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興
自我國開始試行集體林權制度后,越來越多的地區均勻開始試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且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對我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有極大推動作用,且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還需要進一步的改進。基于此,本文主要針對現階段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對我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影響展開論述,并結合現階段存在的系列問題提出了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所(主要到的細節),為我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政策的的進一步落實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
在2003 年,我國出臺了《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并且在短時間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隨后我國在2008年6月8日又出臺了《關于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意見》開始了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集體的林權制度改革主要指的是在進一步的保證現階段的集體林地所有權不變的基礎上,確立經營主體。在我國開始試行集體林權制度后,我國相關方面的工作開展取得了極大的成效,但在試行過程中也存在了一定的問題,基于此,本文主要針對現階段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對我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影響展開論述,并結合現階段存在的系列問題提出了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所(主要到的細節),為我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政策的的進一步落實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
1、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后對農村經濟的影響
在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此次改革絕大部分是在農村進行的,它是我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進一步升華與完善,對促進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1)促進林業快速發展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一方面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國林業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又對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一定的經濟價值。橫觀我國的發展史我們不難發現,在進行改革前,我國的林業發展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且長期處于弱勢地位,而森林應有的社會價值以及相應的經濟效益也沒有得到很好的凸顯,且在長時間內受歷史條件以及環境的限制無法快速得以發展。而試行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后,不僅極大的促進了整個社會對林業發展的重視,而且也進一步的提升了山區、林業在整個社會中的地位,使得我國的林業得以快速的發展。
(2)提高了現階段的農民收益
眾所周知,現階段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大都在農村進行,而其進一步的發展不僅為國家解決了此方面的短板現象的發生,而且還為相應的農民帶來了極大地經濟效益,帶動了農村地區的經濟的發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試行使得廣大林農耕者有其山、耕山有其責、務林有其利,極大地提高了林農的積極性,在其發展的過程中不僅促進了我國林業產業的發展,而且還提高了林農的收益。
(3)有利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試行對于加快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進程有極大的推動意義。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為進一步建(社)社會主義新農村而不斷奮斗,而現階段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試行則為其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極大的加速了我國現階段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進程。眾所周知,現階段的農民在對于開山建林方面有著極其高的積極性,而這不僅有利于其當地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而且還解決了農村常駐人(居)民的就業問題,極大的推動了農村人(居)民的就業問題。
(4)有利于美化環境、提高我國的國際形象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試行在一定程度上鼓勵了一部分人投身于建設林業的事業中,而大面積的植樹造林對于環境的保護、水土資源的保持、空氣的凈化都有著極大的意義。現階段,在空氣質量、環境問題凸顯的今天,林業的發展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且是全球關注的焦點問題,而在以往,受土地分配不明確問題的限制,很多的空曠土地均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繼而導致我國出現綠植覆蓋率低等問題的發生,而現階段,在明確了土地的使用權后,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進行樹木的種植,為了自身的利益的發展,對于林木的后期管理也相當上心,為此我國的森林覆蓋率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繼而使得我國熱衷于環境保護、響應時事政策、關注并以身作則解決全球大事的形象立于其他國家眼中,極大的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形象。
2、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在未來發展中的系列建議
(1)進一步的明確現階段的林農經營主體地位,調動廣大林農的積極性
很多的地區在進行了確立林農經營主體地位后,并沒有將其相關的政策進行宣傳,繼而使得很多的農民出于對相關政策的不了解,繼而導致了對此時(事)的態度不明確的現象的出現。因此,在未來的工作開展過程中,首先要進一步的明確現階段的林農經營主體地位,通過家庭承包的形式落實到農戶,使林農掌握大多數林地資源的經營權,讓大家都進一步的了解到此政策的實施目的意義,繼而鼓勵更多的農民去積極參加,進一步的調動廣大民眾的積極性。
(2)可以實行林權轉流制度,進一步的實現林業規模經營
在擴大林業發展的現階段,實行林權流轉是實現林業規模化經營的必要手段。此舉措的實施一方面能夠使得更多的林農獲得一定金額的補助,也可以通過他人之手加強對于林業的改造,繼而共同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但是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相應的面積的確定以及年限的確定,繼而為我國林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一定的幫助。
(3)注意采伐的管理與限制
現階段很多的林業的承包者均為了謀求更多的利益而進行林業的承包,因此,在其管理的過程中為了謀求更多的經濟效益會在樹木成材之際進行肆意的采伐,而不科學的采伐不僅會使得其經濟效益降低,也會使得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因此,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需要政府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對商品林應在總量控制、限期更新的原則下,逐步取消采伐限額制度,使得其林業建造者在獲得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維護了周邊地區的生態問題,以科學、合理的開采手段進行林木的采伐。為了其工作的順利開展,政府可出臺相應的管理制度以及獎懲制度。
(作者單位:136519吉林省梨樹縣東河鎮農業發展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