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 李金霞 魏家亮 劉霞
摘 要:西葫蘆屬于葫蘆科南瓜屬為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原產北美洲南部,西葫蘆含有較多維生素C、葡萄糖等營養物質,具有除煩止渴、潤肺止咳、清熱利尿、消腫散結的功效莖有棱溝。葉柄粗壯,被短剛毛;葉片質硬,挺立,三角形,彎缺半圓形,上面深綠色,下面顏色較淺,葉脈兩面均有糙毛。卷須稍粗壯。雌雄同株。雄花單生;花梗粗壯,有棱角,被黃褐色短剛毛;花萼裂片線狀披針形;花冠黃色,頂端銳尖;雄蕊花絲長15毫米,花藥靠合。雌花單生,子房卵形。果梗粗壯,有明顯的棱溝,果蒂變粗或稍擴大。果實形狀因品種而異;種子卵形,白色,長約20毫米,邊緣拱起而鈍。
關鍵詞:西葫蘆;病害;管理
因為高溫季節各類蔬菜供應較少,西葫蘆的行情相對比種植大田作物效益較好,現在很多地方開始種植越夏露地西葫蘆,但通過這幾年的走訪,發現目前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關于顏色
油綠色西葫蘆因為外觀美觀,感覺鮮嫩,市場售價高,所以很多農民及部分經銷商朋友不管本地的氣候特點,一概要求顏色油綠。這是不現實,也是不切實際的! 一般情況下是:溫度越高顏色越淺,甚或為白色;溫度越低顏色越綠,甚或是暗綠色;沖施肥料后,因為有利于西葫蘆的生長,所以西葫蘆的顏色會淡點,過后顏色會變綠;露地種植西葫蘆,陽光直射到西葫蘆瓜面上的時候,瓜色會變淺,甚或為白色;而保護地栽培時,不見光的西葫蘆顏色會變淺,這也是西葫蘆出現陰陽面的原因。所以春季種植的西葫蘆顏色一般是先綠然后逐漸變為淺綠色、甚或白色,而秋季種植的西葫蘆一般是從淺綠白色到淺綠色,然后是亮綠色或者是暗綠色。為了減輕西葫蘆顏色變淡的程度,可以在西葫蘆地里套種玉米,兩行西葫蘆一行玉米,株距是60公分左右,長起來的玉米可以起到遮陰的效果,減少陽光的直射。而玉米棒子長得也會很好,又多了一份收入。有農民講,在西葫蘆結果后噴施磷酸二氫鉀葉面肥會起到一定的增綠效果!
二、關于病害
夏季一般會出現高溫干旱、高溫高濕、蟲害發生嚴重等情況,這些都為病害的發生創造了非常好的條件,管理稍微不到位就會引起病害的大發生,造成損失!夏季種植西葫蘆容易發生的病害有病毒病、白粉病、細菌性葉枯病、黑星病、灰霉病等,其中前三者的發生比較厲害!而且一旦發生就很難控制!露地種植西葫蘆,大家都會選用耐熱性好、抗性較好的西葫蘆品種,降低種植的風險!但大家必須要明白的是:西葫蘆的耐熱性、抗病性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其適應能力是有一定范圍的,不是任何條件下都可以正常生長的!一旦周圍的氣候環境出現異常,超出其適應范圍,就會感染病毒病、白粉病等病害的,甚至全部感染!所以在種植時,不要以為選用的抗病品種就萬事大吉了,一旦要根據當前溫度的高低,適當提前或延后,選擇合適的播期,提前做好預防工作,才能降低種植風險! 所以我們一直倡導:以防為主,以治為輔,重在預防!一定要在病害沒有發生時,每7-10天打一次殺蟲防病的相關藥物進行預防工作,這樣杜絕了病原的傳播,植株就不容易生病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獲得好的收益!另外,露地種植西葫蘆的季節正是蚜蟲、粉虱、薊馬等各類害蟲大發生的季節,而這些害蟲是傳播病毒病的一個媒介,所以滅殺蚜蟲、白粉虱、薊馬等蟲害是非常關鍵的一項工作,控制好了,切斷了病害傳播的媒介,就會減少病毒的發生!控制不好,病毒病會大爆發,造成損失!
所以一定不能為了省錢或者認為種了耐熱的品種,就不做預防工作了!這是非常錯誤的!
三、關于控旺
有些農戶擔心西葫蘆會旺長、徒長,往往在苗期噴施激素控制植株生長,這項工作是可行有效的,但每年會出現很多藥害問題!比如生長點受到嚴重抑制,小瓜胎超過生長點的高度,這叫花打頂現象! 關于調控秧子的生長,我們還有許多其他方法,沒必要一定要噴施控旺藥!比如通過調控澆水施肥量的大小、間隔時間的長短;利用晚采瓜或早采瓜來控制秧苗的生長速度,使瓜、秧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相平衡,達到苗壯瓜多的效果。如果一定噴施控旺劑,我們建議一定要根據當天溫度的高低配備藥液濃度,如果溫度高, 就適當多加些水(溫度高水分易揮發,會變相造成濃度偏高,進而藥害),總之濃度宜低不宜高,只要達到控旺的目的就行!另外,溫度過高、土壤干旱時會對植株的生長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的。
四、關于座瓜
溫度過高時,田間的昆蟲很少,不能有效的幫助西葫蘆進行授粉,這個時候必須要人工授粉或噴施坐果靈,提高座果率。但一定要注意坐果靈的濃度,以免產生藥害(西葫蘆卷須變長、萼片須化或葉化、花朵不開就做住瓜等這些都是藥害的特征)。不過,溫度很高時,也會出現西葫蘆自性結實現象,花朵不開,瓜已座住,但是這種瓜的長度會短于正常瓜的長度!
五、關于根瓜
因為高溫季節往往不利于西葫蘆的生長,如果水肥不足,植株瘦弱,這時的第一個瓜往往會出現不正常現象,比如瓜短、色淺、畸形瓜等等;如果水肥充足,植株健壯或旺長,因為營養生產與生殖生長不協調,會發生化瓜現象,一旦調控不好,會出現秧子越旺,瓜越不容易坐住,化瓜越嚴重,化瓜越嚴重,植株長勢越旺,形成了惡性循環,造成很大的損失! 所以我們要根據植株長勢及時采摘西葫蘆。如果秧子長勢旺,可以晚采瓜,用瓜墜秧,達到瓜與秧的平衡,利于以后瓜的生長;如果秧子長勢弱,不管西葫蘆大小,一定要早采,促秧生長,使其有能力帶動后面瓜的正常生長。
參考文獻:
[1]郭秀霞. 不同西葫蘆品種及其親本遺傳多樣性分析[D].山西農業大學,2017.
[2]謝冰. 西葫蘆的離體雌核發育及植株再生[D].山東農業大學,2005.
[3]韓曉鑫.西葫蘆早春露地品種適應性比較試驗[J].山西農業科學,2018,46(07):1135-1137.
[4]董曉飛.山西中部地區早春露地西葫蘆品種比較試驗[J].山西農業科學,2017,45(07):1066-1068.