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裕軍 許凱
摘 要:生態(tài)綠色堤防是堤防管理的發(fā)展目標和方向。堤身植被的作用不僅要保護水土防流失,還要能預防減少鼠蟻等掘洞動物的危害,更要展示堤防美麗環(huán)境形象。選擇合適的堤防植被品種和科學環(huán)保的管護方法,更能體現堤防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展示堤防部門日常管理形象。
關鍵詞:水利堤防;綠色植被;日常管護
一、堤身綠色植被在堤防工程建設的中作用
從堤防的發(fā)展史角度考察,堤身植被經歷了由自然選擇到人的主動選擇培育的過程。堤防在建設、管護的實踐中證明了堤身植被的諸多優(yōu)點:能防止堤身水土流失,能減輕洪水流刷對堤身的破壞;經過修剪管護的堤身植被,能干預鼠蟻等掘洞生物的生存環(huán)境,能有效地預防鼠蟻對堤身的危害;堤防與當地生態(tài)環(huán)境相融合,能發(fā)揮綠化、美化的作用,也是堤防生態(tài)工程技術運用的體現。洪湖東荊河堤防長91.05公里,自1955年堤防體系形成以來,堤防管護人員對堤身植被的管護、觀察、選擇一直沒有間斷,希望探索出一條科學高效管護堤防植被的路徑。
二、洪湖東荊河堤防堤身植被種類
堤防工程中可供選擇用于固土護坡的草坪植被植物種類并不多,調查顯示共有20多種,絕大部分是屬于禾本科,少數屬于莎草科、豆科和旋花科。通常按氣候和地理分布將堤身植被分為冷季型和暖季型。洪湖東荊河地處江漢平原,適合暖季型草坪植被生長,這種植被屬于禾本科植物畫眉草亞科和黍亞科,最適合生長溫度26~32℃(或30℃左右),生長的主要限制條件是低溫強度與持續(xù)時間。多年來的實踐證明,堤防管護人員對堤身的“狗芽草”有一種偏好,把它歸于“益草”類對待,其特點是:株身高度不高,附地皮生長,繁殖快、易成活、耐牲畜啃食踐踏。其它諸如株身高類、闊葉類和對堤防有破壞性的茅草類,被歸于“雜草”類,它易于隱匿動物,且在汛期掩藏了隱情。
三、洪湖東荊河堤防植被管護方式方法的變遷
洪湖東荊河堤防植被管護方式方法隨著時代的進步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一是以人工勞動工具如鋤頭、鐮刀為主,輔以牛羊家畜啃食的植被管護方式方法,在20世紀90年代前普遍采用,其特點是適應農村發(fā)展形勢需要,有富足的勞動力,農家養(yǎng)殖牲畜也是致富的主要手段。2005年堤防管理部門機構改革,完成全員定編定崗。2007年底,徹底清退了群管員,實現了職工直接管堤。二是以動力機械除雜為主、輔以藥物除雜的新階段。背負式割草機的引進為職工直接管堤提供了物質保障。當前,沿堤鄉(xiāng)鎮(zhèn)農村開展“美麗村莊”建設,對農戶養(yǎng)殖牲畜環(huán)保提出了高要求,堤防上出現牛羊放養(yǎng)的現象也一去不復返了,藥物除雜不合理、不科學的施用對環(huán)境的破壞也引起的社會的高度關注。
四、堤身植被日常管護標準
按照當前堤防千分制檢查考核標準,工程管理范圍內(包括護堤、護壩、護閘地)宜綠化面積中綠化覆蓋率達95%以上。堤身植被具體的管護標準是:要及時清除堤身草 皮中高桿、闊葉類雜草,對草皮經常修理,高度宜控制在 20.0cm 以下,修剪后的碎草,應及時清除。據此,堤身草皮雜草防除要根據雜草生長規(guī)律將藥物除雜、人工挖拔、機械修割三種方式有機配合,綜合運用各種措施的互補與協(xié)調作用,及時清除堤身高桿及闊葉類雜草,使堤身草皮整齊美觀,實現堤身益草化,保持堤身常綠。
五、堤防植被日常管護措施的綜合運用
堤防植被日常管護措施的綜合運用要與植被生長季節(jié)性周期相結合,才能有針對性地采用人工挖拔、機械修割、藥物除雜三種措施或綜合運用,以達到控制植被生長的目的。當前,堤防植被日常管護要求全部都是生長“狗芽草”也很不現實,若能及時控制堤身植被高度應當成為日常管護主要追求的目標,這樣的目標也與職工上堤管護能力相適應。
1.春季是藥物除草、控草的最佳時機。春季藥物除草主要針對闊葉草類,此時闊葉草嬌嫩,抗藥性耐藥性最差,用藥量小,藥效發(fā)揮作用大、環(huán)境污染小。目前市場上化學除草劑種類繁多,要選擇安全高效適應性好的品種。 實踐中多采用人工背負式機動噴霧器施藥,施藥藥效與行走速度、施藥機具、風向有關,人員并排行走要保持合適的間距,并加強效果檢查,必要時因雨天影響安排遍施藥計劃。
2.夏秋季以動力機械為修剪植被的主要手段。機械修剪不會造成堤身草皮死亡,修割后整齊美,但管護人員工作強度大,效率高,適合于成片高桿雜草,但堤貌保持時間短,容易造成更多分蘗或分枝,促進雜草生長,存在機械耗油多、配件損耗大,投入成本較大等不足。動力機械修剪不適用于粗大老草和茅草,因此要定期修剪,最好是每月修剪一遍。
3.人工挖拔除草主要用于小片成塊茅草,此方法簡單,技術性不強,但需要付出大量時間,體力勞動強度過大,不適宜大面積除雜,且清除惡性茅草類雜草效果十分顯著,利于堤身植被的選擇性益草化,有利于堤身植被的中長期治理,適合益草覆蓋率高的堤段。
六、工作建議
目前,洪湖東荊河正在進行大規(guī)模堤防建設,新建成堤段赤膊堤綠化是一項重要而艱巨的任務,依靠人工加勞動工具將成為草籽育草或草皮移植生長期管護的主要手段,應在人力、財力、時間上早作安排。
參考文獻:
[1]《水利工程管理考核辦法》,國務院公報,2019年第17號.
作者簡介:史裕軍(1976-03-)男,漢族,湖北省洪湖市,大專,工勤崗位技師,研究方向:堤防工程綠色生態(tài)技術運用,從事的工作:堤防管理。
許凱(1988-07-)男,漢族,湖北省洪湖市,大專,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堤防工程綠色生態(tài)技術運用,從事的工作:堤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