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洺瑋 陳晶
隨著中國持續快速的發展,生態環境問題開始逐漸凸顯出來。隨著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維持生態秩序平衡,實現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國家發展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其中,樹木是人類不可或缺的主要資源之一,不但可以為人類提供良好的環境,而且還能為大氣環境中的碳氧平衡起到至關重要的調節作用,有效的凈化空氣與環境。提供植物精氣,保證人類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據科學人員的研究發現,中國森林資源正以日益豐富的趨勢發展著,基本保證了樹木年增長率與消耗率持平。目前看來,造林綠化這項艱苦的工作在中國已經取得了可觀的成果與進展,但是中國森林資源的豐富程度僅僅體現在樹木的數量上,在質量方面仍然不容樂觀并有待提升。所以,國家應當在做好造林綠化工作的同時,還要提升造林綠化之后的林業撫育和管護技術能力,才能保證造林綠化的成果,維持自然環境與生態環境的合理平衡,從而更好的為人民營造出一個良好健康的生活環境,繼而實現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偉大目標,對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歷史性意義。
1、完成造林綠化后所需的工作
①確保造林綠化工作的質量與成活率
一般來說,綠化造林中多采用適地適樹,香化美化和比較珍貴樹種來造混交林,該樹木長成之后可作為原材料,廣泛應用于建筑,軍工和制作各類家具與器具。但是,在宜地林中植樹并不代表其能夠實現造林綠化的目標,要對土壤進行分析和化驗。選擇適宜樹種造林,造林之后樹木的生長狀況與其質量的優劣要跟蹤調查,搜集數據,對以后綠化工作來說十分重要。
優化樹木的品質,可以著手于以下幾點。第一,殘次林質量較差,應當加以改造,提升對林木的管理工作的能力,對殘次林的改造應當符合其自然發展規律。加強新樹苗的精心有效的管理,提高澆水、施肥、修枝等技術工作。如果部分林地空地較大,則需要采用補種和補植的方法來進行。對于林木一定要做到精心細致的管理,嚴格按照各項指標與標準為參考依據定期進行測定。然后依據優勝劣汰的標準,合理分配與應用資源,以確保讓質量更佳的樹種占據更多的優勢。需要格外注意的是,不可以將殘次林的樹苗全部砍伐掉,否則將會違反自然發展規律,不但會造成極大的浪費,對經濟造成較大的損失,而且不利于生態環境的合理發展。第二,要逐步地對樹種的結構進行合理有效的調整。在造林綠化的工作中,樹種無法健康生長,甚至發生老化的問題頻頻出現。造林時選擇的樹種種類過于單一,將會大幅降低整個森林生態環境的抵抗力,如果遭遇病蟲害,將會導致森林大面積受災的嚴重問題。面對此類狀況,可以選擇豐富樹種種類,以增加其多樣性的方法來做出合理調整,用科學合理的方式來分布苗木的種植區域,穩定提升森林生態系統。
②以科學合理的方案對林木加強管理
在進行林木的管理工作時,一定要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林木的管理工作當中包括了很多內容,例如林地撫育、松土施肥、扶正苗木、及時更換枯樹死樹、適當進行修剪、防治病蟲害等。林木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會受其自身特性、環境因素及管理方式等諸多因素。經過科研人員不懈的研究與實踐,樹種的生長發育規律已經逐漸被熟悉與掌握,再加以先進的科技方案,對林木加以科學有效的管理工作,使其合理生長。在保障了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同時提升了經濟效益。
③砍伐林木注意適時合理
科研人員發現。林木在生長中會經歷多個階段,需要根據每一階段固有的特點來進行合適的管理方法。在完成造林綠化的工作之后,可以采用適時砍伐的方式,使林木更新速度得以進一步加快,從而通過林木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在具體實施當中,要根據林木實際情況,合理制定林木采伐范圍、區域與指標等方案。
④合理有效利用林木資源
提高林木資源的利用效率是每一個林業工作者的工作目標,因此林業工作者應當采用各種合理有效的方法來提升林木資源的利用率與質量,例如建造人工林、建立自然生態保護區、采用人工干預等方式,以解決生態環境惡化與森林覆蓋率降低的問題。為了提升生態環境,有效保護森林資源,林業工作者應當推廣速生生態林,嚴格控制采伐量。對過伐林采取只育不采的方法,使其得以休養生息。同時應當避免浪費,對加工后的木材廢料加以回收,使木材得到合理的利用。
⑤利用當代先進知識技術鞏固并加強林業建設
隨著現代高新技術的不斷提升,林業建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作為林業工作者,首先要不斷推廣先進的林業技術,建立高水平、高素質的林業技術推廣隊伍,以確保林業建設能夠得以進一步優秀的發展。其次,林業工作者應當堅持貫徹科技興林的重要原則,在實驗、記錄、總結中不斷提升林業技術水平。相關的林業單位也應該依據當地林木的實際狀況,制定合適的技術推廣方案。再次,加大對林業部門的基礎建設,加大對林業工作的資金投入力度,對林業方面有突出貢獻的科研人員加以獎勵,以提升其對林業工作的積極性。最后,要多加培養新的林業技術人才,讓更多年輕的人才得以為我國林業建設工作服務。
在社會經濟發展推動下,可持續發展是中國首要的發展目標,造林綠化與之后的林業技術工作對防止水土流失、抵擋風沙、吸收煙塵并有效治理霧霾、減少噪音等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是中國進行可持續發展的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造林綠化后的林業技術工作最為重要與關鍵的原則就是促進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人類的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不能超越環境與資源的承載能力,造林綠化工作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對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功不可沒,是人類文明進化的一次歷史性重大突破。但是造林綠化工作完成后一定要有先進有力的林業技術來維持現有的成果,如果在造林綠化的時候發生了一些影響生態及環境的問題,例如化肥、農藥等污染,造林綠化工作也就違背的其原本的初衷。因此,在工作當中要秉承于以先進科技助力造林綠化后的林業工作的原則,在維護生態環境平衡的前提下,進一步增進林業生產的經濟效率,確保生態環境與人類社會經濟能夠更加友好和諧的穩定發展。
(作者單位:135102吉林省輝南國有林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