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隆
本文通過對原州區林業及林下經濟概況進行分析,查找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提出今后原州區林下經濟發展的對策。
林下經濟指通過對現有天然林、退耕還林、荒山造林、移民遷出區生態修復工程造林的林地資源環境再利用,使其更好的得到鞏固和提升,切實把林下種植、養殖同群眾脫貧攻堅有效的結合起來,以產業促林業,以林業推產業,以產業富民為目標,以科技為支撐,積極引進龍頭企業,發展和扶持家庭林場、種植大戶等,帶動廣大農戶,發展退耕還林地林下種藥,紅梅杏、蘋果、梨等經濟林林下種藥及生態林林下養雞、養蜂等,建立特色的林下種養模式,緩解林農占有林地矛盾,多渠道發展經濟,多方面增加農民收入,有效促進原州區生態的持續修復和經濟快速發展。
一、基本概況
原州區土地面積412.4萬畝,近年來,結合脫貧攻堅,積極發揮原州區資源優勢,提出山綠與富民相結合的雙贏發展路子,加大了紅梅杏、文冠果、榛子、山楂等經濟林樹種營造比例,縮減了油松、云杉、樟子松等針葉樹種的造林比例,加大了鄉土闊葉樹種刺槐等樹種及花灌木樹種在城鄉園林綠化、美麗鄉村建設中的比例,極大的改變了原州區營造林樹種的不合理布局,截止目前,有林地152.9萬畝,喬木、灌木林面積69.7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16.8%。但原州區林下經濟發展緩慢,主要有林下養雞、養蜂,林下種植主要以種植柴胡、黃芩為主,但總體上都是企業自主創業為主,屬小打小鬧型,缺乏總體科學規劃。
二、存在的問題
1、缺乏總體規劃
由于原州區屬干旱少雨區,退耕還林、荒山造林等工程造林成林、郁閉慢,林下經濟趨于空白,近年來,原州區已全面發展旅游業,大力發展鄉村振興戰略,城市綠化美化建設,部分引進的企業結合發展旅游業對林下經濟處于摸索階段,政府部門對林下經濟發展缺乏足夠的認識,沒有進行科學規劃,投資不足,導致林下經濟發展較慢。
2、資源優勢沒有得到有效發揮
國有林場天然林次生林、人工林資源廣泛,由于缺乏資金、方向,導致有效資源的浪費。各鄉鎮成片退耕還林的山桃、山杏等經濟林及沙棘、檸條等水土保持林資源依然得不到有效的應用,近年來,由于受臨近地區林下經濟發展的影響,有少量的企業、群眾在個別國有林場嘗試發展零星養雞、養蜂,在退耕還林區小面積種植柴胡、黃芩、芍藥、萬壽菊等中藥材,林下經濟在原州區正處于探索階段。
3、基礎設施差,缺乏項目扶持
不管是林場還是退耕林區,林地都處于偏僻山區,溝壑縱橫,道路、水電等條件非常差,所以對發展林下經濟造成一定的障礙,同時,企業、群眾發展資金缺乏,各對口部門審批、辦理手續不健全,項目扶持政策不明確等諸多因素的制約,導致原州區林下經濟起步遲、發展滯后。
三、對策
林下經濟首先以保護生態為先。其次是各生態區根據自己的優勢特點確定發展適宜的林下種養產業。再次林業主管部門一定要充分發揮監管作用,劃定職責、指導專人,做好發展前對企業及合作組織的政策、承包、流轉等協議的具體簽署,確保生態與發展林下經濟雙豐收。
1、因地制宜,合理規劃
國有林場、退耕還林、移民生態恢復區應根據上級主管部門出臺的林下經濟發展政策,結合各自優勢資源特點,確定林下發展養殖、種植的發展方向,農林牧業部門根據各區域確定的重點發展產業品牌,結合鄉村旅游因地制宜、統籌規劃、進行合理的的布局,積極應用新技術推進產業發展,同時,政府要出臺相應的產業扶持政策,鼓勵龍頭企業、產業投資者加大參與力度,走“公司﹢基地﹢農戶”的種養模式,一是開展經果林間作中藥材種植模式。在彭堡、黃鐸堡、河川、寨科等鄉鎮山桃、山杏、紅梅杏、梨、蘋果、核桃等經果林下種植黃芪、黃芩、芍藥、柴胡、黨參、秦艽、萬壽菊等。二是在三營、河川、寨科等鄉鎮的退耕還林地、移民遷出區采取喬、灌、草及中藥材套種模式,種植牡丹、芍藥、黨參、甘草、五味子等中藥材及紫花苜蓿。三是在國有林場天然林區、經果林間作區、退耕還林地、移民遷出區套種區,大力發展林下養殖中華蜂;在國有林場天然林、人工林區發展林下養雞。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推動林下產業化發展。
2、加大資金投入,培育技術人才
針對發展林下經濟資金短缺現狀,原州區政府要出臺地方金融扶持政策,如婦女創業貼息貸款、經濟林地承包提升改造、國有林場天然、人工林林下養殖,移民遷出區營造林林下藥材種植等。同時,鼓勵社會更多的人投資,也可以通過招商引資方式引進外來企業、大型種養專業合作社,采取股份形式引進資金,解決投資不足問題。同時,要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村村通公路,對林場、退耕、移民區的道路進行拓寬硬化等建設,逐步改善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技術人才的引進和培訓,引進農、林、牧、營銷等各行各業的高技術人才,聘請專家對原州區企業、群眾、種植戶進行現場培訓或技術指導,使他們正真成為林下種養技術能手,從而更好的為發展林下經濟服務。
3、注重品牌打造
在發展林下經濟過程中要注重打造各自的品牌,突出原州區的地域、環境、氣候等特色優勢,以產品占領市場,提高競爭力,提升產品知名度,把實體與網絡有效的結合起來,有利于產品的銷售和價格的增值。另外,龍頭企業要加強與科研院校合作,虛心學習種養技術,逐步打造更高更優質的產品,延伸產品加工鏈,最終實現產品從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化發展,才能有效提升產品的市場占據力,獲得更高的產品附加值。
4、保障措施
形成區、鄉、村、組四級聯管的林下種養機制,林技推廣服務中心負責方案制定和跟蹤聯絡管理;原州區自然資源局執法大隊具體負責林權界定和林場、移民遷出區區域界定協調;各有關鄉鎮負責項目的具體實施;相關企業、種養大戶負責提供技術指導。建立政府引導,農民、企業和社會主體共同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機制,支持帶動示范基地、合作社、農林場等社會經營主體發展林下經濟產業。
(作者單位:756099寧夏固原市原州區馬東山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