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福濟
促進特色農村產業的發展,是有效推動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特色農業產業,是指在特定地區內,將當地的特色農業,如畜牧業等進行有效整合,利用產業集群的方式來提升經濟效益,其是促進農村積極發展的主要途徑。因此,農業產業集群是基于空間條件的基礎上,把人力、物資、信息以及知識都結合起來,進行縱向產業鏈條的資源優化配置,從而在有效降低經濟成本的同時,提升地區綜合競爭優勢,對此,本文接下來將對農業產業集群的發展效益、以及促進農業產業集群的措施進行分析。
一、農業產業集群的效益分析
促進農業產業集群的最大效益,在于其可以提升農村經濟的市場競爭力和經濟效益,主要表現在:一是集聚效益;其能夠進一步整合我國農業產業的可調配資源,并在重新整合資源的同時進行高效應用,發揮出人力與市場份額等農業資源的聚集效益。二是競爭效益;促進農業產業集群,可以把農民、企業和中間商等人力資源進行整合,從而有效提升每一個要素的整合能力,令主體資源形成強大的競爭優勢,同時增強農業企業生產管理的效率,最終增強其市場風險防御能力。三是分工效益;農業產業集群,可以促使農業經濟從生產、加工、運輸及流通等環節進行分工,有效提升了主體效益,減少其余農業分工環節的投入成本。四是協作效益;其可以促使從生產資源共享轉向具體專業分工的一同作業,令不同要素之間可以取長補短,互相促進。五是品牌效益;在農業產業集群地區中,不管是生產成品亦或是農業產業都能發揮他們的最大優勢,促進品牌文化影響力的提升。而在品牌創新與形成后,能夠對相關農業產業進行積極輻射作用,從而帶動整體形成集群品牌,促進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
二、促進農業產業集群的措施
①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要求必須結合北方地區實際情況,培養與發展各類型的農業新型經營主體,進一步穩固農業產業集群的組織基礎。對此,可以從當地農業戶主入手,形成以各類型涉及農業經營主體互相融合、分工合作的聯合體產業,而在領導產業集群這一方面,應當要將新型經營主體突顯出來,最大化地發揮出其經營特點,如此才能促進農業產業集群的可持續發展。另外,在創建農業產業集群的過程中,亦要尤為注重農戶聯合經營、農業生產合作社、以及制農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的培養力度,引導當地農民提升自身的農業生產知識與文化意識,在基于農業組織化發展的視角下,強化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深度合作,從而完美解決農業原動力弱、少的問題。
②擴展農業融資渠道
我國北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正在提升,但也存在資金困難問題,對此必須進一步拓展農業融資的渠道。首先,依據我國北部地區政府所出臺的一系列促進農業產業發展的政策法規與規劃方案,可以將財政支農專項撥款合理投入到當地農業產業集群的經營主體上,從而有效緩解資金短缺的問題。其次,可以與農村合作信用社進行合作,創新出適應北部地區農業產業集群發展的擔保貸款產品。另外,通過工商、外商以及民間等形式的引資渠道,吸引到大批生產資金促進產業的集群。總之,要重點圍繞著特色農業產業產品進行發展,促進主體經營做強做大,成為當地的“龍頭企業”并上市,進而有效擴展農業產業的融資渠道,有效緩解當地地區資金不足的問題。
③增強對農業產業的科技支持
要以“十二五”政府定下的二十個省級農業示范地區為基礎,創建出一支專業強、高水平的專家隊伍,為我國的特色農業產業集群提供科學的技術服務支持。對此,建議我國將具有發展優勢的鄉鎮打造成全省現代農業經營示范的試驗基地,同時發揮出當地大型農業企業的發展優勢,將人力、科技、和土地等資源進行重新整合,從而為特色農業產業集群的發展奠定有力的基礎。除此之外,鼓勵和引導產業集群內的的龍頭企業一同合作,攜手組建農業經濟研究機構,增強與農業科研院的合作力度,做好農業產業集群創新和技術研發工作。
④完善農產品冷鏈物流
首先,必須要從當地的特色農業產業功能區進行合理劃分,將資金與人力資源集中到其中最具有發展前景、功能卓越、基礎設施齊全以及規模宏大的農產業物流園,力求將其打造成省內數一數二的特色農業物流平臺。其次,在山東省內縣、市,建立起蔬菜、乳產品、畜牧產品的冷鏈物流配送平臺,在其原有的集散、中轉和配送等功能的基礎上,再創新出蔬菜配送、畜牧乳產品產銷對接的多元化功能,如此可以縮減農產品的物流流通環節,最終降低流通成本。
⑤健全農業風險防御體系
眾所周知,促進農業產業集群,具有一定程度的經營風險,因此若是沒有完善的農業保險體系作為支撐,則不僅無法擴展融資渠道,而且還會阻礙到農業產業集群、土地流轉的發展。所以,必須要科學制定出農業保險服務范圍,同時建立健全政策性與商業性合作的農業保險機制,另外,當地政府亦要建立起獨立運作的政策性農業保險機構,以此來有效降低農業產業集群中的經營風險程度,減少農戶的風險負擔。
綜上,十九大報告會議指出,自從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以來,解決三農問題已經成為我國促進國計民生的重要工作內容,因此必須實行農村振興發展戰略,而促進農村產業集群可以有效推動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對此本文主要對農業產業集群的發展效益、以及促進農業產業集群的措施進行分析,得出五點可行性措施: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擴展農業融資渠道、增強對農業產業的科技支持、完善農產品冷鏈物流、以及健全農業風險防御體系,希望可以為我國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推動新農村建設提供切實的理論參考。
(作者單位:366100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供銷貿易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