁重的農業生產勞動中解脫出來,從事其他的產業經營,增加更多的收入渠道。因此農機管理部門應大力宣傳和推廣農業機械,強化農機的購置及應用,同時完善農機服務體系,對種植戶進行深入實際的技術指導與服務,認真落實好國家的農機補貼政策,進一步提高農機化水平。
(作者單位:164007黑龍江省長水河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