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愛云
我國經濟發展建設中林業建設事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并且通過對林業事業的重視,可以實現對林業生態環境的平衡發展提供保障。但是現階段林業事業發展中,病蟲害的產生仍是制約林業建設事業的主要因素,需通過對無公害防治措施的施行來降低病蟲害發生幾率。基于此,本文針對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及其無公害防治措施進行分析研究。
縱觀現階段林業事業的發展,其中病蟲害的產生不僅影響到林木的健康成長,甚至會造成嚴重的林業經濟損失。在此背景下,如何進行林業病蟲害無公害方防治成為林業部門的主要關注點,需基于對病蟲害發生原因的掌握,施行無公害方法來達到有效防治病蟲害的目的,并充分踐行綠色環保發展理念。
一、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分析
1、天然林占比較小
縱觀現階段我國林業事業的發展,發現其中人工種植林占比較大,而天然林的占比較小。其中人工林中樹木品種較為單一,所以林木生態環境的構建不完善,進而導致病蟲害產生幾率的增大。并且若人工林受到病蟲害的侵襲,會逐漸對天然林產生感染,進而導致大規模病蟲害的產生,造成嚴重的影響和損失。
2、農藥使用不合理
針對林業事業的發展,部分種植企業針對人工林的種植,會通過農藥噴灑的方式來消除病蟲害。但是在具體農藥使用過程中,若化學農藥使用不合理,極易導致病蟲害產生幾率的增大。若農藥過度使用,會導致病蟲害對農藥的抗藥性加大,進而導致農藥的效用無法被充分發揮,并且農藥過度使用也會對林木的健康生長造成影響,所以農藥使用的不合理有著嚴重的危害。
3、病蟲害治理難度大
病蟲害具備傳播速度快、不易完全消除等特點,若森林產生病蟲害而未及時治理,極易導致病蟲害在森林中大肆傳播,感染病蟲害的森林面積會不斷增大,這就導致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開展難度在增大,并造成嚴重的經濟、生態效益損失。
二、林業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措施
1、營林防治技術
針對營林防治技術的實施,可以實現對病蟲害的有效防止,并到達無公害防治的目的,具體體現為:
(1)在選種方面,因病蟲害的依附有著一定的依附條件和依附需求,所以通過對抵抗能力較強樹種的選擇可以達到防治病蟲害的目的。所以,在具體扦插育苗過程中,種植人員需側重對病蟲害抗性較高樹種的選擇。
(2)作為害蟲的主要棲息地,苗圃的土壤環境、耕種技術會直接影響到病蟲害的產生率。鑒于此,在具體種植期間,應側重對耕地除草作業的開展,進而降低蟲害的出現幾率。同時,灌溉作業的定期開展可以實現驅使害蟲不斷下移,進而保護林木根系不受到損害。
(3)注重對育苗技術的合理應用,在具體樹種育苗期間,種植人員應開展高質量整地作業,并禁止在基肥施撒期間使用未徹底腐爛的有機肥;育苗前,應結合具體情況進行樹種消毒,并提前播種,進而實現對病蟲害發生率的降低;出圃的苗木必須通過嚴格消毒與檢查后,方可開展移植工作;可以采取輪作種植模式來降低病蟲害發生率。
(4)進行森林培育管理的強化,在具體林木培育過程中,工作人員需結合林木的實際生長情況,進行林木枯枝、殘葉、瀕死木、風倒木的清理,避免出現病蟲害大肆蔓延的現象。定期開展樹木修枝、剪枝工作,進而提升林木的病蟲害防御能力,為林木的生長營造良好環境。
2、生物防治技術
生物防治技術的應用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微生物防治技術,具體是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利用細菌、病毒、抗生菌等微生物進行林業病蟲害的防治。而另一種則是采取害蟲天敵防治的方式。通過在林木培育管理過程中為害蟲天敵創造生存環境,引進、培育害蟲天敵,進而實現對病蟲害的有效防治,實現對林業生態平衡的維持。例如通過對益鳥的培育與引進,實現對害蟲的有效防治,降低病蟲害帶來的影響。
3、物理機械防治技術
物理機械防治技術的應用,主要包括:
(1)在越冬期間,對害蟲卵和蛹進行人工捕殺,采取剪枝、采集卵塊等方式進行清理。
(2)人工設障。在具體病蟲害防治過程中,通過對各種障礙的人工設置,可以實現對害蟲傳播途徑的阻斷,例如在樹干部位利用油漆進行涂白,或者是在樹干、堆積土等位置進行塑料薄膜的纏繞,以此實現對害蟲入侵的阻斷,降低蟲害的發生幾率。
(3)利用滅蟲燈進行誘殺。充分利用害蟲的趨光性安設滅蟲燈,以此實現低害蟲的有誘殺。
綜上所述,林業病蟲害的有效防治對推動我國林業經濟發展,維持林業生態平衡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鑒于此,需深刻認知病蟲害無公害防治的重要性,基于對病蟲害產生原因的明確,施行科學無公害防治措施來大幅度降低病蟲害產生幾率,實現我國林業建設事業的長久發展。
(作者單位:741033甘肅省天水市小隴山林業實驗局太碌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